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三水发展大会今日召开,以城市引领高质量发展


  佛山新闻网讯 佛山日报记者宾水林、马永钊、唐易婷、陈梦通讯员三宣、王智春报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机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错失一个机遇,将落后一个时代,抓住一个机遇,将赢得一个时代。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无论历史如何演变,不变的是唯尊重历史发展规律者胜。1月10日召开的三水区委十三届五次全会首次提出奋进城市三水新征程,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三水发展确立了新坐标。三水从农业三水,经过工业三水,进入到城市三水新征程,站上新的历史方位,肩负新的历史使命。
立足昨天、今天,面对明天,曾经的千年商埠、现在的全国工业区15强,将于今天召开城市三水发展大会,吹响奋进城市三水新征程的号角。
时代已新,未来已来。在这最好的时代,唯责任与使命不可辜负。进入新时代,站在现实与未来的新坐标上,三水全面对标新发展理念,奋进城市三水新征程,在这条继往开来的新发展道路上,续写新的辉煌。
城市三水再续辉煌历史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要明确三水向何处去,必须先弄清楚三水从哪里来。
明嘉靖5年(1526年),割南海、高要13都51图建新县,定县名为三水,属广州府管辖,县衙设于今河口,全县人口仅2万。这是三水有县区级行政区划之始,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
而三水历史则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白坭银洲贝丘遗址证明,4000多年前三水已有人类居住活动;唐朝时,南山建有开元寺,六祖惠能曾在宝月堂弘法讲经;800年前,人们在芦苞建胥江祖庙,南宋诗人杨万里途经芦苞写下诗篇,传颂至今。
三水因水而生,因水而荣。水运时代,三水凭借着三江汇聚的地理优势,向西汇通大西南,向北连接粤北、湖南,向东、向南则融通珠三角。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三水河口对面的昆都山麓三水镇即已设港。西、北江及其支流共36条江河汇集三水,在清代人们在河口江边建造三十六江楼,寓意三十六江流。河口、芦苞成为重要水上交通枢纽,客商云集,商贸繁华,有“小广州”之美誉。
正因为三水地理位置之重要,加之历史上商贸繁华,1897年,英国人在河口设立三水海关,并于1901年建成海关大楼,随后又设立邮局。三水也被拉进了近代。除了千年港口与百年海关,三水拥有中国最早的铁路——广三铁路,1903年底通车后,三水很快成为广州至粤西水陆客货的转运中心和集散地。
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为三水开启了发展工商业的大门。而丰富的水资源,则让三水成为珠三角闻名的鱼米之乡。三水曾是广东“四大粮仓”之一,每年人均上调国家商品粮居全省之冠。
时至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响了工业化的号角。作为曾经的“产粮大县”,三水再次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这一时期,三水不仅孕育了三虎、飞鹿、桥牌等跻身广东省名优产品的水泥品牌,更迎来了健力宝的横空出世,“中国魔水”曾长期雄踞“民族饮料第一品牌”的宝座。不少老健力宝员工还记得,在健力宝最热销的时候,三水吸引了全国各地前来拉货的大卡车,车龙一直排到广三高速的路口。
此后几年,从起初的“三水市”到后来的“三水区”,三水始终坚持工业引领发展之路,全力践行工业立市、工业立区的发展战略。
但三水真正迈入工业阶段,还要追溯到2003年。当时,佛山拉开整合大幕,三水撤市建区,三水旗帜鲜明地提出“工业立区、产业强区、园区兴业”的战略。短短几年间,电子、陶瓷、铝型材、化工、汽车制造等诸多领域的企业纷至沓来,为三水工业发展打下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产业壮大过程中,三水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没有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老路,而是采取以镇街为主体,推进产业入园的集中式工业发展路径。
时至今日,位于三水乐平镇的佛山高新区三水工业园区已建立起雄厚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根基,拥有汽车零部件、自动化机械及设备等四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光伏产业、智能制造两个省级产业基地。而大塘工业园作为广东省四大化工专区之一,也已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纺织基地和日用化妆品企业聚集区。
新机遇下主动切换新动能
三水人类活动历史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走过农业三水,经过工业三水,三水创造了全国产粮大县、千亿gdp等辉煌历史,位列全国工业百强区第15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三水发展新动能何在?下一个千亿主要增长点在哪里?长板更长,短板要补。工业如今是三水的长板,近八成的工业占比让三水相对快速地积累了千亿级经济体量,但这块“长板”并非没有短处:产业结构不合理、新兴产业占比低、环保压力大、人才吸引力不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不能满足。
陶瓷、铝型材等传统产业占比依然较重,在环保生态压力越来越大、资源环境制约加剧的趋势下,三水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同时,新兴产业体量小,2017年三水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有望突破千亿,但也只占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城市创新水平上,三水科技创新载体培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仅有一个国家级孵化器。在三水奋力击桨时,也感受到了区域竞争的激烈挤压。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产业支撑,高质量的产业则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新动能作为引擎,有产业集群思维,也要有高素质的项目支撑。
