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合“校企联姻”推动“产教相融”


   沙溪理工学校汽修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训练。(资料图片)本报记者文波摄
   中山中专职业技能比赛展示。(资料图片)本报记者文波摄
   中山技师学院的学生在备战世界技能大赛。(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文波 摄
   发展离不开人才,这是所有人的共识。近年来,中山在人才培养方面不遗余力,“引智”这个概念在“3·28”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洽谈会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中山也大力加强了本土人才的培养。
   目前中山市域内有1所应用型高校——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还有3 所高等职业院校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其中省一流高职院2所,高职院校在校生2.4万人。中山还有中等职业学校10所,其中国家示范校1所,其它7所都是省重点以上学校,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3 万人。这些学校都在为中山的产业经济生产最关键的产品——技能人才。如何更好地做好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我市的职业学校和高校都在不断地调整方向,努力为社会生产最需要的人才。
   中高职教育发展瞄准产业需求“双精准”
   3月15日,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在副市长徐小莉的陪同下,到中山调研职业教育发展情况。他参观了中德合作(中山)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沙溪理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等,并与校企合作的学校、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他认为,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且在校企精准对接、专业对接产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他鼓励中山职业教育发展要瞄准产业需求,做好精准对接。统筹镇(区)中职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2016年6月30日,市政府召开全市统筹镇区中职学校动员会,8所原镇(区)办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行市级管理,理顺了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体制,为下一步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市是较早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城市。2016年8月,我市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市,2017年6月顺利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中期检查。我市以市政府办公室的名义出台文件,支持现代学徒制试点,每培养1名学徒市财政对企业和学校各补贴2000元。2015年以来,市财政投入400多万元,用于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中高职一体化发展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2016年10月, 我市出台了《中山市中高职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由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分别牵头,与中职学校组建3个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内高职和中职学校探索实行 “四个一体化”(招生、培养、培训、师资)建设。在省教育厅大力支持下,2017学年已通过中高职对接招生1000多人,2018 学年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还将与中山中专合作,开展学前教育专业五年贯通培养试点。
   2016年12月31日,市政府出台了 《中山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暂行)》(中府办[2016)62号),文件规范了校企合作的主体、程序、内容和方法,促进了中山中专与联想集团、三乡理工学校与大信信轩酒家等校企合作项目落地,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进行了有益探索。
   积极建设一流高职院校 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2016年11月, 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和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我市落实了市财政建设资金,按照建设方案要求,进行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能力建设, 推进关键领域综合改革。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中山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建成大涌红木家居学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加强 “实训校区”建设,并与企业合作建设了讯方学院、咀香园健康食品学院和百度百捷互联网学院。今年8月,两所高职院校都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职业院校。
   我市大力引进德国的职业资格体系,成立中山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中德合作(中山)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近两年,我市还大力推进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积极推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与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英戈尔斯塔特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办学项目,积极推进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瑞土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合作项目建设,争取今年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开始招生。
   今后中山拟实施职教“六大工程”
   市教体局表示,下一阶段,将以“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为主题主线,启动中山市职业教育新一轮改革。今年我市将根据省教育厅推进职业教育“双精准”工作部署,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关于优化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精准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计划实施好六大工程。
   实施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工程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组团式发展战略,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新一轮布局调整。将薄弱中职学校合并,全市中等职业学校调整到6所,每1所服务一个经济组团,大幅度提高职业教育的规模效益。根据学校服务的产业和学校定位,对中职学校重新命名,推进学校专业化、差异化发展。比如,沙溪理工学校与港口理工学校合并,改名为“中山市轻工业学校”。
   实施职业学校专业结构优化工程
