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县积极推进林业精准扶贫工作


让生态林业成为精准扶贫的利器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灵石县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以全县贫困村为主战场,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凝心聚力,积极创新,多措并举,实现了荒山增绿与农民增收的双赢,进一步推动林业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2017年全县林业生态扶贫4360人,总增收382.4万元,人均增收877元。
政策帮扶增实效助发展
该县紧扣山西省林业厅“五个一批”脱贫攻坚总体要求,编制林业扶贫规划,科学下达年度造林计划,精准测算可承载脱贫人口数量,按照优先发展经济林、统筹安排退耕林、连片布局生态林的原则,任务精准到乡村、资金精准到农户。
退耕还林脱贫一批。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布局和实施重点放在全县贫困村,涉及贫困户面积755.24亩,做到能退尽退、愿退尽退,涉及7个乡镇、25个村,149户、334人,每亩补助达到500元,共拨付37.762万元,人均增收1130元/年。对上一轮退耕还林,按照每年每亩90元的补助标准延长补助5年,保证国家补助政策到期后群众收入不减。
生态治理脱贫一批。让老百姓参与造林绿化工程,鼓励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造林公司和个人,吸纳贫困人口占30%的造林脱贫攻坚专业队,将全县的造林绿化工程全部安排给脱贫专业队组织实施,目前,参与造林的贫困劳动力达428人,人均劳务收入5000元;鼓励具有观光价值的农作物生态庄园、开发蔬菜果实采摘等休闲农业项目主动吸纳贫困农户就业,并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措施。目前,已经有18户生态庄园主动与贫困户对接,就业贫困人数达到181人,年人均增加收入5800元。
生态保护脱贫一批。依托天保工程、国家公益林补偿、未成林管护等林地资源管护项目,设置管护岗位,将10%以上的护林员岗位提供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一人护林,全家脱贫”。
干果经济林管理脱贫一批。今年,该县实施的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管理任务全部精准落实到乡镇、村委和贫困户。其中,核桃种植方面就涉及贫困户833户、1838人,总收入249.52万元,人均增收1357元/年,今年8月,该县林业局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护果促销帮扶”活动,销售收入达到58.23万元,有效帮助贫困种植户解决核桃采收、运输、储藏、销售方面的实际问题。
林业产业脱贫一批。近年来,灵石县石膏山旅游景区和红崖沟旅游景区社会综合效益大幅攀升,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显现,据不完全统计,直接参与和间接从事旅游服务行业的贫困人口达到了1600人,年收入平均达到3000元以上。积极鼓励发展林禽、林菌、林药等林业循环经济模式,合理开发林下资源,目前,灵石县田再田蜂蜜、鑫瑞绿色山珍加工有限公司的灵芝、南关峪口的林下木耳等一系列林下经济已经初见成效,有效拓展了贫困群众的产业性收入,全面提升了林业对脱贫增收的贡献率。
技术帮扶解难题办实事
该县先后与省农大、农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新品种研发、科技研发、技术培训等基地,引进多项农林新技术,并选派近70名技术服务人员,进驻核桃栽植贫困户开展全程技术服务,采取驻村蹲点、集中培训、技术咨询、田间指导等多种方式,从规划选址、品种引进、生产管理等方面开展技术服务。今年,该县在英武乡赵家庄村高标准实施了村庄绿化工程,为全县130户核桃栽植贫困户免费开展拉枝、修剪、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高接换优等工作,贫困人口参加技术服务人员达到23人,全年总收入10.47万元,人均达到4751元。
在全县的民意摸底调查中,林业扶贫工作满意度达到了95%以上,受到老百姓的拥护。灵石县积极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力争让每一片林地资源都成为群众蓄积财富的绿色银行,每一片新长的树叶都成为群众新增的一张票子,让生态林业真正成为精准扶贫的利器,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赵丽萍 杨志军)

我市召开2018年食品安全工作新闻发布会
王浩:以更大力度推动曹妃甸高质量发展
省督查组对我市宪法学习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建行专家建议:选择“定期存款”好处多多
利津县人大常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研讨
灵石县积极推进林业精准扶贫工作
上半年巴中市完成水务投资15.5亿元
海口开展雷锋月主题活动 椰城少年争做新时代"小雷锋"
市政府与市总工会第24次联席会议召开
倡导国庆文明出行 中旅总社举办文明游客评选活动
靖江国税2017年落实税收优惠减免退税27.86亿元
国足友谊赛1∶0小胜缅甸 结束连续7场正式比赛不胜记录
关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市政市容环卫管理中心的景中村、社区化粪池等污水管网清卫保洁服务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泰山区为高学历人才发生活补贴
北京市首批仨限房价项目将入市
我市开展机动车维修企业安全大检查
金融部门迅速行动 具体举措密集宣布
3·15杭州最值得信赖房企名单出炉,他们如何赢得购房者的心
出行注意!G15日照至青岛方向两处收费站出口封闭13天!
思明区多措并举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逐步树立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