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杀‘新马’,太原起止,临时掉位,3480元!”“特价转团,零购海岛,1999元!”昨日,市民梁女士看到微信朋友圈里几位搞旅游的朋友发了这样的“尾单”信息后心动不已。“有钱的时候又正好有时间,捡个旅游尾单的漏儿,简直就像天上掉馅饼!”不过,有旅游业内人士提醒,在七八月份这样的暑假出游井喷期,捡漏儿一定要擦亮眼睛,切莫误捡了“雷”。
要捡漏儿先补脑
暑期是一年当中的旅游旺季,机票、酒店、景点门票价格一涨再涨,如果朋友圈里有特惠旅游尾单,您会心动吗?实际上,旅游尾单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如果想捡漏儿,还是先补一下脑为好。
顾名思义,旅游尾单通常是指卖剩下的旅游产品,实际当中,以已报名的游客临时退团的情况居多,还有成团前还没有卖出去的位置、或者旅游批发商预先订购的座位、房间即将逾期,也会产生“尾单”。一般来说,“尾单”价格会相当诱人,因为费用已经提前支付,即便有突发状况,相关费用也已打包在旅行社的行程之内,价格自然十分优惠。不过,毕竟“尾单”也很稀缺,是否真能捡上还是个问号。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旅行社会打着“尾单”的旗号吸引顾客,虽然报团价格很低,但在行程当中,自费或者强制购物现象往往屡见不鲜。
谨防噱头多比较
为啥“旅游尾单”很多时候会出现在微信朋友圈?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尾单”并不会面向游客公开售卖,而是首先考虑“内部消化”,比如,旅行社员工或家属以及一些老顾客。如果没有信息渠道,一般游客很难享受到这项“福利”。更大的可能是旅行社会拿“尾单”当噱头低价揽客。
“要不是朋友圈里推荐,也许我是不会去的,可去了之后才发现里面有猫腻。”提起去年国庆节期间的出游经历,市民黄女士至今还有些懊恼。当时她的朋友发了一条日本旅游的“尾单”信息,价格4999元,相比同类产品便宜了1000多元,黄女士报名参团。可是,到达目的地就开始了“购物之旅”,去的景点不是免门费的,就是购物环节多,令她不胜其烦。
“买吧,既花钱还得费力把东西背回来;不买吧,就连地接导游也交待不了。”这一趟旅游下来,开支远远超过了预期,黄女士有苦难言:“这哪儿是捡漏儿啊,原本想低价游却变成了高消费。”吃一堑长一智的她向记者表示,今后再遇到这样的“尾单”,肯定会了解详情之后再下决定。
“如今,旅游产品的价格已经完全透明化,消费者出游前尽可能货比三家,‘尾单’价格确实诱人,但也不要轻易相信,否则,被营销手段迷惑,得不偿失。”一位多年从事旅游行业的彭导游告诉记者,部分旅行社以“尾单”低价招徕客源的做法着实欠妥,消费者如果想享受低价游,可以通过正规的旅游app等渠道获取促销、抢单等信息。
利州区全面治理“一卡通”问题力保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九江市河长办组织召开河长制责任单位联络员工作会议
全省先进女职工事迹晋中报告会举办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越野滑雪比赛在长举行
大字书法艺术展创作班二期开班
业内人士提醒暑假出游捡漏“尾单”一定要擦亮眼睛
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
海州区公开选拔131名大学生回村任职
胡珍:朋友心中的热心肠亲人眼中的大孝女
市直单位党员干部观看党史教育电影
中共福州市委 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解读
马大哈春节丢了"房子" 好心驾驶员完璧归赵
全市打击非法道路旅客运输经营整治行动取得成效
当年签约 当年投产
收音机送手中 贫困户笑开颜
北辰区大力开展河长制工作
三月游人踏青赏花
既练车技又省钱,商家还优惠促销 毕业一族爱“抢”二手车
无为县迅速找准切入点 项目敲开帮扶门
确保春季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