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中国初期到如今,沈阳建造了数千座锅炉房,不同时期的锅炉房也打上了沈阳计划经济和工业时代的发展烙印。随着大气治理和城市集中供暖改造的持续推进,老旧锅炉房似乎渐渐变成了城市的“闲置资源”,甚至是“包袱”。
城市的“历史的资源”,如何避免成为“历史的负担”?“城市包袱”如何转化为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动能”?5月27日,刘鸿典建筑博物馆沈阳城市复兴之锅炉房计划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刘鸿典建筑博物馆,坐落在海口街旁的一座老旧锅炉房内,而这座“不起眼”的老旧锅炉房的涅槃重生,正得益于“蓝天工程”政策的推出。和这座城市数以几千计的小锅炉房相类似,这座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只有300余平方米的小锅炉房,也成了沈阳这座有着浓厚计划经济和工业色彩的城市记忆的一个缩影。
活动现场举行了“重新供暖”的主题展览,通过“锅炉房计划”展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优秀案例。专家学者们围绕如何让沈阳的一座座老旧锅炉房“重新供暖”,通过保护利用老旧建筑、老旧厂房、老旧锅炉房,拓展文创产业、成为文创城市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和论述。
学者们认为,将新元素充填到旧建筑、旧空间中能够激发新功能,也有机会使城市的老街道、老社区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些分散在城市中的数以千计的老旧锅炉房,将有希望成为沈阳城市复兴的“小发动机”。过去,它们向市民提供体感上的温度,今天和将来,它们将源源不断地提供精神上更多的温度。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王彩丽
长沙首例西气东输忠武输气管道迁改工程完工 地铁3号线又攻克“拦路虎”
政协第五届汉中市委员会副主席马大勇同志简介
超千套公寓即将入市,你想投资吗? 租金回报率高于住宅,但存在多项短板
岳塘区四举措助推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
四大领域打赢节能降耗攻坚战 一批节能产品将亮相节能宣传周
从前它们为你暖住房 现在它们为你暖心房
10年前武汉专家为她做心理干预 如今她成心理学硕士
亳芜园区召开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暨“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研讨会
红桥区全力推进社区居委会服务设施提升改造工作
海南省首期小客车增量指标配置结果出炉
北绕城阅海大桥加固维修
洛溪大桥拓宽工程动工
日本友人拜谒楚霸王项羽墓
科技部主办的全国性赛事 扬州首成该赛事承办地之一
我市离退休干部学习贯彻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
邹城市供水水质净化消毒设施普查暨卫生管理培训会议召开
一座城一个梦 我们在行动
聊城:携手共建文明城 青春在志愿服务中闪光
禅城7家幼儿园启动“警家校”护畅
中州东路街景提升启动魅力老城将再添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