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和重构创新平台促进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夏益国
整合和重构现有产业创新平台力量,充分利用既有资源禀赋,打造“产业-技术创新”联动的循环生态系统,引领传统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抢占新兴产业发展新高地,成为当前我市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存在的问题:(一)定位不准,规划滞后;(二)协作不力,功能重叠;(三)统筹不足,各自为政。
建议:(一)精准定位,明确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二)整合资源,重构产业创新平台力量;(三)跨界协作,打造产业技术研发体系。
抢抓开放机遇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主动作为
□孟琴
马鞍山作为安徽开放的前沿之地,是安徽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节点。
为加快我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成立领导机构,开展战略决策研究。2.加快通道建设,提升设施联通水平。3.搭建经贸平台,开辟贸易畅通渠道。4.突出示范带头,引导企业“走出去”。5.创新发展机制,营造良好政策环境。6、加强风险防范,维护企业切身利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李德俊
十九大报告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7大战略之一提出,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构想:建议总体布局为“特色小城镇-田园综合体”的“点状式”城乡体系。
建议具体路径为通过规划、布局和统筹建设,形成“小规模聚居、组团式布局、微田园发展、生态化融合”的模式。
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实现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二是坚持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从“产业美”到“发展美”。三是坚持生态修复保护,实现从“环境美”到“生态美”。四是坚持农村人才培育,实现从“一时美”到“持久美”。五是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从“外在美”到“内在美”。六是坚持乡村治理创新,实现从“形态美”到“制度美”。
奋力打造职教名城助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
□陈马牛
我市职业教育经过发展和积累,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基本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高职相衔接、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重的较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是具备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二是毕业生就业持续向好并保持较高水平。三是专业设置愈加贴合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四是依托各类职业院校培训了大批技术人才。
职业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认知存在误区,重学历文凭轻素质技能的观念根深蒂固。二是职业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我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企业需求契合度有差距,职业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多方面需求;三是“双师型”(双职称型、双素质型)教师缺乏。四是校企联合办学的作用未能充分有效发挥。为此建议:
一、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二、创新职业技能培养模式;三、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四、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进一步扩大职教影响力。
关于加快我市智慧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黄英俊
当前,国内智慧产业发展迅速,涉及领域日益广泛,我市应立足自身优势,抢抓机遇,下大气力推动智慧产业加快发展,从产业支撑上筑牢智慧城市创建之基。
一、现有优势
(一)产业优势;(二)应用优势;(三)科研优势;(四)政策优势。
二:存在问题
一是大数据产业尚未形成;二是智慧产业整体技术基础弱;三是围绕核心龙头企业的产业生态体系没有建立;四是服务智慧产业发展的体制创新力度仍需加强。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协调。(二)完善产业政策环境。(三)强化产业顶层设计。(四)培育壮大人力资源。(五)建设高效服务体系。(六)创新投资融资体制。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市场体系拓展我市农业发展空间
□袁敏
一、我市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现状
一是商品市场初具规模。二是现货市场势头良好。三是实体市场改善明显。四是市场主体多元发展。
二、制约我市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的原因
一是经营主体不足。二是市场观念落后。三是体制机制不顺。四是专业人才缺乏。
三、加快我市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合理布局全市现代农业市场基础设施,以农资、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为基础,以农产品流通市场为重点,以陆运、水运、空运等快捷大交通为依托,以大中小不同规模和多元化流通企业为主体,创新流通方式,畅通流通渠道,完善流通网络和制度建设,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农业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一要完善基础设施。二要培育市场主体。三要推进产销衔接。
四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五要加大质监力度。
整合盘活优质资源 引领民营企业创新发展
□董大洋
一、当前马鞍山民营经济现状
一是总量规模不断壮大。二是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三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四是社会贡献持续加大。
二、民营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是高素质创新人才严重短缺。二是缺乏技术创新战略和产品开发战略。
三是能够转化的发明专利拥有率偏低,实用新型专利较少,与现有产品关联度大的不多。
四是民营企业自身创新驱动力不足。
五是由于缺少创新,我市民营企业在近几年明显呈现产品层次被动降低,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很多民营企业选择新产品而不是原有产品创新,导致企业资金和人力资源、市场资源分散低效。
三、几点建议
一是打造适合我市的创新人才战略高地。
二是打造市级重点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三是搭建产学研平台,打造长期、高效的产学研联动机制。
四是打造创新资本集聚高地。
五是打造民营企业家学习平台。
规范管理“小饭桌”解决校外托管大问题
□陈四妹
一、校外托管机构现状一是社会有需求。二是准入无门槛。三是监管无主体。四是权益无保障。五是环境有隐忧。二、规范管理校外托管机构的建
议
校外托管机构的存在,填补了学生校外和家庭监护教育的管理真空,虽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却是很多家长的现实选择,具有社会存在合理性。因此,规范学生托管机构管理,不能“一刀切”,要堵疏结合、标本兼治,促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二是开展全面摸底。三是出台规范文件。四是组织集中整治。五是开展常态监管。
六是探索托管新模式。
加快健康城市建设 提高市民幸福指数
