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至19日,今年第18号台风“温比亚”携风带雨袭击淮北大地,我市遭遇自1997年以来21年里短时集中降雨量最大的强降雨,城乡多地受灾,城区部分道路积水严重,低洼处居民住房进水,部分农村房屋倒塌或损毁,农作物大面积受损。
面对历史罕见的雨情、汛情、灾情,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动员全市人民全力以赴、众志成城打赢抗洪救灾保卫战。淮北党政军民万众一心,风里雨里在一起,共同奏响了一曲斗洪魔、护家园的凯歌。
我市军民团结、鱼水情深,干群并肩战斗,齐心协力作战;党员干部先行,不眠不休,筑起战斗堡垒,扛起先锋旗帜,聚合各方力量,形成了夺取抗洪救灾胜利的强大合力,用汗水乃至生命谱写出一曲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抗洪抢险战歌……
靠前指挥以人为本
受台风“温比亚”影响,8月18日0时至9时,全市出现暴雨汛情,且造成各地不同程度的灾害,特别是相山地区最大降雨量达197.2毫米。18日8时,我市启动《淮北市防汛应急预案》iv级响应,扎实开展防汛、防御台风工作。
汛情就是命令,灾情考验担当。8月18日上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晓武率队前往我市老城区部分积水路段和县区主要行洪河道,实地督查我市防汛防台风工作及强降水后各部门应急应对情况。
中午11:20,督查结束后,黄晓武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主持召开会议,听取了气象、城建、水务等部门关于气象水文监测、防汛防台风情况的汇报。他在会上强调,雨情就是命令、汛情就是战场。各级各部门要把准着力重点,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密切沟通、加强调度,调动一切力量积极开展抢险救灾。
18日下午,黄晓武主持召开全市防汛、防御台风情况通报和再动员会议,通报雨情、汛情、灾情以及防御台风、城区防洪排涝情况,对下一步全市防汛、防御台风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18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戴启远率队深入我市部分河流、水库,现场督查我市防汛工作开展情况。
18日20时至19日7时,我市南部小雨,中北部大雨,局部大暴雨。其中淮北国家观测站132.9毫米,濉溪国家观测站39.7毫米,最大降水出现在朔里为147.8毫米。本次过程24小时累计降水量淮北国家观测站419.3毫米。19日零时,化家湖水库超警戒水位,随后,闸河、萧濉新河、龙岱河全线超警戒水位。
持续强降雨天气造成我市一县三区不同程度内涝、房屋倒损、农作物被淹、基础设施损坏。截至8月24日,全市一县三区共有100.9万人受灾,将近全市总人口的二分之一,直接经济损失更是达到30.2亿元!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接连数日,市四大班子领导全部深入灾区一线,高频次现场查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召开紧急会议、督查指导抗洪救灾工作。一道道指令飞速地飞向灾区一线,各级领导干部,各县区、各部门积极主动投入到抗洪救灾现场。在突如其来的特大自然灾害面前,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合力抗洪。
在灾区,记者看到了那些嗓子喊哑了,几天几夜没合眼,仍坚守岗位的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看到了无数个把灾区百姓当亲人般守护的武警战士和公安干警;看到了夜以继日抢修电力、供水、交通、通讯等设备的普通工人;看到了痛失家园,却不等不靠,积极着手开创新生活的灾区人民……
8月20日下午,副省长、省防指指挥长张曙光一行来淮视察指导抗洪救灾工作。他指出,面对台风暴雨灾害,淮北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县区积极应对、周密部署、科学施策,目前为止取得了不俗成绩,尤其是没有因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淮北市结合当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相关部署要求,夺取抗洪救灾工作全面胜利。
8月23日,国家应急管理部救灾司副司长杨晓东率工作组来到我市,对抗灾救灾取得的阶段性胜利给予了充分肯定。工作组认为,淮北市组织领导得力,参战人员连续作战,地方党委政府敢于担当、科学决策,报灾核灾及时客观,群众转移安置到位,没有出现一例人员死亡,这是抗洪救灾的巨大胜利。
多方联动科学应对
险情就是命令。灾情发生之初,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市防汛应急预案ⅳ级响应,各级各部门防汛防台风责任人在岗到位、靠前指挥。气象部门滚动发布气象信息;水务部门密切监控各行洪河道水位,对境内陈路口闸、童台闸、四铺闸等闸站实施开闸放水,及时协调宿州防办开闸行洪,落实调度预案,确保城市、农田涝水及时下泄;市城乡建委落实巡查制度,开机强排城市涝水;供电部门进行电力线路抢修……
