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证·40年对比:从叶慧英,到邓建军

    从叶慧英,到邓建军
    叶慧英,是我市的老劳模,是常州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她曾以“年年月月一个样,日日夜夜一个样,分分秒秒一个样”的工作,创造了连续16个月织造灯芯绒12.5万米无疵布纪录。
    1978年3月11日,本报曾在头版头条报道叶慧英的事迹。当时,她是常州棉织十一厂的布机值车工。
    改革开放,激发了我市广大职工的积极性。40年来,全市走出一大批市级、省级甚至全国劳模。他们或在车间里兢兢业业,埋头苦干;或在斗室里悉心钻研,攻克科技难关;或在柜台前悉心服务,在课堂上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在他们身上,努力拼搏、任劳任怨、极具责任感的优良品质时时闪烁着光芒。
    当年,叶慧英努力做“机器的主人”,创造了连续16个月织造灯芯绒12.5万米无疵布纪录。这是1978年3月的一天,她正在悉心倾听和分辨机械运转的声音。 徐远荣 摄
     邓建军的劳模精神赋予了创新创造的新内涵。他在进行技术攻关的同时,还重视技能和“工匠精神”的传、帮、带。这是邓建军在与工作室的同事商量技术改进。 魏作洪 摄
随着时代发展,劳模精神也被赋予“创新创造”的新内涵。
    1992年,23岁的邓建军被评为常州市劳动模范。向洋设备开刀,攻克世界级行业共性技术难题——稳定控制牛仔布预缩率……邓建军成为中国“知识型产业工人”的领跑者,书写了一个“东方工匠”的传奇。
    培育“工匠精神”,离不开劳模“传帮带”。从1988年组建“电子组”、1999年正式命名为“邓建军科研组”,到2009年建成“邓建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再到2012年“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揭牌,直到如今成为省级和国家级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30年来,邓建军和他的工作室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重大技术难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电气维修技术人才。
    现在,劳模创新工作室已分布我市各行各业的重点企业、重点单位,逐渐成为行业、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基层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
    记者了解到,我市至今已培养出市级以上劳模3298名,其中全国劳模78名、省部级劳模1290名、市级劳模1930名;市级以上工匠26名,其中“大国工匠”1名、“中国质量工匠”2名、“中国纺织大工匠”2名、“大国非遗工匠”2名、“江苏大工匠”3名、“江苏工匠”6名、“龙城工匠”10名。工匠数量在全省位居首位。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连续4年位居全省第一。
    “钻、精、韧”的劳模文化与“专、精、创”的工匠精神,正在成为我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源泉。 庄奕
    来源:常州日报

章松率队督查大观区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
全市商务工作会议昨日召开以大商务的大成效 力推全市经济建设大发展
回龙圩管理区中心派出所破获系列盗窃摩托车汽油案
“海e行智慧版”App在舟山上线
世茂悦海工地起火,无人员伤亡
图证·40年对比:从叶慧英,到邓建军
未来十天,常州将持续晴热高温,最高可达37℃!
宝安“税务娘子军”分享经验
营口港务集团债权违约尘埃落定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电影《为你写诗》10.26上映 从歌手到导演吴克群“惊喜不断”
“创 文"让这条百年老街——天桥街换新颜
施桥船闸年通过量超3亿吨再创全国内河船闸运行纪录
港城海上CBD将打造服务业新高地
2018快乐阳光第14届童歌赛张家界赛区选拔赛举行
癞蛤蟆、喷嚏、蹉跎 这些字你现在还会写吗?
市财政局兑现市级生猪储备资金
江阳区邻玉街道村民受灾 消防官兵紧急驰援
“摩羯”要来青岛? 市气象台:局部阵雨总体影响不大
九九重阳节 暖暖老人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