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稳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洋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打造四大特色品牌、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等举措,持续稳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群众增收再添助力器。
该县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通过对实施土地流转发展农业产业的流入户提供信贷优惠等措施,积极引导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村致富带头人扩大生产规模,建设家庭农场。同时,结合脱贫攻坚,着力引导分散农户按照产业链、产品和品牌组建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共培育规模种养大户173个,家庭农场7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27个,注册资金5.08亿元,入社群众5534户,辐射带动农户2.44万户。按照“扶优、扶强、扶特、扶大”的要求,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累计培育省市级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园区24个、引进技术30项、推广新品种40个、建立订单基地22万亩,带动农户64128户,打造了优质稻米、叶用银杏、油牡丹、食用菌等多个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格局。
该县突出品牌打造,发展特色农业,围绕“朱鸟”、“有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华老字号”四大特色品牌,积极组织人力对全县企业、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实施商标调查摸底,并及时发放《商标策略提示书》和《商标注册建议书》,确定著名商标培育目标和重点,指导其全面实施品牌战略。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品牌意识不强的问题,该县还积极采取一对一帮扶的形式,帮助具备条件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扶贫互助合作社培育注册商标,从商标查询、设计、注册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目前,全县已注册农产品商标近120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件、陕西省驰名商标19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件、中华老字号3件。注册“朱鸟牌”地理标志商标6大类50余种,使用面积近6万亩,产品市场规模达5亿元左右,使用地理标志商标后产品价格比使用前上涨120%以上,年受益群众1万余户。
为破解有机农产品优质不优价的问题,该县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新模式,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全县农特产品实行“线上线下”交易。围绕电商发展运营,该县设立了500万元的电商发展奖励扶持资金,高标准推进镇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点建设,全面构建完善培训孵化、镇村网点、仓储物流、农产品溯源和区域公共品牌5大体系,推动电商发展从小打小闹走向全域化、品牌化发展。同时,与汉中邮政签订了农村电商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加快建设18个镇办物流配送服务站和240个村级配送点,降低线上线下物流成本。目前,“淘实惠”、“乐村淘”、京东、苏宁易购等多家知名电商平台已入驻该县,全县注册电商企业和个体电商已达70多家,网络上架农产品120余种,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过3亿元,其中农副产品线上销售收入达5000多万元,有效促进了群众增收和经营理念的转变。(汉中日报)

西樵重点整治高压线沿线单位消防安全隐患
环境教育捐助暨环保课堂推广 蓟州区六五环境日宣传教育活动成功举办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二次会议
无为县就业脱贫:从“救济式”走向“自立式”
滁州市“六稳”政策措施落实集中活动全面启动
洋县稳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创4A景区迎八方来客 善琏全力打造“湖笔小镇”特色旅游品牌
男子意外被“卡”火车头下 消防战士22分钟成功救人
文明祭扫 让清明更“清”更“明”
我市组织收听收看省国资委电视电话会议 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
我市举办“戏曲进万家”2018春节戏曲晚会
集贤县领导检查指导县安全生产工作
上海地铁正式进入春运保障阶段 确保乘客“走得顺回得畅”
形成“一带两圈五廊”格局 打造五大旅游风景道
[环保局]开展善溪冲流域河长制巡查(图)
沅陵北溶安排部署河道保洁整洁工作
中等强度冷空气再影响我市
和平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专题调研回顾40年来和平发展历程和变化
贵港市委政法委督查组到桂平法院督查政法工作
春节武汉包裹量全国排第十 配送速度中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