面对此次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我市一县三区紧急动员、迅速行动,组织人员撤离,全力开展抢险救援,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县区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时研究部署减灾救灾工作,并赶赴重点区域视察汛情。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分析雨情水情,研究险工险段的处置办法,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开展排涝工作。
各镇(园区)启动了防汛应急预案,并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易积水路段、易涝低洼小区、采煤塌陷区以及村(居)察看汛情,及时上报整改。及时转移受灾群众,妥善解决被安置人员的饮食、住宿等问题,并进行心理疏导。
8月19日凌晨,杜集区矿山集街道南山村因连日暴雨汇集致使积水暴增,雨水围困危及到全村3700余村民的安危。凌晨1时许,杜集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时赶到现场,冒雨指挥南山村村民安全撤离。漆黑的雨夜,消防、武警官兵和民警、城管队员、各界爱心志愿者队伍约150余人迅速在南山集结,与杜集区领导、街道及村干部们,共同在齐腰深的积水中撤离村民。
市公安局交警、特警、巡警和派出所的民警们迅速走上街头,疏导车辆,救助群众,哪里雨大,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赶赴的脚步!
市交通运输部门做好公路、桥涵、隐患点段的巡查工作,突出加强对事故多发危险路段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同时积极配合交警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和公路管制工作。
在水上交通安全方面,市交通运输部门督促水运企业和船主以及航运工程施工单位切实落实防汛措施,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同时,对该停航、停渡的及时停航、停渡,确保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落实到位。
市政工程处组织人员连夜值守,不间断巡查,先后出动强排车、排水拖泵等排水设备,有力保障城区雨后交通及时畅通。为保障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民政部门紧急调拨5000床空调被、850床毛巾被、1150箱方便面、1150件瓶装水、250顶救灾帐篷、800张折叠床,市财政紧急下拨救灾款1000万元,各项救灾工作有序开展。
淮北铁塔公司启动通信保障应急预案,派出21支应急抢险队伍赶赴三区一县受灾现场进行抢修。针对影响较为严重的区域,积极组织应急抢险,全力抢修恢复受损基站与光纤线路。
冲锋在前党员本色
8月30日下午3时许,濉溪县百善镇徐楼医院急速驶进一辆救护车,医护人员迅速接诊,急救处于昏迷状态的病人。百善镇党政负责同志闻讯后第一时间赶来看望并送上慰问金,数十位村干部、村民也焦急地来到医院等待消息。
这位被抢救的病人名叫杨祥,是百善镇苇菠村刚当选的党总支委员。在8月中旬罕见的暴雨中,他连续多天昼夜奋战在田间地头,疏沟渠、除堵坝、排积水。在清理涵管堵水杂物时,他的左脚被石头刮了个大口子,但他轻伤不下火线,坚持排涝救灾。
暴雨中,苇菠村为加快排水、除涝救灾,用挖掘机挖断了一些村庄道路。灾后,村里购买了水泥管,维修被挖断路面,杨祥负责东片张庄、常庄、小郭家等5个自然庄的道路维修工作。8月30日,气温达到30多摄氏度,加上空气湿度大,显得十分闷热。杨祥和村委会委员李德义一起,指挥一台挖掘机安放路面水泥管、修补路面。下午2时40分许,杨祥在指挥维修小郭家沟的生产路时,突然感到胸闷,随后失去了知觉,一头栽进2米深的排水沟里。李德义发现后,急忙叫停挖掘机,跳进排水沟把昏迷不醒的杨祥拖到沟边,急报村委会主任郭保君要救护车,送杨祥去医院抢救。
在抢险救灾的前沿阵地上,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面对灾情,各级党组织立即发出“动员令”,“一组一会”带动党员“志愿攻坚队”“志愿巡逻队”“志愿帮扶队”快速成立,1500个党组织奋战一线、支援一线,组织转移群众、排查险情、筹集物资……
8月18日一大早,暴风雨一夜的肆虐造成相南街道海宫社区的主干道积水高达40厘米,社区南边区域楼栋一楼大部分进水。考虑到一楼普遍住的是孤寡老人和行动不便的老人,海宫社区书记程晋双第一时间带领工作人员、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分成几个小组,运送沙袋挡住积水。随着雨势不断加大,沙袋已经不能阻挡积水倒灌,程晋双又开始带头在楼栋入口挖排水沟。眼见积水顺沟而出,大家笑了,而此时他才感觉到双手不停在发抖,衣服已经全部湿透。