□舒荣宝
健康城市是指城市的人群健康、环境健康与社会健康的有机统一,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形态。2016年开始,马鞍山开启全省首个创建国家健康城市之路。
建设健康城市,我市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
1.健康城市的宣传力度明显不够,群众知晓率不高。2.健康环境建设压力大。3.医疗基础设施及医务人员比例不足。4.智慧医疗服务刚刚起步。
针对我市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市县区一体,统筹规划,营造全域健康环境;二、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健康人群,发展健康文化;三、打造智慧医疗服务新平台,提升健康服务水平;四、做强健康产业,增强健康城市硬实力。
加快创建特色小镇 构建块状经济新业态
□李淼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目前,我市城镇化率66.5%,行政建制镇35个。我市含山昭关、和县香泉、当涂黄池、花山濮塘等乡镇已开始特色小镇建设。但特色小镇属新生事物,由于缺乏可供借鉴的经验,面临较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面目不清”,主要表现为规划定位缺陷。
二是“发育不快”,主要表现为功能松散缺乏。
三是“身体不壮”,主要表现为经营主体缺位。
四是“个头不高”,主要表现为创新集聚缺少。
五是“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要素保障缺失。
目前,我市特色小镇创建还处于探索和初创阶段,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产业定位力求“特而强”。二是小镇功能力求“聚而合”。三是主体带动力求“精而深”。四是创新转化力求“美而实”。五是政策支持力求“活而新”。
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几点建议
□冯建敏
近年来,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逐步得到加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日益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食品抽检合格率不高,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生产经营者在流通、销售等环节的管理台账尚不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县区、乡镇等基层监管机构不健全、力量薄弱,专业人才、设备和经费缺乏,许多生产经营者自身素质不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为此,我们建议:
一、控制生产源头,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管理。二、严把入市关口,控制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三、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四、加强监管能力,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深化供给侧改革 振兴马鞍山实体经济
□孙铭文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马鞍山经济运行总体呈现趋稳向好的特点,在看到积极向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规模总量不大、结构层次较低、创新能力不足、质量效益不高,资源要素约束加剧、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等诸多矛盾依然突出。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必须坚守筑牢实体经济这块基石。
第一,深化供给侧改革,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活力。
第二,聚焦先进制造业,筑牢实体经济发展根基。
第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实体经济强劲引擎。
第四,打好政策“组合拳”,重塑实体经济竞争优势。
第五,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
强化对台经贸交流合作助推我市经济转型发展
□李小兵
近年来,我市将对台合作作为开放发展的主攻方向,搭建了海峡两岸电子信息博览会、海峡两岸节能环保论坛等合作平台,打造了“海峡两岸产业转型转移示范基地”、“海峡两岸节能环保产业合作园”两块“金字招牌”,吸引了一批台资企业落户,两地经贸合作成效显著。目前,全市共引进台资企业200多家,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投资额达260亿元人民币,连续5年在安徽省对台招商引资中排名第一,有力的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发展。但也还面临一些问题:
一是招商引资落地难度加大。
二是引进台资项目小,产业链不突出。
三是对台产业招商的精准度有待提升。
建议:
一、精准做好产业招商。二、提升服务综合水平。三、强化平台支撑。
四、提高人文服务质量。
着眼公平 追求质量 助推集团化办学
□张陈
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走的是一条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名校集团化战略是破解“上好学校难”问题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成效最大的一条路,也是一条具有马鞍山特色的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化、平民化、普及化的成功之路。
一、我市集团化办学存在的不足
(一)学段发展不均衡。
(二)城乡发展不均衡。
(三)民办学校发展监管不够。
(四)私人办学缺少规范。
二、积极助推集团化办学的建议
(一)政府主导,科学规划。
(二)补齐短板,城乡一体。
(三)依法治教,落实规范。
强化城市诗歌文化元素 让诗城名副其实
□沙鸥
近些年来,马鞍山市以诗仙李白为文化品牌,举办了28届诗歌节,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并取得了“诗歌之城”之美誉,设立了国内重要诗歌奖项--李白杯诗歌奖,且在中国诗歌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但仅仅这个平台,与“诗歌之城”远不匹配,还不能真正产生与马鞍山战略性整体发展相契的国际文化影响力。可喜的是在2017年的诗歌节期间,政府已经关注到诗歌文化的重要性,将节庆广场改为诗歌广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为此,我们建议,应充分利用历史文化优势和当下现有资源,综合性立体式打造诗城马鞍山,以提升诗城品牌,扩大马鞍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马鞍山的文化与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契机。
一、营造城市诗歌文化氛围,使城市充满诗意。
二、整理历史文献,使本土诗人的作品重放光彩。
三、大力开展诗歌文化讲座和朗诵活动,提高诗歌文化修养。
四、创建国际诗歌文化研究中心,与国际诗歌文化接轨。
市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专题研讨班举行
市委党校着力打造“红色校园文化”
【二道区】区委主要领导现场调研雕塑作品设置地点及旧城改造长效化管理工作
保护传统村落让乡愁有“乡”可寻
美丽乡村扮靓北郊大地
踏上新征程 开创新局面 展现新作为 作出新贡献
合力共建消费维权新格局
沐浴同一片阳光,我们有不一样的“儿童节
新北区:海外追缴国宝级恐龙化石特展在常州中华恐龙园首度亮相
魏晓明在信访局公开接访时强调
本市召开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电视电话会
不动产登记推出便民措施 受理后市民可短信微信查看流程
淮安地税三项举措做好环保税开征工作
福田区开展首批次应征体检工作 “三级联审”制度确保结果准确公正
张祖广率队到扶隆镇开展扶贫政策宣传活动
安乡道德模范携手志愿者陪伴劳模和困难群众过中秋
2018“公述民评”电视问政启动
修文县“四抓四定”推进河长制工作 编制“一河一策”规划方案
我市完成2017年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专项补助资金清算审核工作
“海淘”多长个心眼!购物小票、快递信息皆有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