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金坛土墩墓考古发现”亮相常博 图

    “2016~2018金坛土墩墓考古发现”展在常州博物馆亮相
    揭示近3000年前江南先民的生活礼俗
    今天起,“山下青山——2016~2018金坛土墩墓考古发现”展在常州博物馆一楼临时展厅开幕。展览遴选了2016至2018年间常州金坛土墩墓群抢救性考古发掘中的重要发现,如牯牛墩土墩墓、高庄土墩墓、立夫路土墩墓群、井头村土墩墓群等发现的文物150余件(套)。从中,市民可以一窥近3000年前江南先民们生存、礼俗的面貌。
    土墩墓是江南地区商周时期流行的一种特殊埋葬形式,是中国南方青铜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存。土墩墓利用丘陵地带的山岗和平原地区的高地,筑起土台,再在土台上挖掘竖穴土坑(墓坑),每个土墩上埋有一座至数十座不等的墓葬,最后再在其上封高大的坟丘,形成独特的自然文化景观。江南地区称这种平地上隆起的土包为“墩”,“土墩墓”一词由此得名。
    土墩墓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福建、江西等南方省市。苏南地区土墩墓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集中在句容、金坛和丹徒境内,茅山山脉的坡麓地带是土墩墓分布的密集中心。苏南地区的土墩墓始于西周早期,盛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至战国早期逐渐消失。从土墩墓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看,与吴、越两国的疆域大致相符。吴、越两国山水相邻,同俗并土,土墩墓正是反映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土著居民丧葬礼俗的重要遗存。
文物展品——鼎 文物展品——盏 文物展品——罐    据介绍,展览以大量展板、图片以及文物,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何为土墩墓、土墩墓的发现历史、土墩墓的类型与形制、随葬器物及主要纹饰、重要考古发现。展示文物数量丰富、内容详实、意义深刻,其中年代较早的文物可追溯至西周晚期至战国早期。同时,本次展览也是江苏考古工作者面向大众推出的工作成果汇报展,将土墩墓发掘成果系统而又全面地呈现于观众面前,讲述考古发现的点点滴滴。
    展览由南京博物院、常州博物馆、镇江博物馆主办,南京市考古研究院、淮安博物馆、徐州博物馆、金坛区博物馆共同协办,展期至5月6日。
    (张如嫣 刘懿)
    图片由常州博物馆提供
    来源:常州晚报

开封第二黄河河务局尽锐出战 做好防汛工作
医生职称“医院说了算” 太和、人医可自主评审高级职称
马安全赴京对接浑源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讴歌冰城环卫工《都市守望者》开机编剧主演都是咱哈尔滨人
盾构施工“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克难攻坚”——双轮铣槽机助力市域外配水工程建设
“2016~2018金坛土墩墓考古发现”亮相常博 图
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提升公园景观营造氛围喜迎数博
东营市公安局垦利分局被评为全市优秀公安局
市畜牧局多措并举加强兽药行业监管
父母离异想去找妈妈 小男孩上学路上出走
时评:提速降费需要注入“市场流量”
茶汇乐山 盛会落幕茶香延绵 谱写茶业发展新篇
市烟草局向岳西县白帽镇南庄村捐赠15万元帮扶资金
明晰发展路径 年会为重庆智能化发展提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
我市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湖长制工作的实施方案》
启动清水专项行动
相山区积极做好党建民生工程助力脱贫攻坚
3个月喜提宝马?揭“点点手机月入10万”背后黑幕
黄临文烈士故事
为新旧动能转换注入更多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