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三个亿元以上重大养老项目

  记者从民政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各地在“项目突破年”活动中,已谋划民政养老项目17个,签约养老项目3个,开工3个亿元以上重大养老项目。与此同时,还通过“整改一批、搬迁一批、许可一批”的方式对原有公办、民办养老机构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提升108所乡镇敬老院、36家已建养老机构,养老事业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目前,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55.54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7.4%,常住老年人口为57.27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1.3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口老龄化压力日渐凸显。现有养老机构155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94家,民办养老机构61家(含公建民营),拥有各类养老床位1.79万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32.2张。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发展工作,把满足广大老年群众多方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养老补短板作为全市民生四大补短板工程之一,统筹部署,统筹推进。全市各级民政部门从资金保障、产业项目、医养结合、人才队伍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全力推进养老事业发展。今年年初,市民政局、市城乡规划局转发了《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推进编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工作的通知》,要求县(市、区)做好提高认识、加强配合、落实成果运用等工作。目前,8个县(市、区)已完成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编制。在城市总体规划方面,按照人均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将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列入《南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0年)》,其中建阳区人均用地面积达到0.43平方米,延平区达到0.8平方米。社区养老用房配建方面,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提高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标准,城市新建住宅区按建筑面积无偿提供2‰的社区管理活动用房和2‰的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农村社区按照建筑面积无偿提供3‰的综合服务用房,并要求做到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去年以来,全市共新增养老用地10宗、面积116亩。
养老项目是推进养老事业长足发展的重要支撑。各地充分发挥生态、气候、旅游、文化等资源优势,打好生态养老、休闲养老、旅居养老、健康养老等特色品牌,引导养老产业与医疗、保险、教育、健康、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我市依托武夷山世界双遗产、朱子文化、武夷茶文化、太极文化等文化底蕴,计划从2018年到2020年投入78亿元建设780个养老项目。同时,开发建设一批生态养生养老项目,总投资将达25.43亿元。我市还积极扶持养老机构发展,开工建设邵武康馨园、松溪生态养老康复中心等一批特色养老项目,打造“候鸟式”养老、旅居养老、养生养老、休闲养老目的地。鼓励和支持养老企业规模化、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做大做强。目前,已积极引进和培育百龄帮康养产业集团、广州养老服务产业协会等优质养老团队到我市承接、运营社会福利中心、乡镇敬老院等养老机构。市里还对采取公建民营方式运营的社会福利中心给予扶持,目前全市已有4个社会福利中心、32家敬老院实现公建民营。
转载链接:

我市收听收看全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
美丽乡村渐入画
广深港高铁9月23日正式通车
延安市卫生监督所2018年上半年双随机一公开国家抽检结果公示
宁德(漳湾)临港工业区冶金产业园搬迁安置房完成11层主楼单体工程竣工验收
开工三个亿元以上重大养老项目
【要闻快讯】如何做好英德文化体育发展工作?英德组团到白云区“取经”.......(四则)
村干部快板宣讲“八八战略”
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下沙社区开展节前消防安全综合整治
零距离体验“复兴号”
马鞍山市消保委发布暑期消费警示
及时遏制“明租实售”十分必要
内江经开区“四个抓手”促进工业企业复工复产
我市举办鲁长城莱芜段考古调查与发现专题讲座
今年全省本一批次将招生69321人 投档线9点公布
迎江区开展“爱耳日”公益活动
博望区博望镇入选“2018年全国千强镇”
情系家乡教育 捐资助学暖人心
被淘汰后对郭德纲说走着瞧 这对博士夫妻触了众怒
蓝绍敏:提升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水平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