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新闻网讯(通讯员 詹国兵 陈茂军 练剑青)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延平区西芹镇,正发生一场产业大变革:山坡上,一片片果树长得正茂;田地间,连栋的大棚里长着一畦又一畦的蔬菜;村子内,美景与游客相互交织……在这无限春光的背后,“藏”着该镇通过一道司法把关、一条道路指引、一个金融扶持这“三法宝”稳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积极实践。
在西芹镇坑底村一处果蔬种植基地内,一名中年男子正精心给一株柑橘树修枝。他就是这片果蔬种植基地的主人吴正明。今年快60岁的吴正明,曾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养猪专业户。2017年3月,他响应政府号召拆掉养猪场,在原址上建起了蔬菜水果种植基地,转型吃上“生态饭”。
“我的种植基地总共有20余亩,种植了柑橘、葡萄、西瓜等十多个品种的幼苗。而且用的是现代化农业大棚,风吹日晒都不怕,产量有保障,将来收益肯定不比以前养猪少。关键是,在我转产转业时镇司法所和镇法律顾问对我的土地流转合同和转型的产业是否符合环境要求和产业导向进行了把关,让我吃了'定心丸'。村民都夸我有眼光哩!”吴正明说。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而选的产业准不准好不好又关系发展前景好坏。该镇蓝天生态农庄坐落在苍翠林荫之间,小屋完全用竹子搭建而成,处处无不透露出农家的温暖。正值午饭时间,几名游客正坐在饭桌前,津津有味的品尝着炖土鸡、清蒸鲫鱼等纯生态菜肴……小小的农庄呈现出一片世外桃源的景象。
谁会想到,这个地方曾经是一个养猪场。老板黄秀花曾经是西芹镇的专业养殖户,她的养猪场年出栏生猪最高达两千多头。去年3月,黄秀花和全区其他养猪户一样拆除了猪场,在区、镇、村干部引导、扶持下,迈上转产之路,将目光投向了独独具特色的农家乐开发,对闲置的土地统一规划,将农庄建设成了集观光旅游、果蔬采摘、临湖垂钓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基地。由于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秀丽、菜色风味独特,受到了游客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我们哪懂规划呀,是政府帮了我们的大忙!”黄秀花告诉记者,更让她高兴的是,养猪场转变成了农家乐,不仅保护了环境,促进了旅游发展,更让她的事业有了个更美好的未来。
将农村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重要前提。西芹镇塘下村养猪大户陈昌灌拆除了猪场后,区、镇、村干部引导他入股落户该镇的海蓝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并给予金融信贷扶持,他占股40%,极大的推动了当地食用菌产业的资源整合和快速发展。目前海蓝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解决了周边村庄的50多个农户就业,日产食用菌7000袋,年产值预计可达700多万元,产品已远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南京9头水牛“私闯”高速 连环撞引连环索赔
西宁公交客运明确规定:带宠物不能乘坐公交车
瓯江航道清淤还千年孤屿景观
旌德:青山绿水绘长卷 生态惠民林中来
海港区规划分局到石门寨镇开展现场踏勘工作推进天女小镇项目
延平区西芹镇:“三法宝”稳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共享式”培智学校职业教育模式 每个人都能帮助智力障碍青少年就业
深夜抵穗 无缝换乘助你回家
亲情关爱扶助 健康体检服务——晋源区卫计局为全区计生特殊家庭免费健康体检
省督导组检查我市防汛工作
沅陵鱼儿山村:产业兴 乡村美
“河源交通发布”政务微信上线
东湖区“一体两翼”锻造高效社区矫正队伍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信息化博览会开幕在即
2018年第五批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
今年我市公务员计划招录753 人
芗城“安得广”惠民安居工程项目实施细则出炉
小城镇整治“杭州样本”引全省关注
孝南“文旅农”融合打造全域旅游新高地
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专家来衡水市调研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