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前大庵民俗馆即将开门迎客 慈禧所赐半朝銮驾原来是这样的


笔砚抓
宿迁网讯(记者 徐其崇)“在老支书的热心帮助下,前大庵民俗馆将在今年正月庙会期间对外开放。值得一看的是,我们在前大庵寻找到的清代慈禧太后所赐半朝銮驾的部分物件,这将是民俗馆里的‘镇馆之宝’。”2月4日,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前庵居委会党总支书记臧士振对记者说,前大庵民俗馆的筹建,退休老支书徐士凡功不可没,他在前大庵历史文化传承上付出了心血和汗水。
部分銮驾物件
老支书细说半朝銮驾的来历
曾经在这里担任过村支书的徐士凡今年59岁了,他是前大庵的主要管理人,也被居民称之为“庵长”。他介绍说,1899年秋季,慈禧太后曾给前大庵颁发过懿旨“道引迷津”,还给前大庵赐赠过半朝銮驾。“銮驾,又名銮舆,指皇帝的车驾。后来逐渐演化,由古代帝王出巡的仪仗队伍简化而成,除了轿子外,还有金瓜、钺斧、朝天凳、笔砚抓等仪仗物件。”徐士凡说,当年慈禧太后所赠半朝銮驾的物件,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被破坏了一大部分,有些物件早已被毁。目前准备展出的一部分物件,是在前大庵的角落里搜寻出来的。
“銮驾,分满朝銮驾和半朝銮驾。皇帝使用的銮驾是满朝銮驾,表示皇权的威严与至尊;半朝銮驾是正宫娘娘使用的銮驾,同时皇上也可赐给皇亲国戚或特大功勋臣子出巡。”徐士凡说,当年慈禧太后能给前大庵下懿旨并赐给半朝銮驾,可见前大庵在清代已经很有名气了。
地方恶霸逼得和尚四处化缘
徐士凡介绍说,相传当年前大庵附近有一个遭众人唾骂、臭名昭著的地方恶棍,名叫乌顶奎。这人生性歹毒,一副穷凶极恶的模样。他凭借有钱有势,买通官府做护佑,仗势欺压穷苦百姓,成为地方一霸。他召集一帮打手,为非作歹,无恶不作。附近老百姓几乎家家都被他欺负过。由于他势力强大,无人敢和他反抗。更可恨的是,这个恶霸不但欺压平民百姓,还把手伸向了佛门净土前大庵。
前大庵是烧香拜佛之地,由于乌顶奎的强横作乱,被折腾得鸡犬不宁。乌顶奎经常到庵里寻衅闹事,辱骂、殴打和尚,干涉寺庙里的正常佛事,甚至还口出狂言要毁庵占地,踏平寺庙,赶走和尚。对此,住持和尚深知乌顶奎的霸道和凶残,总是忍气吞声,以求息事宁人,保住前大庵的安泰平静。
然而,这些不但没有感化乌顶奎,使其恶劣行径有所收敛,反而,让他更加变本加厉地扰乱寺庙正常秩序,做尽损害寺庙的坏事。寺庙旁边有十亩麦田,一直是庙里和尚们负责收种的,打下粮食后供和尚们食用。乌顶奎几次霸占不成,便出损招。因为这块地地势低洼,他便在河边挖通一道口子,雨季到来时,雨后河水冲了下来漫过麦田,淹没了地里的小麦,没了收成。寺庙里因为没了粮食,和尚们只得四处化缘。
徐士凡介绍前大庵情况
住持和尚告状无门命丧黄泉
不仅如此,乌顶奎还欺负寺庙里的和尚们。一次,乌顶奎指使村里的一个地痞,将一些巴豆偷偷地撒在庙里的水缸中,致使和尚们拉肚子数日,无法念经。乌顶奎还唆使一帮人铲平了和尚种植的菜地,偷走中殿里的香炉,殴打出来砍柴的和尚。住持和尚被逼无奈,只好去县衙告状。县太爷义愤填膺,拍案大怒:“竟有如此恶霸欺压良善,把坏事做到佛门净土,不可忍。”随即差遣衙役进行一番调查,将乌顶奎捉拿到县衙治罪。岂料,乌顶奎被押进县衙仅几日,徐州府便差快马送来一封信,信中直言要求立即释放乌顶奎。县太爷无奈,只得挥挥手将乌顶奎给放了出来。
住持和尚事后才知道,乌顶奎早已用钱买通了徐州府官员。住持和尚不服气,就决定去京城告状。于是,住持和尚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一路化缘进京告状。一个穷和尚去京城告状,举目无亲,又没有钱去打点衙门高官,结果是申冤无路。此时,悲愤无助的住持和尚心灰意冷,彻底绝望。他憋足一股气,纵身向前面的墙壁一头撞去,轰隆一声闷响,那住持和尚便脑门破裂,鲜血直流,气绝身亡。
慈禧下懿旨并赐给半朝銮驾
此事很快传到太后老佛爷慈禧那里,她觉得这个和尚死得冤枉,于是,立即传旨要严厉查处恶霸乌顶奎。为表示对前大庵众僧的安抚,慈禧太后给前大庵下旨赐“道引迷津”,同时赐给前大庵半朝銮驾,以示对住持和尚不惧邪恶的褒奖。
