“新农民”郑明利
当地农户把土地流转给明利家庭农场,再在农场打工,增加了收入
绵阳新闻网讯 近日,记者走进江油市武都镇涪阳村明利家庭农场的耕种地域,但见刚刚用机械翻过的地里全是圆滚滚的土豆。“这是今天早上刚挖出来的土豆,客户的车昨晚上就排队等起了,等工人装篮冲洗后就运往蔬菜批发市场。”农场女主人郑明利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农场的生产情况。
郑明利和丈夫杨维明是大学同学,2014年大学毕业后都在城里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后来,看着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农业种植技术越来越先进,以及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和农村电商的普及,让出生于农村的郑明利夫妻开始思考:这样的情况下,会给他们返乡创业带来哪些新的机遇。深思熟虑后,夫妻俩于2015年双双辞职回家当起了“新农民”,建立了江油市明利家庭农场。
为了当好“新农民”,两口子双双参加了江油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还以“走出去”的方式参观了很多技术成熟、管理先进的农场、农业公司等,学习先进的农场管理经验和农业种植技术。扎实的培训让这对90后的“新农民”成长很快,夫妻俩从最初流转100多亩土地做起,经过近三年的积累与扩充,如今已流转1000多亩土地,根据不同季节选择种植水稻、土豆、小麦、花菜等,一年四季产出不断。
谈及自己的发展历程,郑明利觉得“定目标、肯吃苦、不贪心”是夫妻俩一步步走向成功的秘诀。2015年,经过多次选种选品,夫妻俩决定种植土豆。刚开始心里没底,只种了20多亩当做实验。土豆刚种下去后,两口子就开始考虑种出来卖不出去怎么办?于是就马不停蹄地分头找销售渠道。从省内到省外,从乡镇小市场到一线城市大市场,他们都去了解行情。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与几家批发商达成了合作:统一到地现场采收土豆,现场装框装袋冲水洗,统一装车出发。
经过夫妻俩的努力,土豆这个项目越做越顺。2016年,他们扩大种植规模,从20多亩扩大到300多亩。由于涪阳村地势平坦,有利于机械作业,夫妻俩在选择新品种土豆增加产量的同时,大力推广机械化作业降低成本,目前,明利家庭农场拥有2台大型旋耕机、8台开沟机、3台土豆收获机、3台水稻直播机、2台拖拉机以及其他的小型农业机器,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如今,夫妻俩还不断外出学习新技术,同时利用自己的资源带动周边农民增收。从2015年创立农场以来,夫妻俩流转土地1000多亩,带动周边几百户农民增收致富。农民把土地流转给明利农场之后又到农场打工,实现收入最大化。对于未来,这对90后新农民夫妻觉得:“农村天地广,农业很有前景,会努力坚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绵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春梅 文/图)
富士康兰考科技园组织干群观看《厉害了 我的国》
柴火众创空间北方中心落户高新区 邓沛然出席开业仪式并进行实地调研
我市启动赣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
我市举行纪念“三八”妇女节108周年文艺汇演
井研国税巧用“三面镜”提高绩效管理工作质效
返乡建农场大学生夫妻当上“新农民”
市公安局答网民关于“延安市宝塔区延园中学延园里
最新消息!汉巴南铁路前期工作快速推进
松山湖召开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部署会议
深化“五个一批” 强化正向激励 昌乐项目建设大潮奔涌
上半年福建外贸进出口5985.6亿元 6月出口创年内新高
洛阳初二学生中招信息采集后天启动
市工商局组织开展依法行政专题培训
市民宗局四项措施抓党建
工会会员服务卡又添生活服务新功能
五届龙岩市政协召开第十五次主席会议
贵阳:营商环境不达标 单位主要负责人将被问责
福利来了!七月起 凤岗65岁以上老人可享免费体检
诏安梅岭:全力推进省级卫生乡镇创建
沙河村:村民腰包鼓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