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年,转型与重整交织,突围与赶超交融。
这五年,宏观形势变化最大、压力挑战最多。
风云激荡,回首向来踏行处。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加强对经济运行精准调控,促进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效应对了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发展保持快于全省的势头,交出了一份提气的“答卷”。
发展,“稳”是主基调,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转型,“进”是关键词,发展质量加速提升。
改革,“新”是主旋律,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一、紧抓第一要务加快实体经济发展
以项目支撑为“压舱石”
在市经开区的颐海(马鞍山)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得益于马鞍山良好的投资环境,该公司2017年实现当年考察、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目前正在洽谈二期工程。五年来,我市先后开展“项目提速年”“项目突破年”“项目建设年”等活动,掀起了项目建设新热潮。马钢高速车轮用钢、华菱车架、发电厂扩建、山鹰80万吨造纸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经济发展得到强劲支撑;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段、东环路改造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市民出行更加便捷;慈湖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高层住宅二次供水改造、秀山医院(一期)等一批民生工程类项目稳步推进,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及两办以两个1号文件分别印发了“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市级重点调度项目计划,提速提效提质实施项目大谋划、大推进、大招商、大融资,全市重点项目加速推进。1-11月份,全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94.73亿元,投资完成率114.3%,超序时进度22.6个百分点。累计新开工项目247个(含54个前期项目转化),开工率107.4%。累计竣工项目152个,竣工率89.4%。
以招商引资为“源头水”
2015年,慈湖高新区与中兴公司成功签约中兴电子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在成功引进中兴后,慈湖高新区利用产业链招商的特点,摸排主导产业的相关配套企业,在中兴的支持下,三个月后,成功签约上海乐通通信设备项目、中兴通讯皖兴通信息技术项目。目前,项目正在紧张有序地建设中。
五年来,我市主动服务和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紧紧围绕“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主题不动摇,不断创新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拓展招商领域,狠抓责任落实,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引来一个企业,落地一个项目,带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产业,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全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由2013年的14.8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22.9亿美元,年均增速为11.5%;过去五年利用外资总计90.8亿美元,总量全省排名第3,新批外资项目96个。全市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由2013年的514.6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810亿元,年均增速为12%,过去五年利用内资总计3130.1亿元,总量全省排名第5。
以服务企业为“加速器”
近日,省“四送一服”双千工程赴马鞍山工作组与市政府共同举办马鞍山市“四送一服”双千工程要素对接会,推进土地、项目、人才等要素与企业精准对接,现场签约土地780多亩,签订贷款合约等18.3亿元,达成267个“工学一体”招生意向,420多人达成初步用工意向。
我市坚持问题导向,充分整合利用好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实施精准帮扶,促进企业和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建立“一企一组,综合施策”工作制度,组建了8个专业服务顾问团,构建精准服务企业工作机制,解决企业实际诉求。市领导带头深入企业车间走访重点企业,各县区、开发区、新区和市直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分行业分层次落实联系走访企业,上下联动推动服务企业全覆盖。五年来,全市各级党政机关1.5万多名工作人员覆盖我市全部2.4万多家企业,协调解决各类诉求1.3万多个。
创新服务举措,积极开展银企合作对接活动,通过还贷应急周转资金、产业基金、天使基金、“4321”等多种途径,为中小企业解决资金短缺困难。协调推动成立安徽省磁性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服务平台,促进企业合作、交流、创新、发展。开展“制造强省建设系列政策进万企”宣讲等活动,打通惠企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运用市场化机制积聚中介机构,为我市100多家有兼并重组、债务化解需求的企业,提供专业化咨询和服务。
在此基础上,我市大力培育中小微企业,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兴起。坚持以支持引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引领,加强要素对接,完善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小微企业成长壮大。