徐士凡介绍说,以前在前大庵的正殿两侧,陈列着一套特殊、古老而异常珍奇的物件,也是寺庙里最为贵重的传家宝,这就是当年老佛爷慈禧太后赐给前大庵的半朝銮驾。尽管慈禧太后是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但在男人至上的封建社会,慈禧也只能赐送半朝銮驾。半朝銮驾有6种12件的物件组成,分别有金瓜、钺斧、三叉、大刀、朝天凳、笔砚抓、擎天伞、肃静和回避牌等。其中特别是那件精雕细刻的笔砚抓,制作考究,造型美观,令人叹为观止。这些物件都是用优质金属和上等的香木料材质制造而成,由技艺精湛的内庭工匠、雕刻匠精心制作,是皇宫制作的珍贵艺术品。
前大庵寺庙留下辉煌的记忆
当年远在京城的慈禧太后,会把这半朝銮驾赐给千里之外的宿迁前大庵,正是来源于前大庵进京告状的住持和尚的那份壮举。说起当年前大庵迎接慈禧太后的懿旨以及恩赐半朝銮驾的场面,徐士凡说有据可查,并口口相传至今。因为那是前大庵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场面最壮观的一次仪式,迎接懿旨以及半朝銮驾为这座小小的寺庙留下了辉煌的记忆。
据介绍,当年前大庵寺庙迎接半朝銮驾时,到处绿树婆娑,鲜花盛开。前大庵门前,草木青青,花香蝶舞。当前大庵住持和尚宣布老佛爷慈禧太后赐给的半朝銮驾就要运抵寺庙时,全庙上下无限欣喜,奔走相告,到处喜气洋洋。所有和尚都懂得老佛爷赐给物品的意义,并不在于物质的贵重与否,而是其受到朝廷褒奖的影响力。前大庵其实是一座非常普通的小小庙宇,然而,慈禧太后能给这座小庙赐物件,下懿旨,可想而知,这名不见经传的前大庵在朝廷里就有了位置和影响力了。
迎接半朝銮驾那天,庙里的和尚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整个前大庵像举办最隆重的庆典一样热闹非凡。大家首先把庙内庙外打扫了一遍,连门口两边的石鼓都擦拭得锃亮。寺庙前的石台阶正中铺上了大红地毯,庙门上披上了红色彩球和彩绸。寺庙香炉里香火缭绕,烟雾腾腾。
希望有更为合适的场地建民俗馆
中午时分,太阳高高挂在头顶,天空碧蓝,万里无云。此刻,用马车装载的半朝銮驾,一路风尘仆仆地被运到前大庵寺庙的门前。庵内和尚此时全部出动,一齐跪拜在院落的地面上,喜迎銮驾和懿旨。这时,庵内新住持从跪拜的人群中缓缓起身,向载着銮驾的马车缓步走去,庄严庄重。当住持和尚接过那12件半朝銮驾后,便在全体和尚的护卫下,缓步进入正殿。后将那12件半朝銮驾依次地置放在正殿佛像的两侧。此时,寺庙内所有和尚一齐跪下,拜向半朝銮驾,拜向佛神。
因前大庵几经磨难,那份懿旨的原件后来不知了去向,寺庙管理者只好仿制“道引迷津”的懿旨悬挂起来,以作纪念。如今半朝銮驾的那些物件,只有部分留存,放在现在的前大庵寺庙中。“如今搜寻到一部分半朝銮驾的物件,我们把它安放在前大庵民俗馆供人们参观。”徐士凡说,因为没有专门的房屋,前大庵民俗馆目前只能暂用居委会空闲的房屋。他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关心和重视,为保护前大庵的历史文化提供更为合适的场地,建成与前大庵相呼应的民俗馆。

纪念5·23讲话发表76周年暨群星晋剧艺术团成立五周年名家新秀演唱会在市群艺馆举行
宁远:“扶贫车间”进乡村
七岁男童为找爸爸环湾路独行8公里 幸亏遇上好司机
服装选款师等职业成招聘会新宠 外资企业更受毕业生青睐
山西省救援直升机首次成功转运主动脉夹层患者
宿迁前大庵民俗馆即将开门迎客 慈禧所赐半朝銮驾原来是这样的
我市11人获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关于省府路1号等片区的停电公告
交通运输局超前谋划工程项目建设
龙邦边检站开展“七一”植树活动献礼党的生日
观山湖区:加强社会治理 提升群众幸福感
滁州市质监局赴选派村开展走访调研活动
房屋租赁企业用水等可申请改为居民标准
中国武术能否重温广州亚运首金荣光
今年我市PPP工作列出10方面重点
大渡口:一站办结错时上班 居民办事省时又省心
晴好持续两天 周末又要降雨
市健身协会培训推广最新广场舞 800名阿姨一起学
关于常州新北区西夏墅镇浦河社区开展秋季消防安全活动的热点专访
先行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开局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