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旧如旧 崇州温江两地联手再造川西唯一集市林盘


温江、崇州的分界是金马河的一条小支流——石鱼河。石鱼河的河道自金马河流经温江长滩的老君渡处分水,向南形成一条蜿蜒盘曲的小河,并因河中有石鱼而得名。
这里有着一个特殊的川西林盘群,它地处崇州和温江交界处,“一足踏二县,一市连二乡”,所以当地人就叫它连二里市。由于崇州这边有黄姓人家在桥场旁修水碾一座,当地俗称黄家碾。自清朝嘉庆年间以来,两边农资交往频繁,南来北往的客商在此歇脚、夜宿的逐渐增多,慢慢就形成了集市。
震后两地联手
修建川西民居特色的林盘群
2008年的5·12地震,将原来石鱼河上嘉庆年间修好的崇江桥震毁。震后两地联手,逐渐规划和修建一座完整的具有川西民居特色的林盘群。
“这个渡口有几百年历史了吧。自从我五十年前嫁到黄家碾后,每月3、6、9日就有集市,每年农历二月廿八还要举行春台会,热闹得很哦!”居民吴婆婆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亲眼见证了这个乡间集市的辉煌。黄家碾以崇江桥与温江永盛镇相连,凭桥形成约200年的物资集散地,名为崇江场。
从清朝开始,怀远、廖家等地运来的木材及农副土特产品,源源不断地通过该林盘,在水碾那里加工了之后,又经渡口过金马河,取道温江到成都,将货物销往四川和全国各地。林盘有良田美池修竹,小桥流水人家,古人曾留下“渔火遥连市,村扉半掩柴。夜来溪上宿,梦已在高斋”的田园诗画。所以很多商家愿意在此驻留一宿、感受田园风光,第二天再早起赶路。
2008年,一场大地震将崇江桥震毁,震后两地携手合作,重新打造连二里市的契机。次年,尚合社区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历史文化名村,两地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要求,组织专业单位编制廊桥及所在古街道保护和利用规划,打造传统历史文化街区。坚持统一风格、统一建设标准,通过政府补贴,居民自愿的原则。打造的重点就是重建崇江桥,这座具有近200年历史的古桥场,修旧如旧,在建筑设计上吸取了中国传统技艺,采用木结构,重檐庑殿顶,穿斗式架梁,构思精巧,屋盖的分脊上雕塑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桃园结义”等传统戏剧形象,其人物栩栩如生。
小桥流水人家
为乡间集市平添几分古韵
经过一年多的施工,连二里市终于重新焕发生机。如今的这个仿古川西林盘群,更像一条古老的小街,长约四五百米,宽约10米,两侧均是两层楼高的民居,清一色的镂空木质雕花门窗,为乡间集市平添了几分古韵。廊桥飞檐翘角,桥面青石铺就,桥下石鱼河清澈安静,河畔祈福树枝繁叶茂、黄家老碾日夜轮转,仿佛在向来客讲述着连二里市的悠久历史,回廊上连二里市的“清明上河图”更为游客再现了它昔日的繁华。水碾、廊桥、小溪,呈现出一派川西林盘下悠闲惬意的田园生活。至今“连二里市”景区还保存着黄家渡旧址、黄家祠川西坝子、周家老鸹林“川西唯一集市林盘”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
仿古民居的一楼,统一修建木楼木窗。70岁的吴婆婆把院子收拾整齐,平时当做大家休闲娱乐的茶坊,到了集市就卖卖自家的手工水磨豆花。“我的两个女儿现在在崇州镇上住,但是今后她们还是要回来的。这里空气好、环境好,现在生活还方便。住在这里,真是巴适得很哦!”
本月13日,成都市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会。未来5年,成都将大力实施包括全域乡村规划提升工程、特色镇(街区)建设工程、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等在内的“十大重点工程”。大会指出,川西林盘是天府文化、成都平原农耕文明和川西民居建筑风格的鲜活载体,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为此,成都将开展以“整田、护林、理水、改院”等为主要内容的川西林盘整理、保护、修复,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整治。据崇州伏虎村周主任介绍,该林盘今后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养老经济,让游客感受川西平原的驿站韵味。 (来源:成都商报)

港沟村90万㎡建筑垃圾8月底前清完 1台移动破碎机1天处理万余方垃圾
永宁门闸楼亮化提升改造完成—— 夜晚的南门美得像童话世界
古城敞开城门迎接城马跑友
天津税务改革顺畅便民举措受赞 94个事项上网可办
刘集中心校蔡湖小学开展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一)
[]修旧如旧 崇州温江两地联手再造川西唯一集市林盘
我市抓好秋粮收购准备工作
市政协召开首次专题协商座谈会
村民自觉清拆门前违规防波堤
长沙市今年将为特定人群开展240场优惠观影活动
读书沙龙
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
石冲口镇开展禁种铲毒大排查行动 铲除罂粟4260余株
贵溪市白田乡强力措施做好连续降雨防范工作
温岭市统计局积极谋划完成贸易自查工作
我市公布2月份安全生产违法案件信息
开展七项重大行动 全面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雨公山森林公园正加紧建设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西河路社区:开展普法知识学习提升妇女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