二、坚持转型升级,推进产业提质增效
以工业技改为“强引擎”
机械手臂接货堆货,将箱子稳稳地堆在一起。在立白日化有限公司液洗车间,两台橘红色的码垛机器人,精细搬运着从流水线上传来的一箱箱洗涤剂,整齐划一的动作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现场的技术主管表示:“原来这里需要四个人,现在只需要‘半个人’盯着就可以,未来所有生产线都要用上机器人,利用机器人实现制造模式的变革。”
近年来,我市坚持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协同推进,着力提升企业发展能力。五年来,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技改投资占整个工业投资的比重亦达50%,工业及技术改造投资的持续增长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业投资总量一直保持在全省三甲之列,增速亦保持在全省中上游水平。
我市依托创新驱动加快培育壮大工业经济新增长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五年来,新增省级新产品91个,8家企业的14个产品被认定为首批省级工业精品;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9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20个。全省近两届“江淮杯”工业设计大赛,我市获产品设计金奖数分别占全省的50%和30%;华菱汽车等8家企业设计中心被认定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全市工业设计公司达到近20家。
以战新产业为“千斤顶”
走进博望区恒利达公司车间,五台橙白相间的机床连成一线,分外醒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外圆磨床产品,也是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这样的机器经过换装零件和机械后,既可以生产轴承,也能生产其他的“定制产品”。该区以发展高端数控机床战新产业为契机,紧跟产业发展大势,高端切入国际国内机床产业的最前沿,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15年9月,我市以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现代医药、绿色食品、现代化工、节能环保等为重点领域,着力发展和培育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积极推进“三重一创”建设。目前,我市有1个国家级产业集聚区发展试点、2个省重大基地、1个省重大工程和1个省重大专项。
今年9月,我市印发并实施了《马鞍山市扶持产业发展若干政策》、《马鞍山市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制定了“三重一创”、“制造强省”等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了产业扶持政策,强化战新基地专项引导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突出以资金支持为主线,引导产业发展优质资源配置向主导产业、优势企业、优质项目集中,有力提升战新产业发展的要素保障能力,助推全市战略新兴产业和“三重一创”建设加快发展。
1-11月份,我市纳入全省考核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实现产值增幅23.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2%,增幅位于全省第6,高于全省2.8百分点。
以服务产业为“催化剂”
“这仓库里主要是为天猫‘双11’备的货。软件园还为我们协调了近500平方米的临时仓库,那里面是为京东备的货。”今年11月11日,在马鞍山软件园的几十家电商企业里,这样忙碌的场景比比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马鞍山软件园良好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吸引了57家电商企业入驻,并实现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市规模较大的电商产业集聚地。
五年来,我市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践行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的重要抓手,积极加强规划顶层设计,深入实施服务业集聚发展工程,不断强化发展政策保障,持续推进集聚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努力培育服务经济新动能,全市服务业发展呈现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比重提升的良好态势,服务业发展贡献持续增强,经济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
今年新增4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集聚区总数达14家,位居全省第3,其中慈湖高新区港口物流基地被认定为首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区,马鞍山软件产业集聚区获批为全省首个软件和信息产业类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围绕服务业八大重点领域共梳理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十三五”服务业重点项目159个,其中续建57个,新开工50个,前期52个,总投资1746.76亿元。今年以来,和县长三角电商建材物流园、当涂县石桥镇农产品批发市场、花山区农副产品电商仓储物流园、马鞍山综合保税区项目不断取得新进展。
以现代农业为“支撑点”
传统农业浇水、施肥、打药,农民全凭经验、靠感觉。然而,和县台创园某公司的蔬菜大棚里,从以色列引进的农业环境传感器系统设备,以及先进的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却代替人做着精确记录并控制着植物的生长。
