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着力打造一批超500亿元乃至超1000亿元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广青热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甬金冷轧项目今年6月动工;首期第一批130万千瓦的4个海上风电项目基本具备风机吊装施工条件;明阳叶片、粤水电装备制造、水电四局(三峡合作)装备制造等3个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建成;“中国调味品之都”今年7月落户阳西园区;广东拓必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款刀产品包装获得德国产品包装if设计金奖;阳江核电第5号机组具备商运条件……
  近段时间,我市高端不锈钢、海上风电、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五金刀剪、电力能源等产业集群捷报频传,产业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
  今年7月召开的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准确把握新方位新任务,进一步明确提出,我市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关于“一核一带一区”战略部署,着力打造一批超500亿元乃至超1000亿元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具有阳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争当广东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以新担当新作为,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贡献。
  ■产业发展定位
  构建具有阳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我市要对标“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部署,以更大力度发展沿海产业,在构建特色产业体系上求突破。坚持内生发展、向海发展、加快发展,以大海陵湾沿海经济带为扩大开放的主平台和经济发展主战场,立足我市资源禀赋,将沿海临港工业作为主攻方向,抓重点、促转型、补短板、强动力,加快构建具有阳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一批年产值超500亿元乃至超1000亿元的沿海临港产业集群。
  ——积极推进不锈钢热轧冷轧项目建设,形成国内最大的高端不锈钢生产聚集区,大力发展五金刀剪、不锈钢制品、餐厨用品、紧固件等下游产业,力争将高端不锈钢全产业链条打造成为我市首个千亿产业集群。
  ——以风电核电为重点大力发展电力能源产业,加快推进三峡新能源等海上风电建设,谋划推动阳江核电7、8号机组建设,同时推进水电、火电、气电等项目建设,力争全市装机容量到2020年达2000万千瓦、2030年达3000万千瓦,不断巩固阳江国家新能源基地地位。
  ——以风电装备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风电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运维安装、检测验证等全产业链,将广东(阳江)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成年产值超千亿元、国内产业链最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基地。
  ——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积极培育和壮大厨邦、卡夫亨氏、喜之郎等龙头企业,促进农海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建设国内最大的调味品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和生态旅游业,推进旅游业与农业、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积极发展现代海洋渔业,突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外海远洋渔业和休闲渔业,培育发展农海产品深加工和冷链物流,进一步擦亮“南海渔都”品牌。
  ——积极扶持钢铁、服装、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做大做强,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以前瞻思维布局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等“蓝色产业”和储能、新材料、3d打印、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未来产业,努力抢占发展先机。
  ■产业发展成效
  重点产业加快集聚发展势头良好
  近年来,特别是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以海兴市、绿色发展”战略以来,我市着力推动阳江拥海发展、依海而兴,沿海一批影响深远的重大项目相继建成,高端不锈钢、风电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集群加快集聚,在全省快速兴起,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在高端不锈钢产业方面,我市重点将高端不锈钢产业打造成年产值超1000亿元产业集群,全力建设中国(阳江)高端不锈钢产业基地,目前已形成以广东广青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世纪青山镍业有限公司、阳江翌川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不锈钢产业集聚,建成了年产200万吨300系列高端不锈钢生产基地,是国内最大的高端不锈钢生产集聚区之一,是广东省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令人振奋的是,目前广青热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今年6月甬金冷轧项目也正式动工,热轧冷轧关键环节已经打通,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新引进宏旺冷轧等26个总投资52.5亿元的不锈钢项目。
