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县就业脱贫:从“救济式”走向“自立式”


    秸秆禁烧巡察员、预防溺水看护员、大气防污监督员、农村环境保洁员、乡风文明宣传员、公共设施协管员、社会管理调解员,在无为县,这些“时兴”的工作岗位刚迎来了400多位新上岗人员。比较特别的是,他们都是贫困户。这是无为县结合实地调研而增设就业脱贫公益辅助性岗位“七大员”,托底安置贫困劳动者就业,不仅让贫困户就近就业,也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中的实际需要,一举两得。
    精准扶贫中,无为县把就业脱贫作为“救济式”扶持向“自立式”扶贫转变的有效途径,对就业脱贫政策体系不断优化升级,大大激发了贫困户脱贫的内动力。
    从技能脱贫培训开始,该县精选6家培训机构承担技能脱贫培训任务,支持其下乡开展培训,宣传技能脱贫培训补助政策,推动就业技能进村入户,增强了贫困劳动者农业知识、专业技术水平。目前已开展了9期,让众多贫困劳动者受益。为了提高培训工种的实用性,更符合市场需求,今年又新增农作物种植、绿化保洁、建筑施工等10多个工种,已培训农作物种植306人,绿化保洁50人,建筑施工45人。目前,已发放75人培训补助75000元。
    将扶贫与本地产业发展联系起来,无为加速推进就业扶贫载体建设。县内两个省级开发区、羽毛羽绒产业园内企业加速集聚,电线电缆、羽毛羽绒、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吸纳就业能力日益增强,每年能稳定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近三年来,就业岗位以每年15%的增速递增,产业带动就业效果明显。
    去年,无为招募41家效益好、声誉好的企业建立“就业扶贫基地”,积极开发适合贫困劳动者的就业岗位2106个,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190人。依托特色产业,按照“围绕产业、一地一品、因地制宜、持续发展”的发展思路,在扶贫任务重的镇建设“就业扶贫驿站”,重点打造集就业扶贫车间、电商服务中心、公共就业服务、技能脱贫培训“四位一体”的就业扶贫驿站,使贫困劳动者足不出村实现居家就业、家门口就业和参加技能培训,享受与城镇劳动者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日前,无为拟建设的9个就业扶贫驿站正在加快推进中,力争早日助力扶贫。
    同时,无为县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贫困劳动者所在地的羽毛羽绒、渔网编织、雨衣制作、草席编织、荸荠等特色加工企业以及农业合作社规模化种养殖大户,建立“居家就业基地”,开发居家就业及农业季节性零工、小工等就业岗位,吸纳因特殊原因无法或不便外出的贫困劳动者就业。2017年,该县认定居家就业基地67个,其中市级17个,带动贫困劳动者就业303人。同时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鼓励22家适合分散式、家庭作坊式加工企业设立“就业扶贫工场”,就近就地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220人。
    现在,无为正在致力于结合区域产业特色打造“扶贫基地+主导产业+贫困户”的就业扶贫基地帮扶新模式,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提高岗位稳定性。依托电线电缆、羽毛羽绒、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深度挖掘无为经济开发区、高沟经济开发区和羽毛羽绒产业园区内经济实力强、社会声誉好、开发岗位多的优质企业,打造示范性就业扶贫基地。目前,仅东隆羽绒已带动18名贫困劳动者就业,人均每月可增收2500元,形成企业用工和贫困劳动者就业脱贫双赢局面。

于海田调研市政重点工程建设
全省工商系统启动专项整治行动
西樵重点整治高压线沿线单位消防安全隐患
环境教育捐助暨环保课堂推广 蓟州区六五环境日宣传教育活动成功举办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二次会议
无为县就业脱贫:从“救济式”走向“自立式”
滁州市“六稳”政策措施落实集中活动全面启动
洋县稳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创4A景区迎八方来客 善琏全力打造“湖笔小镇”特色旅游品牌
男子意外被“卡”火车头下 消防战士22分钟成功救人
关爱留守儿童 高新区开展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系列活动
只因这举动!广西一货车撞上豪车宾利 车损超50万元
我市举办“戏曲进万家”2018春节戏曲晚会
集贤县领导检查指导县安全生产工作
上海地铁正式进入春运保障阶段 确保乘客“走得顺回得畅”
形成“一带两圈五廊”格局 打造五大旅游风景道
[环保局]开展善溪冲流域河长制巡查(图)
沅陵北溶安排部署河道保洁整洁工作
中等强度冷空气再影响我市
和平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专题调研回顾40年来和平发展历程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