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率先探索群众看病政府埋单路径,补齐健康扶贫短板
改革开放40年,江西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一条重大疾病免费救治之路,全国兄弟省市纷纷前来考察取经。
现年80岁的陶其星是南昌市新建区铁河乡人,2007年因患白内障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由于经济困难,又担心给儿子增加经济压力,拒绝去医院治疗。
像陶其星这样有病不敢治、不能及时治疗的患者,我省曾经有很多。据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开展重大疾病免费救治面世之初,通过卫生人员分片包干、进村入户、集中筛查、集中确诊等方式,了解到有近25万名白内障患者、8000名唇腭裂患者因家庭贫困未能得到正规有效的治疗。
贫困群众有病不能治的问题,引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传美说,从2008年开始,省委、省政府把解决重大疾病患者健康问题作为重大民生实事来抓。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国内外没有先例,我省只好摸着石头过河。其间,我省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经过反复商讨,确定把损害群众身心健康严重、诊疗技术成熟、治疗效果确切、治疗费用可控的重大疾病纳入免费救治病种范围,逐步构建重大疾病救治体系,补齐补足健康扶贫工作短板。
2009年,我省安排3亿多元专项资金,启动实施了“光明·微笑”工程,即把白内障患者、唇腭裂患者纳入免费治疗范围。这个消息传到陶其星耳中,他怦然心动,在儿子的建议下,欣然来到“光明·微笑”工程定点医院——南昌市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后,他的双眼恢复了视力。陶其星也成了我省第一批获得免费治疗的白内障患者。
在之后的9年里,一个接一个重大疾病救治项目陆续在我省落地:2010年,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白血病实施免费救治;2011年,对贫困尿毒症患者实施免费血透救治;2012年,对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实施免费救治;2013年,对农村贫困家庭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患者实施免费手术治疗;2014年,启动重度聋儿人工耳蜗救治康复项目;2015年,对贫困家庭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实施免费救治……尤其是健康扶贫的号角吹响后,2017年我省又启动实施15种重大疾病专项救治工作,将贫困患者救治费用自负比例降低至10%以内,切实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救治重大疾病患者108.2万例次,其中免费救治102.8万例次、专项救治5.4万例次。
回顾我省重大疾病救治项目走过的10年历程,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处长罗礼生感慨良多。他说:“至今,我们不仅是把‘光明·微笑’工程做得最持久的省份,而且是实施大病免费救治和专项救治项目救治病种最多、救治范围最广、救治人数最多、质量保障最好的省份,也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省份。”
长期从事医疗卫生管理工作的曾传美认为,我省之所以能够长期开展这么多的重大疾病救治项目,特别是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优质医疗资源缺乏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开展,得益于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
的确如此,在开展重大疾病救治过程中,首先是要有扎实的经济基础做后盾。10年来,我省先后共投入56亿元用于重大疾病救治。
我省重大疾病免费救治工程自实施以来,挽回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成就了一个个幸福的家庭,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并逐步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重大疾病救治体系,为全省乃至全国推进重大民生工程积累了鲜活的宝贵经验。全国先后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来我省取经,我省的相关经验和做法也连续10年被评为年度“全国医改十大新举措”。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改革的春风吹绿了赣鄱大地,改革的成果惠及了全省百姓,人民的生活不断走向富裕,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美好生活前景更加清晰可见。
如今,陶其星不仅能生活自理,还能做一些轻体力劳动。他常说:“‘光明·微笑’工程,不仅给了我光明,更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记者 钟端浪 实习生 夏华坤)
大连成立东北首个企业联合发起的人工智能产业协会
市商务局机关党支部开展“助力瓷博会展现志愿风采”主题党日活动
宿迁周永文:“诗歌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爱好”
市建委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建设系统党委组织开展专题党课
《新春走基层》海防官兵的“战斗青春”
江西百万重大疾病患者获免费救治
城区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怀化交警在行动!
当涂县加强两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
我市顺利召开促进莞港澳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座谈会
上川岛气象站站长杨万基入选9月“中国好人榜”
国网吉林供电多措并举保运行
地铁对向开行的列车错开时间过短
香菜19元一斤 火锅“涮不起”了
新组建的抚顺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挂牌成立
气温今有回升 但清晨仍挺冷
开阳县委副书记、县长李仕勇深入抗凝一线调研
冷水滩:休闲农业“点亮”农民致富路
跨境电商布局“下一代贸易链” 助力中企走出去
全面落实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各项部署
节后眼病多发 “三高”人群视物模糊莫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