   按照“产业链对接专业群”的原则,调整专业设置,增设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精密制造、装备制造等产业急需专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关专业,坚决淘汰与主导产业关联度不大的专业,专业退出率争取达到1/5,专业更新率争取超过1/3。在6个首批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加大市级财政投入力度,建设20个中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双精准”示范专业,争取每所中职学校都建设2个以上省、市级“双精准”示范专业。
   实施中职学校提质扩容工程
   2018年起,逐步赎买原镇(区)属中等职业学校固定资产,制定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列出项目清单和经费预算,争取2019年能开工建设一批宿舍、饭堂、实训楼等使每所学校都达到 《广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申报条件》(暂行)的硬件要求,不断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实施校企合作提质增效工程
   今年将根据 《广东省职业教育条例》,修改《中山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暂行办法》,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圆桌会议制度,学校、企业、行业和政府平等协商解决校企合作中遇到的难题;探索在中职学校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机构;继续推广现代学徒制,重点放在推进现代学徒制在中山本土化、营理上规范化和操作上程序化。不断提升我市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实施中高职一体化发展工程
   加快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建立中职-高职-本科的职业教育体系,探索中职直接升入本科。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探索在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设立高职部,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展五年一贯制大专层次人才培养。适应中山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适当增加中职升学比例,争取五年贯通培养的学生达到应届毕业生的35%以上。继续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四大抓手”招生、培养、培训、师资)建设。
   实施职业教育匠师培养工程
   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改革专业课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强化对教师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实施“岐江匠师行动计划”,选派各专业骨干教师到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轮训。
   以应用型高校之“芯”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2017年11月,全国渔船用液化天然气燃料存储装置技术条件标准编制工作会议暨中国清洁能源渔船科技创新产业联盟筹备会在中山召开。会上,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科研团队协助中山市蓝水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编制和制定“自控与安保系统国家标准”,项目组负责人就是电子科大中山学院的教师孟庆元。这类与企业深度合作,为企业迅速带来经济效益的案例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不断涌现。学校很大一部分教师具有良好的技术攻关能力,但产品产业化、市场化能力欠缺。而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虽具有市场化和产业化能力,但缺乏高水平的技术研发人才,双方整合人才资源,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就能产生 “1+1>2”的效果。
   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中山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简称 “产研院”)有关。产研院作为中山市的重点项目,由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主导建设。作为学校各科研团队和重大项目的载体,产研院集产业共性技术及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五大功能为一体。成立一年多来,产研院已与4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引入企业科研项目30多项,为合作企业带来近亿元的新增产值。
   今年,产研院组建了“中山市智能技术与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由学校与企业联合共建的广东省基因与蛋白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省市级认定。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院长徐建华表示,学校定位和目标是建设成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两大使命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学校注重以科研带动人才培养,凸显和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
   要留住人才首先保障随迁子女入学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随迁子女入学问题,近年来,全市年均投入近百亿元,用于教育民生领域,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实现了长足发展,较好地保障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2017学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40.5万人,其中随迁子女24.8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61.2%(其中11.7万人在公办学校就读)。
   市教体局表示,下一步工作计划首先要加快公办中小学建设。2018年,全市计划推进40所公办中小学建设,其中新建学校10所,全部项目完工后可增加公办学位3.3万个。该项工作已经列入了市政府十项民生事实和市人大1号议案,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推进以上40所学校的建设项目,确保如期建成,有效应对当前入学高峰挑战。在加快公办中小学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挖掘现有公办学校的资源,不断扩大公办学位供给,并要继续实行积分入学、购买民办学位等措施,力争2018年我市“两为主”达到50%以上,使更多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能够入读公办学校,或者享受到政府购买服务的优惠。
市委宣讲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报告会在固镇举行
游河乡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持续高质量打好转型发展攻坚硬仗
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孟津县白鹤镇党员思想与行动并行
撮合“校企联姻”推动“产教相融”
浓情心系环卫工粥果飘香过腊八
“东北的冰雪远比你想象的好”
小雨、大风、降温,接下来几天要穿秋裤了 新一波冷空气今日“到货”
[双创双修]景德镇景东大道靓丽新景美如画
扬大牵手润生"修复水质"为河道治理提供可行性方案
轻信“快速办理居住证” 十多人被忽悠3万余元
渭南“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现场传授市民打假常识
市公积金中心组织个人网厅自助办理业务上线培训
揭秘:霍金第一次来华首站访中科大!| 合肥早新闻
西安市自贸试验区建设推进会召开我市承担的127项试点任务已完成77项
省厅检查组到我局指导检查工作(图文)
市体育局机关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秋露”健康扶贫项目启动已有96人获救助金61万元
我市2017年为3000多人提供面对面职业指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