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开展总投资764.3亿元城市形态提升工程
“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三年专项行动”将进一步为市民打造优美的城市宜居环境。
在1月5日举行的佛山市委全会上,市委全会报告透露,佛山即将开展“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三年专项行动”,对中心城区城市核心地段、滨水区域、历史文化区、道路门户区四类区域,实施总投资764.3亿元、50个项目工程建设,重点打造两大滨水核心景观带,推动城市中轴建设,着力建设八大功能节点、重塑“三横三纵”网络型门户展示走廊,推进中心城区形态结构一年小变、两年中变、三年大变。
在城市升级的基础上,佛山将以新的统筹层次和统筹力度,致力于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禅城区国土部门表示,作为佛山传统意义上的中心区,禅城将是此次城市形态提升三年专项行动的最直接和最大受益者。事实上,佛山城市中轴线规划出台以来,禅城在稳步推进城市升级和城市升值中,始终坚持围绕搭建佛山中心城区城市骨架和打通重要节点推进相关项目。
放眼全局谋一域,把禅城放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佛都市圈核心区的大格局中精准定位,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在佛山城市现代化再提速、市一级强化城市规划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禅城将加快对内打造精品示范街区、对外树立城市骨架的步伐,化区位优势为区位使命,全力推动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
禅城成城市形态提升行动最大受益者
“禅城区作为佛山的中心区,将是此次城市形态提升三年专项行动的最直接和最大受益者。”禅城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在接受记者书面采访时,这样定位禅城在专项提升行动中的角色。
“由佛山市出方案,50多个项目主要涉及禅城、南海、顺德等各区的多个项目,我们注意到,除部分项目涉及南海区顺德区外,大多数项目集中在禅城区。”禅城区城市升级办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为破解佛山城市规划摊小饼的问题,佛山一直以来坚持城市组团式发展,每个组团都存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问题,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尤其是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枢纽城市的背景下,市一级将加强统筹,从整个城市中心城区规划设计的角度强化对强中心的统筹力。
2013年,佛山公布了佛山城市中轴线规划设计方案,对中轴线的发展定位、竞争力提升、功能布局、空间形态、综合交通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2016年底,国务院批复同意《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规划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佛山将坚持“强中心”和“组团发展”两大空间战略,着力构建市域“1 2 5”的“强中心、多组团”网络型城镇空间结构。其中,中心城区面积达到361.66平方公里。
市委全会报告提出,今后,佛山将坚持重大发展建设规划由市统一编制,破解城市建设“摊小饼”、碎片式发展,避免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同质化竞争,切实优化全市资源配置、形成整体合力。
报告提出,要把佛山放在粤港澳大湾区格局中科学定位,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在佛山精准落地。
禅城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负责人表示,目前,佛山市国土部门已经牵头组织开展城市形态提升三年专项行动相关方案的制订,禅城区国土部门将结合禅城实际情况,全力配合开展相关方案的调研和政策制订工作。
“禅城将落实佛山市提出的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任务,这些项目其实禅城一直在做。”禅城区城市升级办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项目涉及澜改片区、扶西片区、新澜石大桥建设,绿化方面的两园改造等,“事实上,在城市升级和城市升值的步伐中,禅城的重大项目一直在围绕佛山城市中轴线等整体规划进行铺排,目前,作为中轴线重要节点的普君片区节点改造,‘三路一场’正在加快推进。”
加快城北、普君等片区改造更新
从禅城驱车沿魁奇路一路向东,跨过奇龙大桥,通过佛山一环东线和广珠西线,只需20分钟便可直达广州南站,依托这样的城市东大门,禅城快速对接广深两个城市,连接起高铁经济带,这是禅城在过去几年城市升级致力于交通路网建设的一个缩影。
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表示,区位是创出来的,禅城没有南站,没有机场,但是禅城可以“借”。这种区位一旦借助交通打通,马上就会形成一种价值,广州南站也可作佛山的南站,广州机场、码头也是如此。借助快速交通主动融入整个珠三角,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地理劣势,禅城统筹推动城市“北联、南接、东提、西进”,全面打通交通门户,创造新区位,对外全面打开发展空间。
一边是打通城市发展的新空间,另一边,禅城还将趁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的东风,进一步树立城市空间骨架,打造精品示范街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禅城在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中将主要聚焦两大任务,一方面,对城市重要的空间节点进行梳理,搭建城市空间骨架;另一方面,则是对城市内街内巷的专项提升,打造精品示范街区,构建彰显禅城个性和特色的优质“微生活圈”。
“围绕‘一轴四带’,禅城将加快城市更新,加快城北、普君、石湾西、莲升、澜石等重点片区改造更新。”该负责人表示,其中,“一轴”指佛山城市中轴线,“四带”指沿东平河景观带、沿汾江河景观带、季华路中央商务带和轨道交通沿线带项目。
实际上,关于“一轴四带”的城市提升理念,禅城已先行一步,于2017年着手谋划布局。在土地资源挖潜和用地保障方面,2017年,禅城区及时完善了魁奇路西延线、禅港西路、奇槎片区规划路等重点道路工程用地手续,推进湖涌tod等轨道交通节点项目土地整合,保障普君c地块安置房、梁园等城市中轴线城市提升工程用地需求
禅城还成立用地报批和批后供应专责工作组,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督促指导镇街及用地单位加快推进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工作,为禅城区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做好用地保障服务。
