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徽州区杨村乡山口村积极探索创新产业精准帮扶模式,选准受益面大、有市场的特色产业,开展“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精准滴灌,真正让产业扶贫精准到户,让贫困户稳定脱贫、永久脱贫。
山口村地处徽州区北部、杨村乡东部,是省级贫困村,全村有农户493户1574人,辖5个自然村,9个村民组。“山口村耕地少,只有180亩,林地多,过去剩余劳动力多以外出劳务经济为主,所以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2014年时不足5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70户149人。”7月12日,记者在山口村采访时,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方平介绍说。
自2014年扶贫攻坚战役全面打响以来,山口村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山区特色资源,采取长短期相结合,突出造血功能,全力打造以茶叶为主导,香榧、油茶等为辅的多种特色产业模式,逐步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发展产业实现稳定脱贫。同时,将所有贫困户按所属地理位置、贫困属性和贫困成因进行细化分类,精准施策,变“输血”为“造血”,共安排产业到户项目10余个,到户资金30余万元,助力贫困户发展产业。
“2016年,我们引进了新的香榧品种,建设村集体产业扶贫香榧苗圃基地,并按照‘公司+贫困户’模式进行分成,确保贫困户不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平告诉记者。
同时,村里还依托致富带头人鲍国财的桃源农林开发公司技术优势,购买了2100株2+3香榧幼苗免费发放给村里有种植意愿的贫困户,带动40多农户、14户贫困户走上致富道路;充分发挥帮扶单位区林业局的资源优势,发展贫困户种植油茶200亩;与区浪漫红文化旅游公司合作,向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无偿派送皖南花猪(悠悠猪)苗,并签订回购合同,帮助贫困户增收。
“现在我家里不仅有茶叶,还有油茶、香榧和花猪,收入挺不错。这几天我还在村里的茶园步道工地干活,一天也能挣不少钱。”69岁的村民周爱琴对记者说。因为儿子智力残疾、老伴体弱多病,周爱琴一家2014年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这几年的精准帮扶,周爱琴一家去年收入超过2万元,顺利脱贫。
5年精准脱贫路,山口村实现了产业多元化发展。据统计,2017年,山口村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最高的达2.4万元,精准脱贫成效明显;村集体经济达到92.37万元,其中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7.75万元,顺利完成村出列户脱贫目标。
80、90后离婚数已近总数六成,武进一对年轻人反复结离10多次
一位大学教师教师节感悟:00后面前,讲课不能靠混
楼盘乱配套商业被叫停
蜀山区59条道路启动老旧排水管涵改造
鞍山气温骤降 带火各种御寒消费
山口村:产业扶贫 精准到户
滨州市首届军警民联谊(秋季)篮球友谊赛开赛
市社科联党组会开到贫困村
普及金融知识 营造良好金融服务氛围 中国人寿雅安市分公司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集中宣传活动
蓬安: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绿色生态主题功能区”
十堰市免费给50名聋人配助听器 报名截至6月15日
数安汇公司参加“中共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委员会2017年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
送去问候祝福 叮嘱再立新功
江门中院对一恶势力犯罪集团作出终审裁定
湘乡自创花鼓戏入选省艺术节展演剧目
温州全民健康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出炉
下城:资深“摩丝”为偶像斥资建馆
2018年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数学竞赛举行
深圳市坪山区调研组在陆河调研时表示 加大对口帮扶力度
我市图书漂流文化驿站突破2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