五年来,我市农业部门“三轮”驱动硕果盈枝:明确了一个定位,解决“发展什么”的问题。立足我市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阶段性特征,明确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定位及绿色农产品供应、休闲观光体验和生态涵养调节三大功能。规划了一个布局,解决“在哪发展”的问题。制定了现代都市农业“51051”产业布局体系,即5大优势特色产业、10大现代农业示范区、5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1批农产品交易市场,并进一步明确了重点建设环大青山现代园艺农旅、206省道精细蔬果、226省道林产一体与特色畜禽等7条都市农业观光走廊。健全了一个体系,解决“怎么发展”问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了推动发展的“6”:打造规模农业的主体兴农行动、打造绿色农业的生态立农行动、打造高效农业的品牌富农行动、打造知识农业的科技助农行动、打造资本农业的金融惠农行动和打造活力农业的改革促农行动。而最重要的“1”就是保障安全,即打造安全农业的质量强农行动的“6+1”推进行动体系,有效地推动了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三、深化改革创新,加速集聚发展动能
以经济改革为“源动力”
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天然坐标。
2014年至2016年,我市发挥好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整合市属国有资产资源,组建江东控股集团,推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模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成立世界村新材料、博浪热能等26户混合所有制企业。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我市出台《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部33项任务中,以2017年为时限的任务18项,其中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取得积极进展,市国资委监管的4家国有企业已完成改革方案制定工作,16个主管部门所属29家企业脱钩改革方案形成送审稿。印发《马鞍山市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开展债务风险约谈,对各载体2016年债务风险发出书面风险预警或风险提示。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市推进“8533”科技创新工程,构建覆盖创新全链条的政策体系,持续抓好四项重点培育,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03个、高新技术企业308家、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30个、累计认定科技“小巨人”企业150家,综合创新能力位居全省第三。
以供给侧改革为“火车头”
今年,列入2017年去产能计划的马钢股份公司第二炼铁总厂北区10#高炉永久性封存,退出炼铁产能62万吨。关停后,10高炉职工依依不舍地在炉台上挂起了一副对联:停风熄火关高炉,改革创新创品牌。
五年来,我市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0.31%。支持马钢实施去产能计划,2015年至2016年累计去生铁产能124万吨、去粗钢产能141万吨,2017年上报去产能生铁产能62万吨、粗钢产能64万吨。同时,我市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对列入工信部淘汰落后产能公告名单的兴广电源、鑫盛电源、志科水泥3户企业的落后生产线淘汰进行了验收,并争取国家专项资金392万元支持;完成了全市小冶炼专项整治最后6座小高炉的拆除、验收和专项奖励资金的拨付工作。我市坚持推进工业节能降耗,着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五年来,我市41个项目获省级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补助合计1785万元。组织我市51家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累计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共获得市级财政补助850万元。
让产业在绿色中壮大,让企业在绿色中生产。我市大力实施绿色发展,加快绿色制造技术推广应用,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工业体系。威达环保入选国家《符合环保装备制造行业(大气治理)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二批),全省仅2户;马钢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安徽威龙再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专用设备再制造试点单位,雨山经济开发区被认定为国家再制造产业集聚区。18家节能环保企业、10项节能环保装备产品、33个节能环保重点项目和7家节能环保服务公司入选安徽省节能环保“五个一百”名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市正奋力谱写发展新篇章,抢抓新机遇,开拓新天地,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记者 邬刚 邓婷婷 通讯员 勤学 黄治宝 李秀莲
临海3男子打鸟获刑,还被要求登报检讨
春来农事忙 田头问农桑
东坑镇全力推进蓝天保卫战 绿化补苗7万多株
常德市司法局自查自纠优化服务
凌源:交通巨笔描绘新画卷
潮起大江竞奔流 直挂云帆向涛头
新年第一“警” 迎新饭放下碗筷忙出警 民警帮迷路老人吃上团圆饭
“悦跑悦爱——2018环保公益跑”在西安举行
环保整治带来了什么
国家税务总局宿州市税务局领导信箱
久安乡现代高效茶叶园区环境整治工程施工中标结果公示
聚焦重点强机制 如期兑现军令状
昌邑区召开税收宣传月启动暨税收政策解读会
主动作为,助力雅安创文 重拳出击,治理夜间乱象
【公开招标】无棣县教育局教学用机器人成套设备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静静的顿河”流入百湖城
破解『白色污染』难题南乐县宣布全面"禁塑"
今年四川大学生应征入伍有哪些优惠政策?了解下
昆明对共享单车开出首张罚单 小红小黄小蓝各罚2万
扩散!这三天 海宁这几条主要路段一律禁止通行!做好绕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