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启动健康市民“531”计划 家门口精准治疗慢性病

   (记者 杨学敏)今天(10月18日),苏州市推进医联体建设暨健康市民“531”行动倍增计划正式启动。今后,对于一些常见慢性病,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精准治疗,基层医疗机构,将真正成为老百姓健康的守门人。
  记者从启动仪式现场获悉,计划首先将针对老年人慢阻肺、骨质疏松、儿童哮喘这三种在苏州市民中常见的慢性病,通过建设社区防治站、区域防治指导中心、专科专病医联体,实现对其的精准防控。
  在此之前,市民只能被动管理自己的身体健康。从今以后,医疗资源持续下沉,各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联动,市民不仅能在家门口享受专家级的医疗服务,还可享受到类似于“私人医生”的服务。
  以骨质疏松为例,据统计,全世界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中国有8千万。其中,八十岁的女性绝大多数都患有骨质疏松,一旦骨折极难治愈。
  在“531”倍增计划启动之后,经过前期的组织动员,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通过掌握的信息源,对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评估,一经确认,社区将介入进行指导和治疗,建成苏州市骨质疏松专病数据库,市民还可以转诊到医联体医院进行诊治。
  据了解,至2022年底,全市5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要能够开展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识别和健康管理,从而实现早发现、早治疗,防患于未然。
  这一愿景的实现则要依赖于社区防治站、区域防治指导中心、专科专病医联体。专科专病医联体,简单来说,就是将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成立,目标形成家庭自我管理、社区早期识别、区域慢病防治知道的慢病防治综合干预体系。社区防治站试点则是从苏州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等中评审挑选而来。区域防治指导中心,则经过单位申报和专家评审,从各大医院中挑选而来。
  苏州市卫计委主任谭伟良表示,未来将打造一个在市县社区层面联动的服务模式,形成居家的自我健康管理、社区的早期健康识别和区域性的专家的防治的指导、主要慢病精准的防治体系和有效的服务供给模式。
  据了解,到2020年,苏州将初步建成“慢病更准”、家庭-社区-医院有效协同、卫生与健康资源配置合理的示范性区域疾病防治体系。
  名城快评:“大医院看病难,基层医院吃不饱”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患者即便患个感冒也要扎堆去大医院,看专家门诊,归根到底在于对基层医疗机构不放心。随着苏州持续推进医联体建设以及531倍增计划,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基层医疗水平和人员素质将大大提升。再加上基层医疗机构筛查评估功能和数据库的不断完善,苏州市民将可真正实现早发现、早治疗,并将极大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

北京严查违规销售电动车行为
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学会联合举办“以案说法”劳动法专题讲座
市人社局勤调研补短板进一步改善全市就业服务
临颍县大郭镇举办信访业务培训知识培训班
南湖区举办“红色引领 志在南湖”志愿服务项目创投大赛展评会
苏州启动健康市民“531”计划 家门口精准治疗慢性病
【双节特惠】浓情中秋,欢庆国庆,农行网捷贷为您“贷”来美好生活
临泉县多措并举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传承红色精髓 弘扬革命精神
深圳市出租小汽车乘客失物招领中心荣获“2017年度深圳市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映天红霞》演绎基层干部真人真事
8月湖南省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2%
镇党委委员陈俊贵带队开展岁末年初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园博会 “徐州园”即将开建
泰兴市2017年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拟聘用人员公示(八)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助企融资581亿元
看典型案例,找维权经验
市交通部门组织召开广州市农村公路现状调查宣贯会
长沙货物坐高铁当日可抵京
铜陵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