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夏辰
“小夏不走,他又留下来了!”——在我市第七批选派帮扶干部名单中,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跃然纸上时,南陵县黄墓村村委会里传来了一阵欢呼声。人们口中的小夏名叫夏辰,他是一名刚刚跨过30岁的选派帮扶干部,却是黄墓村贫困户眼中,帮助了他们4年的好青年;村两委成员眼中,共事了4年,热情、实干的好同事。作为新一批选派帮扶干部,夏辰将在他熟悉的黄墓村,继续开展为期3年的精准扶贫工作。
2014年,26岁的夏辰主动向单位(南陵县农委)申请,入选为全市第六批选派帮扶干部,被安排在黄墓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谈到当时的决定,夏辰的理由很简单,“一是想着在基层锻炼锻炼自己,二是觉得农委的工作经验,或许能够帮上村民们一些忙”。
回首刚来黄墓村的那段时光,夏辰记忆犹新,“流动人口多,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任务很重”。为了能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村脱贫攻坚工作中,他吃住在村,放弃休息时间,一户户上门调研,找穷根寻对策。当时的黄墓村没有水泥路,夏辰联系自己的单位南陵县农委,通过申请“田间工程”项目,为村里修了4条水泥路与20条机耕路,2015年10月道路竣工后,下雨天的村民们再也不用踩着一脚泥去镇上了。2017年,夏辰又与驻村扶贫工作队成功地为村里引来了市农委的蔬菜大棚项目。“蔬菜大棚占地107亩,每年能为村里增加集体收入16万余元,解决了8户贫困户的就业……”,村里的这些变化,夏辰如数家珍,因为这些变化都凝聚着他的汗水,留住了他的一段青春时光。
在亲近群众中,夏辰跟贫困户交了心。贫困户邓绪富和史兰英,由于年老体弱,一直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在夏辰的努力撮合下,与村养殖大户达成协议,免费为他们提供鸡苗,待鸡苗养大后再以市场价回收,直接带动两位老人每年增收1000多元。贫困户盛青发的老伴、儿子先后离世,孑然一身的老人一度丧失了生活信心。一次老人腰伤复发,躺在床上饮食起居无人照料,夏辰了解到后,每天坚持为盛青发送菜送饭,耐心与老人交心长谈,让老人又重拾生活信心,开始经营自己的几亩地。2017年省脱贫攻坚督查组抽查到盛青发家,检查结束时,盛青发握着检查组的成员的手说,“扶贫干部对我比我亲儿子还好,我不能偷懒拖了村里脱贫的后腿”。
时光荏苒,三年多的选派时间在2018年画上了句号。如今的黄墓村与几年前相比,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村容容貌、基础建设焕然一新,村集体收入由原来的零增长到30余万元,顺利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可以回去了吗?夏辰也曾这样问过自己,但想到村里刚刚配齐了“两委”班子,部分村民离小康生活水平尚有距离时,他还是决定向组织申请,在黄墓村再帮扶3年。“我想亲眼见证,2020年的黄墓村是个什么样”。
记者 李林克 文/摄
鱼台2018年跨区作业又出发
千阳县城关镇惠家沟村贫困户刘引军:养殖奶山羊让我挣了钱
七里桥街道开展系列活动庆祝建党节
南山街道打出环境整治组合拳
节前走访送关爱 严冬慰问暖人心
扎根贫困村 当好带头人青春力量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闪光
后续报道:省邮政局要求顺丰3日内报告处理结果
我市为大西安“金融生态”打造法制化营商环境
【镇起风云】湘潭县花石镇:碧色荷塘 香飘八方
“三亚南山”第三届世界太极文化节将于9月在三亚举行
林利育:补齐短板开创首善之区建设新局面
第二轮全市游泳场所抽检结果出炉 66家游池11家水质不合格
外卖用户信息“裸奔” 只穿技术“马甲”仍不安全
市邮政管理局组织观看电影《邹碧华》
钟勉来乐调研:高质量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首届插秧节举办
情暖重阳
《新闻联播》聚焦漓江流域环境治理生态保护,赵乐秦接受央视采访并介绍“桂林经验"
龙游石窟游记
赵豪志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