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统计局近日发布我市上半年消费品市场分析报告,今年以来,合肥消费市场稳中向好,消费升级拉动显著。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5亿元,同比增长10.2%。
亿元企业拉动凸显
随着我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贸易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全市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今年以来,全市消费品市场总体发展稳定,增速逐季提升。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2%,比一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今年二季度我市零售额同比增长11.7%,比一季度提高3.1个百分点。
这其中,亿元企业拉动效应凸显。上半年,我市零售额超亿元企业共计182家,实现零售额625.06亿元,占我市限上零售额72%。除三家新增企业外,保持增长的有129家,实现增长额89.81亿元。
消费市场中,餐饮消费增长较快,商品零售仍占主导。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理念的提升,大众化餐饮逐渐升温,餐饮消费呈现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餐饮收入165.83亿元,增长13.7%。商品零售额1269.16亿元,增长9.7%,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8.4%。
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分析报告显示,我市今年的消费市场总体稳定,限上23个有零售的商品类别中,增长的有18类,合计实现零售额745.12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11类,合计实现零售额400.76亿元,同比增长15.9%。
从商品用途看,生活类需求商品平稳增长。上半年我市限额以上单位,吃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56.73亿元,同比增长12.5%;穿类商品实现零售额61.04亿元,同比增长10.0%;用类商品实现零售额571亿元,同比增长9.1%。
此外,随着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和有效供给不断增加,部分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速加快。其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实现零售额101.4亿元,同比增长14.6%;通讯器材类实现零售额23.98亿元,同比增长14.6%;体育、娱乐用品类实现零售额9.4亿元,同比增长22.9%。
网上零售快速增长
网上零售保持快速增长。1~6月,全市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85.8亿元,同比增长25.5%。
网上经济风生水起,而实体的百货零售增长也加快。我市十大百货商场上半年实现零售47.5亿元,累计增长15.4%,比去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新能源汽车的拉动,汽车类商品销售增幅回升。上半年,我市限上单位实现汽车类商品零售额246.04亿元,同比增长8.6%,比去年同期提高8.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 ·本报记者苏晓琼·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开展2017年全国“扶贫日”公益募捐活动
助退役军人创业
邮储银行新余分行集中兵力打响宣传主动仗
埇桥区举办城乡规划建设环保管理培训班
市质监局配合巡游车计价器调表工作开局良好
上半年合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2%
黄岩图书馆新馆即将开建
上饶这俩妯娌在公路上撒泼,还暴力袭警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处置出租车群体上访问题
今日午时起高速公路将迎返京高峰 交管部门制定个性化疏导方案
记者调查丨保质期内的牛奶为何变质?
江南春光好踏青
培训会
市领导到精准扶贫联系点作十九大专题学习辅导
10位读者荣获年度“阅读之星” 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67岁
“2018齐鲁阅读季暨新华书店日”启动
清明假期我市最低气温重回零下
衡阳县:4名医务人员对口援疆
厚街又有两所幼儿园通过市一级幼儿园评估
开学第一课小学生执笔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