“这人在找什么?”18日上午,一段视频出现在各个微信群:一名男子在人民路涵洞桥下近2米深的水中,紧贴着一辆已经几乎被积水淹没的汽车摸索来摸索去,像是在找东西。后来大家才知道,该男子是相山分局巡警大队大队长、共产党员曹常军。当日早晨6时许,曹常军上班途经该涵洞桥,发现一辆汽车被困水中。来不及多想,他就跳了下去,在确认车内无人才放心返回。这一幕被路人拍下后,随即在微信群中传开。
8月20日,在淮北工业学校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连续忙碌多日、嗓子已经沙哑的烈山镇党委委员、宣传部长王琳仍一身劲头,热情地招呼村民到宿舍楼楼上房间里安顿;还有两个月就要临盆的烈山区妇联负责人朱赟琛挺着大肚子来回走动,发放救灾物资、疏导受灾群众;南湖老年公寓院长边红旗正忙着装卸救灾物资,不仅把老年公寓唯一可以涉水的依维柯免费借给民政局,还每天在安置点现场忙前忙后……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城市道路积水、出行旅客滞留、老人被困家中……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整个相城猝不及防。然而,有一群人在大灾面前始终奋斗在第一线,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一句温馨的话语,像一股暖流流进人们的心房。
郭昀博,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2016级药学专业学员。
8月21日,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引导和协助下,郭昀博坐在铲车的铲斗里,顺利进入了饱受洪涝摧残的白顶山村。
“我是一名学生,更是一名淮北籍军人,理应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人民,为受灾群众贡献力量。”听说当地受灾严重后,郭昀博便采购了价值600余元、用于预防和治疗感冒、中暑和跌打损伤的药品,第一时间带着血压计等设备赶到石台镇。
因积水太深,交通不便,直到8月21日上午,郭昀博才走进白顶山村。接下来的三天里,为伤员诊疗治伤、送药,普及防疫知识,进行心理疏导……据不完全统计,身着“海军蓝”的他,已经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一腔热血,帮助了300余名受灾群众。
为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郭昀博还将自己掌握的防疫知识“翻译”成大白话,在白顶山周边讲解、发放。
8月23日下午,市文联组织30余名志愿者前往南山村。在村部,志愿者们站成一排长龙,手递手地把每一件物资送到指定地点。
“按照市委‘全市上下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抗洪救灾这场硬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总体要求,我们倡议各文艺家协会、全体文艺工作者们,紧急行动起来,自愿捐款,用你的爱心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汛情发生后,市文联第一时间向全市文学艺术界发起号召。
“我们昨天启动的爱心捐款,不到一天,就筹集到3万元。”市文联主席陈辉告诉记者,除了爱心捐款,市文联还进行网上书画义卖,筹集到的善款也将送往灾区。灾后重建过程中,市文联还将组织文艺演出,帮助灾区群众树起重建家园的信心。
战胜天灾,美城有爱!市文明办发出倡议,号召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各志愿服务组织、广大志愿者,积极参加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市文旅体委积极开展赈灾义映影片展播活动;淮北市发放22万元红十字会救灾物资;一座城市的温度,11名出租车驾驶员用2651元善款编织出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市妇联组织心理辅导志愿者,妥善做好灾民心理安抚工作;市疾控中心组织医疗志愿者走进受灾群众身边,广泛宣讲灾后防疫知识……上下齐心抗洪灾,全市卫生系统坚守一线保健康;面对灾情,各园区管委会、各企业积极开展自救,消防官兵和淮北矿业集团、大唐电厂、淮北电力、淮北联通、淮北电信等也伸出援助之手……
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和爱心人士积极加入志愿者队伍,主动协助参与后勤保障、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物资搬送发放、灾后淤泥清理、灾后防疫宣传和心理抚慰等志愿服务工作,广泛组织开展为受灾群众捐款捐物献爱心等活动,帮助受灾群众树立战胜灾害的决心和信心。
“红色暖流”仍在淮北大地集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抗洪抢险救灾中不断升华!
