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在三湘丨炎陵县:“双轮驱动”摘穷帽

精准扶贫在三湘丨炎陵县:“双轮驱动”摘穷帽
“双轮驱动”摘穷帽
  ——炎陵县脱贫攻坚纪实
  产业扶贫活水来,就业脱贫扬帆起。近年来。炎陵县深入推进产业、就业“双轮驱动”,充分发挥产业、就业脱贫的“造血”功能和管长远、打基础作用,突出产业带动,注重就业帮扶,拓宽贫困户自我发展的渠道、路径,为实现长效稳定脱贫提供了根本支撑。
  发展绿色农业,“一带八基地”助脱贫
  产业扶贫是活水之源、治贫之本。
  今年60岁的朱圣洪是炎陵县平乐村人,他家共有四口人,妻子、弟弟皆是智力残疾人,女儿也患有类风湿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是当地有名的困难户。2014年,朱圣洪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分红、医疗救助、教育助学、结对帮扶,一系列的扶贫政策,让朱圣洪逐步减少了后顾之忧。在各级帮扶部门的支持下,他也通过产业帮扶,安心地种起了黄桃,总共种植了240株黄桃树。
  朱圣洪的辛勤努力没有白费,他家的黄桃树陆续挂果。到今年,他家的黄桃产量已达3万余斤。“以前,我们一家人生活困难,无任何收入来源;现在种植黄桃,有政府和爱心人士帮忙管理,一年能赚几万元。”朱圣洪笑着说。他也成为村里第一个主动要求脱贫的贫困户。
  近年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炎陵县发挥当地生态优势,做足“绿色农业”文章。经过调查论证,该县重点打造“一带八基地”,即生态休闲农业风光带和特色水果、无公害蔬菜、酃县白鹅、茶叶、油茶、笋竹林、药材、花卉苗木基地。为此,该县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和激励政策,引导贫困农户发展种养产业。
  政府每年安排500万元,对“一带八基地”建设进行扶持。2016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预算及整合涉农资金2000万元,奖励特色农业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等。针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缺技术、缺经验的问题,县农业局、人社局等部门组织开展免费培训,先后培训1.4万多人。
  至去年底,炎陵县“一带八基地”已发展包括黄桃在内的特色水果6.6万亩、酃县白鹅150万羽、笋竹林34.6万亩等,带动6548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6800元。
  就业在“家门口”,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稳定就业,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
  湖南国声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声学研发设计与智能软硬件开发的创新型企业,2017年6月签约落户炎陵,项目占地230亩,投资1.5亿元。
  企业一落户,当地老百姓就“活”了。国声声学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按“公司+贫困户”的方式,优先选聘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对贫困户员工进行长期的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
  今年45岁的罗军荣告诉记者,因为女儿是肢体二级残疾,全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从她到国声声学公司就业后,公司不仅包吃包住,一个月还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所以,她家一年就脱了贫。
  不仅自己在国声声学公司就业,罗军荣23岁身有残疾的女儿也在该公司找到了合适的岗位,让她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
  据悉,在炎陵县工业集中区的国声声学公司,从去年6月份签约,到当年8月份投产,解决就业110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00多人,人均月工资达3000元以上。整个工业集中区安置贫困就业人口2692人,人均年增收2.5万元,真正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有39个贫困村纳入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同时炎陵县依托炎帝陵、神农谷等景区,带动周边村组开办农家乐354家,去年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3亿元,带动贫困人口2112人稳定就业,人均年增收1.8万元。
  2018年,炎陵县通过“五个精准”,继续推进就业扶贫取得新成效,以实现就业信息扶贫、技能培训扶贫、公益性岗位扶贫“三个全覆盖”。截至目前,炎陵县农村贫困劳动力已转移就业6738人,占全县农村贫困劳动力的53%。今年8月,通过评估验收,炎陵县一举摘掉了贫困县“帽子”。
  (文/戴鹏 张和生)
  “双轮驱动”摘穷帽
  ——炎陵县脱贫攻坚纪实
  产业扶贫活水来,就业脱贫扬帆起。近年来。炎陵县深入推进产业、就业“双轮驱动”,充分发挥产业、就业脱贫的“造血”功能和管长远、打基础作用,突出产业带动,注重就业帮扶,拓宽贫困户自我发展的渠道、路径,为实现长效稳定脱贫提供了根本支撑。
  发展绿色农业,“一带八基地”助脱贫
  产业扶贫是活水之源、治贫之本。
  今年60岁的朱圣洪是炎陵县平乐村人,他家共有四口人,妻子、弟弟皆是智力残疾人,女儿也患有类风湿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是当地有名的困难户。2014年,朱圣洪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分红、医疗救助、教育助学、结对帮扶,一系列的扶贫政策,让朱圣洪逐步减少了后顾之忧。在各级帮扶部门的支持下,他也通过产业帮扶,安心地种起了黄桃,总共种植了240株黄桃树。
