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关秋实,通讯员姚桂珍)“2012 年,我因为患脑溢血,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欠下了两万多元外债,还因为身体不好不能外出打工赚钱,家庭开销和孩子上学费用都没了着落,当时真是心急如焚啊。”提到那时遇到的困难,平泉市卧龙镇碾子沟村的金显龙感慨万千。
正当金显龙一筹莫展时,卧龙镇依托食用菌产业优势,发动村民入驻产业扶贫园区脱贫,这让他看到了生活的转机。
“我和媳妇再三商量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政府的帮助下从银行争取来贴息贷款,在园区里赊购了2 万袋菌棒,开始从事食用菌生产。当年不但回了本,还顺利还上了外债,后来连续几年的年收入都在五六万元左右,我们家的生活离‘小康’越来越近了!”金显龙高兴地说。
平泉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市)、燕山——太行山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持县(市)。针对“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区市的实际情况,平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打造具有平泉特色的产业脱贫体系,将发展食用菌、设施蔬菜、林果、光伏等特色产业作为平泉扶贫开发首选路径。
如何让产业扶贫在全市“全面开花”?平泉市委、市政府针对贫困户没资金、没技术、没思想、没胆量等情况,对症下药开好“三剂良方”,让产业扶贫彻底拔掉农民“穷根”。
回想这几年的扶贫工作,卧龙镇碾子沟村党支部书记迟景峰认为,贫困户的思想转变工作最难做:“贫困户穷怕了,不敢冒险、不敢尝试,有的家庭要三番五次上门才能有效果”。这也是许多参与扶贫工作的党员干部共同的困扰。
为此,平泉开出了第一剂“药方”:访贫问苦,发动群众,变“要我富”为“我要富”。连续三年来,平泉市选派5000 余名机关党员干部与1.3 万贫困户开展一对一帮扶,帮助贫困户讲政策、谋思路、选产业、找项目。通过“扶贫扶志”,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人领头,致富不愁。平泉开出的第二剂“药方”:是招商引资发展农业龙头,让贫困户直接搭上“致富快车”。
在外地做餐饮生意的齐彦彬,放弃了都市生活,回到家乡投资开发了中润食用菌扶贫产业园,成为农业龙头企业;嘎海沟村的王海,返乡建起占地1300 亩的大地果菜专业合作社,吸纳全村123 名贫困户入驻……
目前,平泉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52 家,农业专业合作组织1275 个,生产大户3500 户,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达85%,每年带动1.5万人口稳定脱贫。
第三剂“药方”:是创新产业扶贫模式,让贫困户成为“四金”农民。平泉不断调整、创新扶贫模式,拓展攻坚路径,在全国率先提出投入“零成本”、生产“零风险”、就业“零距离”的“三零”产业扶贫模式,让贫困户成为流转土地得“租金”、务工投劳挣“薪金”、入股分红分“股金”、生产经营赚“现金”的“四金”农民。
四年来,平泉累计建成“三零”扶贫产业园区80 个、8500 亩(其中食用菌产业园区65 个、7000 亩),直接吸纳贫困户3000 余户,年户均增收4 万元以上。
“真扶贫、扶真贫,小康路上不落掉一个人。认准了门走对了路,平泉市的脱贫工作,一定向乡亲们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平泉市扶贫办负责人底气十足地说。
近年来,平泉累计实现12955 户30456 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综合贫困发生率由2014 年的10.1%下降到2017 年的0.8%。
据统计,平泉产业就业覆盖率达到了100%。全市食用菌生产总量达到6 亿棒,产量56 万吨,带动9765 名贫困人口增收;设施菜大棚2.4 万个,带动4680 名贫困人口增收;经果林面积达到32 万亩,带动2252 名贫困人口脱贫;光伏扶贫惠及2374 户,5694 名贫困人口从中受益。
在平泉绿河食用菌产业园区内,51岁的王占成一边侍弄着蘑菇一边说:“生活富裕了,日子有了奔头,真是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啊!”
想参加包粽子大赛吗?关注微信公众号"公园客"留言报名
环保分局开展涉黑除恶宣传活动
奥地利天然气集散中心爆炸
市领导出席珠海对口云南怒江“百企帮百村”启动仪式引导广大企业家积极投身对口帮扶工作
文峰区四举措做好2018年农村“厕所革命”行动
平泉精准识别贫困户对症下药施“良方”
遮挡号牌,电子眼也能看得见,照罚不误
合川:双槐镇法治德治善治“多元共治”创新社会治理
全市职工演讲比赛圆满结束
2018年市检察院着力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7月1日起购置挂车将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高明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全市第一
连云港市领导调研民营经济高质发展情况
利津:黄河生态经济带成双招双引大平台
科华公司依托数据平台优势 成功实现转型升级
贵溪:落实三个常态化 打造干部金刚不坏之身
我市两项目亮相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
鄂州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取得较好成效
庆“八一” 慰问革命老兵
马鞍山博望初中获全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