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县生态养殖引领行业新风


  灵山县连续多年荣获“百万生猪调出大县”称号,是名副其实的生猪养殖大县。然而,传统的养殖模式,让人提起养猪场,想到的是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近年来,灵山县积极引导养殖企业发展“猪—沼—果”的生态养殖模式,实现环境、经济、社会和食品安全的多赢局面。
  养猪场=生态庄园
  “去年11月,养殖场已经通过自治区五星级生猪现代生态养殖场的评审认定,正式从四星生态养殖场升级为五星。”日前,在位于灵山县那隆镇大平村委的益丰猪场,记者看到,猪舍是一座座巨大的两层别墅,远看养殖场像是一座现代化的生态庄园,四周丛林环绕,不时传来鸟鸣声。
  一楼是粪污发酵床,二楼是猪舍。记者在母猪分娩舍看到,栏舍采用的是高架网床,无论是母猪还是乳猪,个个干净洁白,栏舍干爽整洁。站在猪舍内,感觉温暖如春,闻到阵阵饲料的清香。
  这里怎么没有闻到猪粪的气味,也没看到有排污沟?“养猪场是密封的,栏舍配置了水帘降温通风换气自动控温系统,进入场内的空气需经过一层水帘墙过滤,隔除细菌和杂物进入,保持场内的环境健康。”养猪场负责人洪庆奖告诉记者,在普通饲料中添加了微生物在里面,降低了猪粪的臭味,同时粪污里添加微生物发酵,用于化解粪便有害细菌,几乎消除臭味,猪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得好,又健康,饲养起来也舒适方便。
  节约成本又增收
  益丰猪场在2015年创办,投资500多万元,占地200多亩,为配合养殖场的资源循环利用,承包了猪场周边700亩左右的山岭,发展种植皇帝柑、砂糖橘和桉树等经济林木,猪场产生的粪污经发酵处理后,变成有机肥全部用于施放经济林木,或以极低的价格卖给附近村民,猪场的粪污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
  “这栋三层的猪舍,是在2017年投入100多万新建的,在今年1月份投入使用,单是购进这个栏舍的高架网床就投入近20万元。”洪庆奖告诉记者,目前,猪场母猪存栏300多头,肉猪500多头,产生的大量沼气供猪场使用,消化不完的沼气都是放空感到很浪费,计划在今年铺设管道,把沼气免费供应给附近村民使用,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目标。
  由于养殖设施标准化、生产规范化,去年益丰猪场被自治区评为畜禽养猪标准化示范场。
  在那隆镇路司村的龙君养殖场采用的也是“猪—沼—果”的生态养殖模式,养殖场在附近承包了150亩山林,其中果树种植30多亩。养殖场里生产出来的有机化肥和粪水废渣都运用到果园耕种中,预计每年可以从中节约成本8万元,增收20万元。
  整县推进生态养殖模式
  2016年以来,灵山县积极引导养殖企业(户)采用生猪生态养殖模式,根据场地、环境、设施,进行评定不同等级的星级生态养殖场。2017年,通过自治区验收认定,灵山县共有41家生猪养殖场被评为生态养殖场,其中6家评为5星级生态养殖场,22家评为4星级生态养殖场,13家评为3星级生态养殖场。
  如今,生态养殖在灵山县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一种理念。针对生态养殖发展需求,灵山县水产畜牧管理局多次举行生态养殖培训班,邀请区、市畜牧专家前来授课,组织养殖户(企业)到外地参观学习生态养殖模式。“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生态养殖的最终目标。”灵山县水产畜牧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源头控制、过程减量、末端利用,实现零排放。抓好生态养殖规模场、示范场,带动全县按生态养殖模式发展养殖业。
  2016年以来,灵山县通过项目资金支持,投入200多万元发展生猪生态养殖。2017年经过努力争取,灵山县获得2018年国家首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项目资金6000万元,全县推行以达到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生态养殖模式,预计到2020年,畜禽养殖粪污利用率达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利用率达100%。
  排放是污染,利用起来就是很好的资源。灵山县采用“猪—沼—果”的生态养殖模式,不仅闻不到猪粪的臭味,粪污还能化为沼气和有机肥,循环利用到果园等农业生产中,真正实现了场内无污染、企业零排放,既收获了绿水青山,也收获了金山银山。

景德镇市一篇统计分析报告获市领导批示
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调研蓬溪工作
聚焦健康医疗大数据 打造大健康产业“济南范本” 数据存储中心将于8月底开工建设
泽州劳动仲裁案调解率高
川新网:金口河区贫困劳动力顺利入职浙江浦江
灵山县生态养殖引领行业新风
林州市以全域旅游助推脱贫攻坚
高薪新同事哭穷借钱 借到就消失了 原来是个惯犯!
董晓宇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
“柳江两姐妹遇害案”进展:检察机关以故意杀人罪对被告人提起公诉
进村入户宣传忙扶贫政策暖民心
2018年市委1号文件聚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市工商局加大投融资机构监管力度
我区召开精准扶贫及东西部扶贫协作2018年工作部署座谈会
严惩涉黑涉恶犯罪 南充首例涉黑案主犯获刑20年
耀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关于绍兴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交警互联网支付及罚缴平台二期项目(重招)的公开招标公告
四个“全国第一”打造全国首个木材交易电子商务先进标准体系试点
我市出入境申请实现“最多跑一次”
古镇人民医院引入“共享轮椅”
高清图:盲童孩子快乐过“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