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台上各种“土味”直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不同的乡村,一个个有山有水,有生机有活力,有矛盾有问题,却天然去雕饰,鲜活不做作的乡村。
媒体报道,随着直播平台与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的兴起,互联网带来了一大批来自乡镇农村的创作者。他们拿起手机,记录着自己乡野生活的日常——复古式抓皮皮虾、田螺肉这样炒才好吃、唱着歌插着秧、农民的一天、我和我家猪的日常……没有经典的构图、没有精致的妆容、没有刻意的台词,这些“土味”的视频利用极低的成本制作成视频和图文后,通过各大算法平台分发,获得大众异乎寻常的欢迎。
日常生活被镜头化,对乡村直播者来说,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意义。中国的乡土生活,往往被认为是平凡的、底层的、微不足道的,然而通过互联网的手段被直播且拥有大量观众后,就会对直播者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我是一个表演者”“我是一个示范者”“我被观众需要”,这样心理上的暗示重新建构了直播者的价值,更建构了生活的意义。
这样的例子在重庆云阳三名患脆骨症、自称“瓷娃娃”的姐妹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三姐妹用“梅香尽寒去”的名字在快手上开直播,5个月拥有26万多粉丝,每天6小时,不仅直播自己的生活日常,也推销当地土特产。直播让她们的生活发生改变:从没上过一天学、只能白天黑夜躺在床上的残疾孩子,现在能通过直播自力更生,还有粉丝登门看望,她们经历的变化岂是翻天覆地四个字能形容的。
土味直播面对的,是大量生活于城市的中青年观看者。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审美标准、价值体系和生活节奏完全不一样的平行世界。这样的平行世界与现有生活构成了巨大的反差,不管其间展现的是多么平淡的细节,这个反差构成了对目前生活的文化醒示。我们惯有的“桃花源”的文化情结,使得时刻遭受着经济与生存压力的城市人总在幻想有这样一个美好的乡村所在可以向往,可以短暂停留,即使是精神上的。可以说,“土味直播”正契合了“逃离”大城市的叙事狂欢。
这就是直播时代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逻辑,从乡村到城市概莫能外。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文化的传播在向扁平化发展,自娱自乐成为一种可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土味,通过微博、快手、抖音等app,实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一次隔空对话。
不管观看者的初衷是好奇还是怀旧,都是一次宝贵的乡村被发现、被重视的机会。透过土味直播的镜头,乡村又一次被“看见”,这或许能为乡村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多机遇。用不断更新的内容持续吸引观众,将是乡村直播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作者:张焱)
亚运冠军和衢州,不应只有“籍贯”关系
心悦会所联合湖南四叶草慈善基金会开展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及爱心义诊活动
关于公开征求对《虎门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幼儿园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蔡奇:让市民群众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
市政协召开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座谈会 雷杰主持 李继民出席
透过土味直播的镜头,我们重新看到乡村
杜延安集中接待信访群众
我市肉菜流通实现信息化追溯
商洛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
市城乡规划局开展查违专项督查 湘桥区4处违建工程被查处
网红粉黛乱子草 漯河也有
市人大城建环资委实地调研固废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冒雨实地“踩点” 坦然笑对高考 多数考生表示已准备就绪
高空“放大绳”包裹外墙水管昨扫尾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报送限额以上内资鼓励类项目进口设备减免税相关申报材料的通知
残疾小伙轮椅上实现创业梦
三大工程助推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晚汇|6岁儿子溜下车被撞身亡,老爸开车狂奔360公里竟全然不知!
红绿灯被树枝遮挡 城管部门火速来人修剪
我市迎暑期特色旅游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