  在海上风电产业方面,我市海上风电开发总规划装机容量达1000万千瓦,目前首期近海浅水区300万千瓦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12月,首期第一批共130万千瓦粤电沙扒项目、三峡新能源沙扒项目、中广核南鹏岛项目、中节能南鹏岛项目先后进行了海上打桩施工;三峡新能源阳西沙扒二期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于2018年8月21日取得核准。这标志着我市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正驶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在先进装备制造业方面,已规划建设了面积7.4平方公里的广东(阳江)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总投资41亿元的基础设施项目正在扎实推进。总投资26.1亿元的4个落地建设的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已有水电四局(三峡合作)装备制造、粤水电装备制造、明阳风机叶片等3个项目建成。明阳整机项目正在推进,11个签约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在加快前期工作。另外,在珠江西岸产业带政策的带动下,引进了新兴铸管、英格电气等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国浩刀剪机械、金鹏针织、凌霄泵业等传统装备产业也快速发展,并配套发展了模具、精密铸造、电机设备制造等企业,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其中,凌霄泵业成为粤西首家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
  在食品加工产业方面,今年7月“中国调味品之都”落户阳西县,国联海洋食品水产品加工、漠阳花食用油等项目投产,卡夫亨氏食品、和鲜食品、美味鲜等项目推进顺利,新引进御膳厨调味品、唐盛粮油、百富食品饮料等13个总投资30.4亿元的食品项目。其中,阳西县食品加工行业近年来迅猛发展,目前正以调味品龙头企业矩阵为引擎,5年内力争实现年产350万吨调味品、年产值300亿元、年纳税达20亿元,打造成为世界级调味品生产基地。
  在电力能源方面,近几年来,我市致力于打造国家新能源基地和广东省重要电力基地,核电、火电、水电、风电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并驾齐驱,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市电力能源累计完成投资约1000亿元,建成投产电力能源装机容量约917万千瓦,2017年实现上网电量432亿千瓦时,产值约241.6亿元。先后建成投产了阳江核电站1、2、3、4、5号机组;广东华夏阳西电厂1、2、3、4号机组;海陵岛飞鹅岭、阳西县龙高山等9个陆上风电场;阳春河口、阳东区大沟等10多个光伏电站。目前,在建的能源项目还有阳春抽水蓄能电站、阳江核电站6号机组、阳西电厂5、6号机组等10多个。
  在五金刀剪产业方面,近年来,阳江作为“中国刀剪之都”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刀博会”品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国家刀剪质检中心”落户阳江。阳江的五金刀剪企业大步向国际迈进,如十八子发展到现在拥有8家子公司的集团公司,鸿丰小刀从小作坊成长为“中国小刀中心”……在加快发展的同时,阳江五金刀剪企业也在不断创新,着力提升产品的质量和设计,形成了更加多元化、产业链更完整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中,拓必拓公司的一款刀产品包装荣获德国产品包装if设计金奖,该公司高端户外刀“ kizer”平均售价达 150 美元 / 把,成功打入国际高端五金刀剪产品市场。截至2017年底,全市五金刀剪产业总产值555.5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8.1%,增加值112.92亿元。产量约占全国的70%,出口量约占全国的85%。
  此外,随着江湛高铁的开通,我市滨海旅游业、生态旅游业、现代渔业以及钢铁、服装、建材等新兴产业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产业发展优势
  加快产业发展有基础有条件
  加快产业集群发展,争当广东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排头兵,阳江有基础有条件。阳江海洋资源丰富、发展腹地广阔,海是阳江发展最核心的资源和最重要的优势。并且,我市具有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广阔、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美、政务环境优越、产业发展政策红利多等发展优势。
  区位优势明显。阳江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城市群之间,毗邻海南自贸区,是广东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支点。享受“珠中江+阳江”经济圈、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北部湾城市群建设优惠政策。
  发展空间广阔。阳江土地资源丰富,全市建设用地总面积565平方公里,有可开发为耕地的后备土地达600平方公里,4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建设面积70.8平方公里,土地开发强度低,阳江高新区正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区内建有珠海阳江共建园区,为先进装备制造业和不锈钢产业提供广阔空间。
