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由太和医院心内科一病区王崇全主任牵头,在超声科、麻醉科和介入放射科的密切配合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鹤教授指导下,心内一病区顺利完成了该院第一例左心耳封堵术。
实施该手术的这名患者有30余年心房颤动病史,曾先后2次罹患脑栓塞,需长期服用抗凝、调脂、抗心律失常药物,不仅花费高,而且再发脑梗塞的可能性大,无法平衡凝血与出血,长期饱受疾病折磨。
该患者在太和医院心内一病区求医后,专家们经过分析,决定为其实施左心耳封堵术。这项新技术开展后,术后患者将无需长期口服抗凝药,既可有效减少再发卒中危险,又避免了抗凝药可能导致的严重出血并发症,同时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的负担。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房颤时会出现心悸,病人能感觉到心跳明显加快,心脏跳动节奏也很不规律,快速而混乱的心跳对于心脏来说是一种致命的负担,可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随着年龄增长,房颤发生率会逐渐增高,它也会诱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导致脑部损害,引起机体运动、感觉等功能障碍。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约有房颤患者 800-1000 万人,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缺血性脑卒中,在房颤患者当中,卒中发生率高达13%-24%,若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更是高达30%。
房颤所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更为严重,研究数据显示,房颤卒中相比于一般卒中的致死率要高出一倍,复发率高出近 50%。原因是在正常情况下,心脏左心耳会随着心脏的搏动规律进行规则性收缩和舒张,血流则顺畅地在舒张期进入左心耳这个 小口袋 里,收缩期又被挤出去,不会形成血栓。而房颤病人由于左心耳内褶皱很多,房颤时左心耳内血流又非常慢,极易在左心耳形成血栓。
以往用传统药物保守治疗,降脂、降压、抗心律失常、抗凝药,房颤病人每天都 一样不能少 ,而平衡好出血、凝血更是不容易。我国于 2014 年引进 左心耳封堵术 该项新技术,这项技术是在微创下植入左心耳封堵器,封闭左心耳减少血栓形成及脱落。患者术后无需长期口服抗凝药,既可减少卒中危险,又避免了抗凝药可能导致的严重出血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健康,也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负担。(通讯员 李玉)
怀远县双桥市场所开展液化石油气站检查
南充城建|航空港大道 春节前完成全路段改造
合肥1312套“绿色公租房”公开配租
宁乡市公客局查处客运市场违规经营行为35起
爱是6月明媚的阳光——高考首日见闻
太和医院成功开展该院首例左心耳封堵术为房颤合并复发性脑中风患者心脏撑起一把伞
宋文豹到西陵调研城市建设管理 以供给侧思维补齐发展短板
市经开区打好“动力变革”牌增强发展后劲
日照市第二届电视童博会今天在市会展中心举办
永定区林业局积极开展“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
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2017年全市审计工作得到市政府领导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定兴县与美国新硅谷离岸孵化中心签约开展战略合作 并与加州丹维尔市签署发展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备忘录
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横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番禺区加紧建设餐厨垃圾处理站,深化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工作
为创城添彩 志愿服务中青春最飞扬
茂名开展危险废物执法检查行动
李晖到零陵区督查环保整改等重点工作
市民申请因病提前退休 4月30日前上交材料
德化古村落承泽村:雨中绿意盎然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