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就在“家门口”

  “村里介绍来这打工,一年有一万多元收入,我已经在这干了三四年了。家里有两三亩地,也能照顾到。”在裕安区徐集镇全红村怀宇生态养殖场,67岁的葛坤荣正在和同事一起打饲料、喂猪。作为全红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葛坤荣年龄较大,难以外出务工,经村里介绍,他便和其他几名贫困户来到当地怀宇生态养殖场就近务工。
  在全红村像葛坤荣一样,通过村里积极联系该村有12户贫困户在怀宇生态养殖场务工,常年在这工作的有七八个人,葛坤荣也在2017年脱了贫。“养殖场用工常年的话大概工资在两万块钱左右,短期工在八九千块钱一年。”怀宇生态养殖场负责人左传发说,村里面和养殖场联系,养殖场需要用工的话,以贫困户为先。
  全红村与新安镇隔河相望,全村辖12个村民组,3800余人,耕地面积7166亩。2014年被列为贫困村,脱贫攻坚过程中,该村积极落实产业扶贫政策,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强化贫困户就业和特色产业带动,引领贫困户走上增收致富路。
  “鹅苗领回来没花一分钱,平时村里来人帮看看防疫什么的。还养了四十只鸡。年龄大了,又不能干什么,养些鸡、鹅,还是非常实惠的。”村民李传达说:“养鹅、养鸡在一起的话到年底搞七八千块钱没有问题,党的政策那没得说。”位于该村的文胜白鹅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村里协调下,先将鹅苗集中饲养半个月,确保鹅苗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后,再发放到贫困户手中。今年70岁的李传达和老伴商议后,按照产业扶贫政策领了20只鹅苗在家养殖。
  为发挥好大户的带动作用,全红村积极推行“合作社+大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产业带动发展模式,对有饲养意愿的贫困户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种苗、饲料和技术,以“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引导带领贫困户发展特色养殖。
  一只皖西白鹅到年底能够收入200块钱左右,二十只鹅能够为李传达家里增收4000元左右。像李传达家一样,2016年全红村有33户贫困户免费领养了600只鹅苗,2017年有66户贫困户免费领养了1070只鹅苗。
  围绕户脱贫、村出列目标,近年来,全红村利用特色产业优势,进一步明确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做实扶贫产业到户计划,鼓励发展村级特色产业,培育发挥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作用,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帮扶模式,示范引领贫困户脱贫。全红村党总支书记王善告诉记者,该村下一步将继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防止贫困户返贫,加快群众奔小康步伐。(李立胜 赵宇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世巧)

湖州电动滚筒:新品产值增长78.4%
路修到哪,大棚西瓜就种到哪
丰县大沙河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工程通过阶段性验收
环绕陆浑全民健身
民族团结一家亲
脱贫就在“家门口”
呼和浩特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 2018年2月份运行情况
结缘门球 一展夕阳风采
宁波国企董事长每年至少要谋划、招商1个20亿元项目
应城市长江埠加快治理生活污水
昆明调整新建商品住宅限售政策 二环内新房拿证满3年才能卖
点赞!出租车路口抛锚 青岛四民警合力推车(图)
让“感谢贫穷”成绝响也是扶贫的重任
18名患者正透析医院突然停水消防车及时送来“救命水”
都昌县中医院召开研究生座谈会
德安县矿管局工会开展“喜迎元旦 快乐包饺”主题活动
[郫都区]郫都区组织工作会召开
践行“两山”理论 长宁精做工业“绿”文章
“免费美容”的骗局,多少人中过招?
车牌收放自如 高密一司机为躲避抓拍用上“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