  朱圣洪的辛勤努力没有白费,他家的黄桃树陆续挂果。到今年,他家的黄桃产量已达3万余斤。“以前,我们一家人生活困难,无任何收入来源;现在种植黄桃,有政府和爱心人士帮忙管理,一年能赚几万元。”朱圣洪笑着说。他也成为村里第一个主动要求脱贫的贫困户。
  近年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炎陵县发挥当地生态优势,做足“绿色农业”文章。经过调查论证,该县重点打造“一带八基地”,即生态休闲农业风光带和特色水果、无公害蔬菜、酃县白鹅、茶叶、油茶、笋竹林、药材、花卉苗木基地。为此,该县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和激励政策,引导贫困农户发展种养产业。
  政府每年安排500万元,对“一带八基地”建设进行扶持。2016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预算及整合涉农资金2000万元,奖励特色农业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等。针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缺技术、缺经验的问题,县农业局、人社局等部门组织开展免费培训,先后培训1.4万多人。
  至去年底,炎陵县“一带八基地”已发展包括黄桃在内的特色水果6.6万亩、酃县白鹅150万羽、笋竹林34.6万亩等,带动6548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6800元。
  就业在“家门口”,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稳定就业,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
  湖南国声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声学研发设计与智能软硬件开发的创新型企业,2017年6月签约落户炎陵,项目占地230亩,投资1.5亿元。
  企业一落户,当地老百姓就“活”了。国声声学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按“公司+贫困户”的方式,优先选聘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对贫困户员工进行长期的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
  今年45岁的罗军荣告诉记者,因为女儿是肢体二级残疾,全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从她到国声声学公司就业后,公司不仅包吃包住,一个月还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所以,她家一年就脱了贫。
  不仅自己在国声声学公司就业,罗军荣23岁身有残疾的女儿也在该公司找到了合适的岗位,让她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
  据悉,在炎陵县工业集中区的国声声学公司,从去年6月份签约,到当年8月份投产,解决就业110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00多人,人均月工资达3000元以上。整个工业集中区安置贫困就业人口2692人,人均年增收2.5万元,真正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有39个贫困村纳入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同时炎陵县依托炎帝陵、神农谷等景区,带动周边村组开办农家乐354家,去年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3亿元,带动贫困人口2112人稳定就业,人均年增收1.8万元。
  2018年,炎陵县通过“五个精准”,继续推进就业扶贫取得新成效,以实现就业信息扶贫、技能培训扶贫、公益性岗位扶贫“三个全覆盖”。截至目前,炎陵县农村贫困劳动力已转移就业6738人,占全县农村贫困劳动力的53%。今年8月,通过评估验收,炎陵县一举摘掉了贫困县“帽子”。
  (文/戴鹏 张和生)

市中医院“固定党日”活动丰富多彩
新城公司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相南司法所成功调解母子间拆迁补偿纠纷
大雪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
石家庄市青基会举行2018年度首个开放日
精准扶贫在三湘丨炎陵县:“双轮驱动”摘穷帽
特种设备知识讲座 提升公众安全意识
候鸟迁徙到达最佳“服务区”曹妃甸
跨越艰险主攻项目——三论贯彻落实全市决战工业八千亿暨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总结部署大会精神
30年雪博会 冰城人雕刻出梦幻冬天
邳州市委宣讲团成员分赴各单位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建始县地税局狠抓绩效管理 全面促进工作
梁丽娟:热忱服务好“短暂的家人”
荥经县工商质监局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大检查
苏州市加大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国庆小长假五大连池风景区游客爆棚
广东省中小学电脑机器人竞赛落幕
台南社区开展猜“盐谜”活动
陈安丽参加曾都区委常委班子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
关于政协第五届汉中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