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陈曦
近日,有媒体爆料,在网上搜索“代写简历”,发现很多机构做着帮人简历造假、蒙混过关的生意,有的商家还理直气壮地声称“企业的招聘信息存在造假,为何我们不能用假简历?”记者联系了某代写公司,客服称不仅提供代写简历服务,还可帮忙联系制作学历、学位、从业资格证书,每张价格也仅为两三百元,甚至会发送“防背景调查指南”给客户,教客户应对用人单位的调查。
对求职者而言,总希望自己的简历能让招聘官“眼前一亮”,增加被录用的机率;当自己真实的学习与工作经历说服力不够强时,有人难免会动歪脑筋,想要将朴素的简历“润色”一番,甚至人为制造“亮点”。抱有类似想法的人越多,对于简历照假的需求就旺盛,而有些商家正是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愿意收费助求职者“一臂之力”,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造假经济的繁荣。面对道德上的谴责之声,帮人造假的商家不仅自个“心大得很”,还会开导、安慰犹豫不决、忐忑不安的客户,“用人单位不仁,我们也不义”,而提供全方面的售后服务,帮客户出谋划策,也是商家的拿手好戏。
众所周知,平时随口撒个谎,都需要用更多的谎言来掩饰;而简历上的造假,则是一种“白纸黑字”式的存在,如果招聘官就某一“亮点”追问起来,求职者要想从容应对,恐怕得有极高的心理素质及超强的逻辑应对能力,才能把假的说得更像真的。万一哪一方面露出了马脚,无法自圆其说,或是某个细节回答不上来,支支吾吾,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恐怕都没有机会进入下一轮面试。即便求职者侥幸碰上了不那么精明的招聘官,而对方也轻信了简历上那些被吹得天花乱坠的经历,以及网上买来的假证书,那么求职者在顺利入职之后,就能过得风生水起么?并非如此,如果不能胜任工作,最终还是难逃被解聘的结局;就算能马马虎虎地应对,若哪天“东窗事发”,造假的事儿被揭露了,也不得不走人。
我国《劳动合同法》一方面规定了,“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而另一方面也指出,“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该劳动合同无效。”简言之,劳动者求职时一定要“诚实守信”,别侵犯了用人单位的知情权。如果因简历造假导致用人单位做出了错误的录用决定,那么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不必提前通知,也无须付补偿金;更进一步说,用人单位因劳动者的欺诈行为而遭受损失,如有确切证据证明可要求赔偿,法律也是予以支持的。到时候,当事人就必须为自己愚蠢而又违法的行为埋单。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会对入围的求职者进行全面、专业的背景调查;而在这种“正经”的调查面前,所谓的“防背景调查指南”战斗指数弱得可怜,几乎可忽略不计。据悉,招聘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在调查求职者先前工作情况时,一般不会采用对方提供的联系人及电话,而是直接联系前公司的人力部门或业务部负责人;而大型企业甚至会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查清劳动者在前公司的报到日期、离职日期、工作职位、月薪奖金、上司下属、离职原因,以及是否有法律纠纷等,任何的失信行为,都会被记录在案,成为“一票否决”的依据。而求职者一旦在行业圈子内被定义为“失信者”,将很难在其中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即使被迫转行,也会背负着污点。
在当前供过于求的人才市场上,求职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再难,也当守住诚信的底线,弄虚作假,终有一天会自食其果。而那些提供简历造假服务的商家,有多少同时在干着制售假证的灰色生意?对此,无论是网络平台方,还是政府监管部门,都不能置若罔闻,必须让违法违规者付出代价。
在当前供过于求的人才市场上,求职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再难,也当守住诚信的底线,弄虚作假,终有一天会自食其果。
柘城县安平镇“星级评选”激励贫困户加油干
婚期在即!日照这家酒店却不办婚宴了?
安居区春耕生产掀热潮
孙志刚谌贻琴会见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一行
大埔乡贤投资种植10万株毛冬青
假简历就是职业生涯的“定时炸弹”
康代四调研株洲市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图)
市安监局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活动
百色芒果风情园桃花盛开红似火
商水县产业集聚区组织爱心企业慰问贫困户
三亚质监局召开全市锅炉行业安全工作会议
百团添万绿 助力“两美”嘉兴建设
福隆小学“家警校”护畅护幼服务正式启动
梁溪区斥资60亿元疏通地下管网消除断头浜
滇池度假区120多名爱心人士无偿献血
尊法守法 携手筑梦
第二届“东北袜业”杯创新创业大赛掀“双创”热潮
中暑和肠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时节避免长期高温作业 把好病从口入关
张彤出席全市县处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专题学习会
小伙突然发病 车长热心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