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生态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   我市空气质量五年发生巨变


初夏时节,天气尽管异常多变,但国家、省和90个乡镇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表明,我市继2017年退出“倒排前十”、荣获省2013——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优秀市”和荣获2017——2018年秋冬防“2+26”城市“综合考评先进市”之后,今年全市前4个月的空气质量总排名成绩取得历史同期最好成果。一年比一年好的高质量生态环境正悄悄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即将召开的“5·18”经贸洽谈会增绿添喜。
历时5年,2017年廊坊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2013年增加82天,达标率增加23.1%,重污染天数减少52天,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浓度较2013年降幅达34.1%至69.6%。其中pm2.5浓度下降至60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下降45.5%。2017至2018年秋冬防期间,pm2.5浓度下降至58微克/立方米,在“2+26”城市正排第2名,重污染天数比2016年同期减少30天,改善率为83.3%,在“2+26”城市中正排第一名……
5年多时间里,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大气污染作战会议180多次,形成了大气污染防治“抓一把手”和“一把手抓”的压力传导机制。在特殊时期,比如重污染天气过程中,市委、市政府还坚持每日调度、现场调度;市、县党政主要领导经常不分昼夜到一线督导巡查,党政同责、以上率下。
廊坊充分重视专家团队的科学指导意见,专家团队也站到了治霾阵地的最前沿。请治霾专家驻市指导,请院士下乡坐诊把脉,请专家组为廊坊制定近期、远期和长期的治霾作战路线图、时间表、目标值;每一项治霾工程都请专家把关,每一次应急作战都请专家现场指挥,每一轮污染过程过后都请专家论证成果和教训……
在廊坊的治霾战场上,从城市到农村,从政府到部门,从企业到公众,全民施治、源头防治,已成氛围。各级领导带头干,部门之间抢活干,企业公众主动干,已成常态。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市政府的各位分管领导,每天一早就在微信群里展开治霾作战任务的指挥部署;各地、各部门的主要领导,每天都要在群里汇报治理成果。廊坊通过五年“大气十条”的执行,最大的收获是从媒体到党委政府再到公众形成了一个共识,即污染防治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比如,市建设局严格管控市主城区各类工地施工扬尘,市发改委、市建设局强力实施气代煤、电代煤工程共计90多万户,交警部门严格落实大车管控措施,商务部门监管的油品市场管理逐年向好,城管部门整治露天烧烤见实效,公安机关累计劝阻非法燃放行为5749起,并与市环保局联合作战,严打各类环境污染行为。全市上下强力实施去产能、治理散乱污,推进企业转型、产品转型、区域转型……
全市广大群众也积极作为,为治霾提供不竭动力。通过不断宣传,现在广大市民逐渐理解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目的是保护公众健康,进而从行动上更支持环保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强力营造全民治霾氛围。下一步,全市将广泛利用媒体资源,深入疏解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疑点、痛点问题,在防霾治污的战场上,探索出一条打好治霾人民战争、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市强戒所动真碰硬开展作风建设集中整训
青冈县开展“世界水日”“世界水周”宣传活动
辽宁多地今日有小雨 局地有7到8级大风
积极应对水上突发事件 长江水上搜救中心成立
市交通质监局在交通系统“三八”广场舞比赛中喜获佳绩
高质量生态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   我市空气质量五年发生巨变
市工商局前移广告发布监管关口
市委市政府举行春节团拜会
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前进力量
买房选择楼栋很重要
嘉兴市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培训正式启动
市交警支队专项整治货车违法行为
武陵源:鲜花妆点标志门 秋高气爽迎嘉宾
佛山这场“敬老快闪” 创新演绎孝德正能量
马鞍山市粮食局连续第五年被评为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先进单位
顾客商业楼楼梯伸缩缝处坠落致残 实际管理人被判担责
镜湖区加快老旧小区改造 提升百姓幸福感
市公安局高新分局设立6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
全市青少年围棋锦标赛落幕
揭西县供电部门:力保春耕生产用电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