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垃圾分类像模像样

7月4日早晨7点,东港市佳地花园小区。家住4号楼的吴女士准备去菜市场时,随手将4个塑料袋拎出家门,里面分别装着废旧的玻璃酒瓶、包装纸盒、塑料瓶和一些菜叶剩饭。她先把那袋菜叶剩饭丢进单元门附近的垃圾桶,接着来到不远处的一组智能分类垃圾箱前。
掏出用户积分卡,在写有“玻璃”字样的箱体读卡扫描器上刷一下,对应的玻璃制品回收箱门马上就打开了。接着是塑料制品和纸张制品,吴女士依次投入后,箱体上的电子显示屏显示,本次垃圾分类回收共获得186积分。加上此前的累积数量,吴女士的用户积分卡里已经有642积分了。
轻车熟路完成这一系列操作,吴女士用了不到两分钟。“之前在家里对这些垃圾进行分拣时,略微费些时间。不过我觉得不算太麻烦,而且还有不少实惠。”吴女士一边同记者聊着,一边来到小区门口的一台积分兑换机前。还是刷用户积分卡,之后就像是操作自动售卖机一样,她从箱内众多日用品中选择了一小袋大米,作为垃圾分类处理的积分兑换奖励。记者看了一下,这袋200克的大米,用掉卡内500积分。
“我家里人多,这些分类的垃圾大概两三天就要集中倒一次。算起来,一周左右的积分,就能换一次大米了。”吴女士得意地说,她喜欢尝鲜新事物,2017年年底智能分类垃圾箱“落户”佳地花园小区后,她是第一批申请用户积分卡的人。如今,分类丢垃圾已经成为她的日常生活习惯。
“我们投放智能分类垃圾箱,就是为了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东港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处长助理毕光胜在接受采访时透露,2017年,《辽宁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四年滚动计划实施方案》出台,东港市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地区,开始了垃圾分类回收尝试。首批智能分类垃圾箱共5组,全都投放在佳地花园小区,由政府投资,委托专业企业对垃圾箱进行日常维护、垃圾回收等管理。
来自东港市智能分类垃圾箱代理单位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拥有950户居民的佳地花园小区,注册并使用智能垃圾分类用户积分卡的住户,已经从最初的20%攀升至目前的90%。眼下,每天回收的可再利用生活垃圾接近100公斤。“应该说,多数居民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我们的工作人员也每天都会对积分兑换机里的物品进行填充。毕竟,这种导向激励作用在现阶段很重要。”代理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说。
“说实话,起初就是因为有各种小奖励,才积极去注册的用户积分卡。”家住6号楼的刘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小区里多数住户和她家一样,在厨房多放一个垃圾桶,专门用来装可回收垃圾。
当然,让居民积极转变观念的,并不仅仅是积分和礼品。以前刘女士家附近的垃圾箱长年开着盖儿,塑料袋、纸片随风飘落,还经常有人翻垃圾箱捡垃圾。可再利用的垃圾被分类回收之后,小区的整体环境随之改善不少。“我觉得,这一点要比我们每家每户得到的那点小实惠更有意义。”刘女士说。
采访中,毕光胜透露,目前东港市内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280吨,这些垃圾经中转站直接运至十字街镇赤榆村填埋场进行处理。该垃圾填埋场于2013年投入使用,如今已经接近饱和。在这种情况下,逐步推行直至全面实现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在消减总量的同时也变废为宝。
据了解,结合《辽宁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四年滚动计划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今年东港市还将选择两个封闭式小区推广垃圾分类处理。目前,已经完成两个小区的运作设计预案,年底前第二批智能分类垃圾箱就将进入小区。等到2020年,东港市预计将有20个小区用上智能分类垃圾箱。
记者 戚文
编后话: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小区里积极响应垃圾分类回收的多数为老人和孩子。在部分家庭,娃娃们对垃圾分类处理的积极程度,远超过大人。很多“80后”“90后”还是习惯餐厨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一包化”处理。有人将其原因归结为年轻人工作节奏快、压力大,没这份心思。但记者要说的是,从源头对垃圾进行分类,只是在分装垃圾时多个口袋。

幼儿园搞亲子科技节 家长发现:简单玩具,孩子反而不会玩了
保定市文物管理所淮军公所消防工程(二次)招标公告
2017年度莆田市地震局部门决算说明
林州市第三期红旗渠大讲堂开讲
舒兰市召开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
这里的垃圾分类像模像样
护河治河爱河人人有责
市科技局举办聚焦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专题讲座
任鹤林讲开封年画里的故事系列报道之六十八:开封新年画
清流:酒后驾车不慎摔伤 未伤人损物亦犯罪
洞头再迎“加长版”休渔期 应休渔船按期进港停泊
“一班一国”看世界
潞城市食药监局开展秋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大检查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招聘教师面试(试教)有关事项公告
什邡一枚印章管审批 行政审批局正式运行
徐州市7个社区入选2017年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遵义至泸州、仁怀至古蔺铁路纳入遵义铁路网规划
鄞州推出40家 “党建争强”示范性基地
六合区开展创新名城建设暨产业发展推进政策兑现会
我镇召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