生产自救灾后重建
8月27日上午,黄晓武在市抗洪抢险救灾指挥部第二次会议上指出,目前,我市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重心正转向生产自救和灾后恢复重建,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坚决夺取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
随后,一场生产自救、灾后重建的战斗悄然打响。
“我们的各种设备都被洪水浸泡,现在不敢通电,只有通风晾干后再做处理。”8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安徽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津奥铝业,许多设备被拉到车间外面高地进行晾晒。
近日,我市遭受大范围强降雨袭击,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受灾严重,据目前统计,园区有81家企业受灾,累计损失已达4.8亿元以上。受地势低洼、过境客水较多等因素影响,龙湖园区防汛救灾形势十分严峻。目前,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聚玖力、天路航空、众泰机电、相邦材料等众多企业内涝严重,许多设备被水浸泡损毁,空调成品、半成品及零部件也无一幸免,损失惨重。
面对灾情,安徽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帮助企业开展抢险,无偿提供挖掘机、水泵和人力,帮助企业排水。
“连日来,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昼夜在一线排除险情,坚持以企业为中心,全力组织、全面动员、全面行动,统筹调配财力、物力、人力,全力以赴开展抢险救灾,及时处置各种突发险情和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积极做好受灾企业和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安徽淮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文才告诉记者。
据了解,8月23日下午,该区召集受灾企业座谈,听取企业受灾情况,并安抚业主情绪。广大企业献计献策,共同商议如何尽快将水排出,并表示将积极配合开展灾后自救。
当前,开发区党员干部带头,正竭力组织企业和群众采取抢排等措施,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园区积水问题。经管委会多方协调,已从省防汛办、淮矿集团、淮海集团借调排水泵增加排水能力,我市最大的发电车也早已调往龙湖工业园。
为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有关医疗卫生单位按照《淮北市洪涝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要求,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立即组织相关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奔赴一线,服务受灾群众就医需求,争分夺秒打好防疫保卫战。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卫生防疫专业人员,对暴雨积水区域、进水房屋、商铺、公厕、受灾群众安置点等开展防疫消毒、环境消杀工作,防止病菌孳生。市疾控中心6支卫生防疫小分队全体出动,分赴县区及主城区重点部位开展消杀及指导工作,对村镇临时组织的消杀队伍进行技术培训,保障消杀效果。
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行动,全面加强灾后市场监管。加大市场巡查力度,严厉查处欺行霸市、以假充真、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切实维护群众灾后消费安全,确保市场秩序稳定。
9月2日,记者来到受灾严重的烈山区黄营村。一路上,虽然有成片的玉米、大豆等作物倒伏、干枯,但记者看到更多的是充满希望的新气象:被淹的农田内,积水已经排出,部分庄稼恢复生长;村民们的房前屋后,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干净整洁;漫山遍野的枣园又迎来了成群的商贩和市民,笑容又挂在百姓的脸上,摧不垮的受灾群众正满怀勇气和信心步入新的生活,温暖和希望正在这里生长。
■记者 杨大庆
旅游大巴跨省非法运营 在厦被交通执法人员拦停
水源地环保督查启动 扬州11个县级以上水质总体达标
“邵阳第一乡”首次公开评议干部
上挂葡萄下种草莓 莒县农民刘文太立体种植增收致富
安徽:骗取医保最高处5倍罚款
风里雨里在一起——我市众志成城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回顾
河北区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市中医院“固定党日”活动丰富多彩
新城公司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相南司法所成功调解母子间拆迁补偿纠纷
首届北戴河青春形象大使选拔赛启动
“代孕”小广告围剿各大医院!女记者应聘代孕妈妈,竟有惊人发现…
抓源头 强执法 促达标 通州全力推进饮用水源地整治
罗坊新时代红色传习活动氛围渐浓
来自陕西的一个电话引出烽火硝烟中的英雄故事
深圳市2017年第11期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摇号结果公告
劳保局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
邳州市委宣讲团成员分赴各单位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建始县地税局狠抓绩效管理 全面促进工作
梁丽娟:热忱服务好“短暂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