“三水拥有了这样好的条件,更要思考如何在充分把握所处阶段、特色、态势的基础上,引领高质量发展。”黄福洪说,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3000亿元的三水,如果仍旧把目光集聚在以工业推动发展,边际效益将会大幅减弱甚至为负数,何谈高质量发展。因此,三水要以城市的身份参与城市竞合,要从“以工业化推动发展”向“以城市引领高质量发展”转变。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更是城市发展的首要因素。在三水,即便是盛路通信这样的上市公司仍面临招人难、留人不易的困境。引人留人已成为三水当前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在城市人口用脚投票的今天,公共服务质量已经成为与工作机会同等重要的选项。
过去,三水埋头发展工业,千亿gdp和位列全国工业百强区第15位,令人兴奋。但对标新发展理念,三水的短板也愈发明显,尤其是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已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黄福洪表示,三水有吸引大西南,甚至广州、肇庆人口的吸引力,地方主官不仅要思考资金、人才为何愿意流入,更要思考如何留住这些资源。因而要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平台,为工作、生活的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经济发展动能转换,工业仍将承担三水发展重任,但城市的短板必须尽快补上,成为三水发展新的主引擎。唯有主动求变,全面系统地转换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不比速度和规模,改比质量效益、动能转换、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和民生福祉,三水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
肩负新使命开启高质量发展
走过船来客往、稻米流香的农业阶段,走过由点到面、产业腾飞的工业阶段,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未来:站在中国发展和改革开放最前沿,站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舞台,三水必须主动顺应大趋势,全面对标新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思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勇于破题。
三水需要解答的是佛山提出的课题。着眼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佛山亮出了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宜居宜业宜创新的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的目标。今年初,佛山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佛山要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并指出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三水相对后发的问题。
没有三水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佛山的现代化。而要实现现代化,三水的答案是开启城市三水新阶段,以城市引领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增强城市能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生态引领作用,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全面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由“量”到“质”转变的决心,渗进了城市三水的任务清单方方面面。
三水还需要解答粤港澳大湾区提出的课题。资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便捷互通,产业的重新布局,为置身其中的珠三角各市提供了共享共用的巨大发展机遇。如果将以往各类要素的梯度流动比喻为“排队吃饭”,先到先得;那么新的城市群结构将更像去中心化的“圆桌吃饭”,各城市围湾而坐,共享资源。
尽管存在着人口红利渐失、要素资源价格上升、区域外竞争力加大等制约,但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能够共享集聚发展带来的规模经济红利和专业化分工经济红利,这也为城市推动经济发展走向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机遇在前,城市间的竞争如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机遇一旦错失,就永远补不回来了。”黄福洪说,向前展望,三水不再以农业大县、工业强区的身份来参与竞争,而是以城市的姿态引领高质量发展。
奋进城市三水新征程,是三水在新的发展机遇下主动求变、面向明天的抉择,是三水为佛山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作出更大贡献的必然要求,是将高质量发展落地成景的必由之路,也是今天的三水全面对标新发展理念、抢抓新发展机遇,奋勇争先向明天进发的责任担当。

开园五折钜惠 玛雅海滩水公园6月9日全新升级开放
“小候鸟”的团圆梦
我市推进重点项目出新招 出台《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协调推进实施办法》
衡山科学城启动区一期PPP项目社会资本方招标招标公告
悲剧!开车看手机致一死三伤
城市三水发展大会今日召开,以城市引领高质量发展
学雷锋,从点滴微孝做起 南通港闸区举行大型广场志愿服务活动
胶州湾隧道安全畅通
烟台莱州推进87个大项目建设发力新旧动能转换
禅城将搭建城市空间骨架形成精品示范街区
任性 !网约打车不付5000多元车费和高速通行费
暑假多名儿童游泳受感染引发红眼病 医生提醒要配戴游泳眼镜
舟山:黄金海岸发挥“黄金效益”
市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组组织综合监督单位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
养狗文明不会凭空到来,城市应坚定立场
职工体验粽子DIY 提前感受端午气氛
新干财政局帮扶挂点新农村建设
淮北市工商局主动作为努力破解移动互联网交易监管难题
我市建立“三项机制”推进打非治违工作
盖钧镒院士率专家组来九江指导大豆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