  交通发达便利。高速公路方面,初步构建“两纵三横”高速公路主干网,加快推进沈海高速“四改八”扩建、汕湛高速、中山至阳春高速公路(开平至阳春段)和广东滨海公路(沿海景观路)阳江段建设,打造城市快速交通体系;铁路方面,建成三茂铁路、阳阳铁路和南山铁路,江湛高铁于今年7月1日通车;港口方面,阳江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是粤西中部和内陆地区出海门户,有9个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规划建设31个10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航空方面,阳江合山机场改扩建即将完工,积极谋划阳江运输机场。
  生态环境优美。阳江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一级标准,位居全国空气质量最佳城市之列。目前,阳江正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面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建设国内外知名旅游休闲目的地。
  政务环境优越。阳江着力打造“廉洁、高效、便捷”政务环境,全面深化“放服”改革,深入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商事登记改革,推行“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在省内率先成立工商局登记注册局,开辟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
  产业发展政策红利多。厂房扩建有补贴,人才引进有激励,设备更新有补助,技改成效有奖补,研发创新有支持,企业固投有扶持,企业贷款有贴息,企业融资有基金,重大项目有特惠。
  ■产业配套政策
  出台政策文件
  扶持重点产业发展
  为扶持我市高端不锈钢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加快发展,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我市于去年7月出台《阳江市扶持重点产业发展暂行办法》。
  适用本办法的招商引资项目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属于高端不锈钢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重点产业项目;属于市外新引进或本市增资扩产项目;工商注册地、税务征管关系及统计关系在阳江市范围内,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独立核算;承诺10年内不迁离注册地、不改变在本市的纳税义务。
  项目落户奖励:对新引进的实缴注册资本达到500万美元以上或3000万元以上,并实际投入到项目的企业,经认定每500万美元或3000万元给予50万元奖励,单个项目奖励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奖励资金原则上用于项目在本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采购、研发投入、生活配套等。
  经营贡献奖励:新引进的项目投产后,对当年营业收入达6亿元以上,或对我市地方财政年度贡献量达500万元以上的,从投产之年起连续3年,每年按其当年对我市地方财政贡献量的50%予以奖励,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扩建厂房补贴: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产,支持在不新增用地的情况下提高厂区容积率,扩建自用生产、研发、仓储场所5000平方米以上的,按每平方米4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每家企业最高奖励不超过100万元。
  人才补贴奖励: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每年2000万元。符合条件的大型企业,经市政府同意,可根据该企业对我市产业发展作出的贡献等因素,按“一事一议”原则给予相应的人才奖励。
  此外,对新引进的带动性强、属于国内外同行业的龙头企业项目,或发展潜力巨大、能填补我市产业空白的新兴产业项目,或投资额超过10亿元的重大项目,除享受上述扶持政策外,经市政府同意,可采取“一企一策”办法给予综合性优惠政策。
  “筑好巢”才会引来“金凤凰”。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引进重大产业项目落户阳江,推动我市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市还从完善交通体系、完善产业平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建设高品质生活环境、建设高效政务环境等五方面下功夫,在为项目落户营造更好的硬环境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发展软环境,推动我市产业加快集聚发展。

不贴通告突然关门?星美国际影城20多位员工被欠薪
国庆黄金周桂林城管坚守岗位加强市容环卫整治
胡小国调研沿河社区“创城”工作
刘绍建看望慰问两会媒体工作者
改革,当有排除干扰的穿透力
阳江着力打造一批超500亿元乃至超1000亿元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衡水消防提示:暑期培训班消防问题不容忽视
市总工会慰问一线执勤民警
一带两区多平台!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规划蓝图出炉
无棣县开展争当“河小青”志愿服务活动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产业扶贫 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五华科技产业园打造人才高地
“谁执法谁普法”全面实施
邢台大力整治店外长期弃置杂物行为
东莞公安推动警务机制改革与现代科技融合
利津县委党校学员观摩园林城市创建工作
杨市镇组织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走进非遗 遇见生活——第二届泰州非遗博览会见闻
湘西州畜牧水产局来济南市交流学习
合肥市网监局取证实验室将具备司法鉴定出证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