2018年,禅城国土部门计划重点围绕“一轴四带”项目、城中村连片改造及重要节点“三旧”改造项目,并结合禅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情况,优先确保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报批。
“在推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佛都市圈核心区建设的背景下,资金、技术等多种要素在佛山中心城区加速汇聚,能够让人才们看到一座城市科研创新成果变现的能力,看到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前景和希望。”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认为,作为中心城区里的老城区,禅城提升城市形态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土地资源等条件限制,佛山市委全会提出,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专项行动将由市级统筹,禅城或可借力其他区域的优势,提升对人才等要素的吸引力。
“禅城正致力于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区位使命,‘一轴四带’这些项目的实质性进展,将直接加码佛山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的进度和力度。”前述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专家观点
借力政策东风提升禅城人才吸引力
“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佛都市圈核心区建设的背景下,资金、技术等多种要素在中心城区加速汇聚,能够让人才们看到一座城市科研创新成果变现的能力,看到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前景和希望,所以佛山将加强更高层面的资源统筹、优势整合,强化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并不难理解。”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尤其关注到佛山在新一轮人才竞争中的角色。
丁力认为,城市和产业升级离不开人才支撑,最核心的要素就是人才,尤其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佛都市圈核心区建设的背景下,佛山、禅城出台了一系列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的政策措施,从这些政策信号中可以看到,佛山对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支持力度也前所未有。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今天,要吸引高端人才落户中心城区,就要增强城市对高端要素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从政府的角度来讲,除了增强政策的吸引力外,高端的服务、高端的产业和高端的基础设施建设都不可或缺。但另一方面,“高大上”的城市设施建设只是吸引人才的加分项,不是决定因素,背后的市场和机遇才是人才眼中的吸引点。
而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核心区禅城来说,金融产业、文化娱乐设施等优势明显,作为中心城区里的老城区,禅城提升城市形态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土地资源等条件限制,佛山市委全会提出,城市形态提升专项行动将由市级统筹,禅城或可借力其他区域的优势,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提升对人才等要素的吸引力。
知名规划专家、中山大学教授袁奇锋则更关注在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中,禅城如何进一步做好做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问题。在他看来,禅城是一个发展完善的核心城区,但产业优势相比周边区域来讲不算突出,经济上可发挥的空间比较小,尽管近几年,禅西片区新建了很多产业载体,但仍需发力培育新的产业。
他表示,作为老城区,禅城是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市功能区,在佛山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的专项行动中,就应该充分发挥其文化优势,与其他区域错位发展,做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服务,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综合竞争力优势。
■记者手记
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禅城迎来新机遇
作为一座组团式发展的城市,一直以来,佛山五区各兄弟单打独斗的能力都很强,在谈到区域间合作时,打响“头炮”的就是禅城与南海两区。2013年,禅城南海以签订框架合作协议的形式,致力于从道路交通、公用事业等层面将一体化合作推向纵深。而作为佛山市的层面,则亮出水到渠成、全力配合的态度。此后禅南顺、禅南三等区域间合作不断推进,乐见其成、大力支持,亦曾是市委、市政府对区域间合作的表态。
禅南区域合作走过了五年时间,五年间,季华路快速化、禅西大道加快建设、魁奇路东延线快速链接广州南站、同济路东延、奇槎片区改造等大项目落地,让禅城跳出了“被包围的蛋黄”这一传统地理劣势,创造出新的区位优势、打开全新发展空间。同时,这些也让兄弟区域看到了自身的区域发展新空间、尝到区域合作的甜头。在“强中心”城市设施和规划管理一体化的视野下,区域间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等的衔接打通,不再被外界简单视为“抛绣球”之举,加快区域功能衔接实现城市功能的转化、谋求协同利益最大化,已然成为区域共识。
围绕城市发展和区域竞合,最新的市委全会报告释放出重要信号。全会报告指出,以发展的眼光深入分析优势和短板,以全面的观点把握整体与局部。报告明确指出,佛山区位优势明显,与广州共同构成“广佛都市圈”,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枢纽城市。过去一个时期内,以区、镇(街)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佛山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今天,这种方式对高端要素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不足,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不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迫切要求市级加强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
近年来,禅城在发展中一直强调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枢纽城市的背景下,再看禅城拓展城市空间骨架以及打造城市优质微生活圈的布局,这些将是禅城化区域优势为区委使命的重要动作。同时,作为中心区的禅城,也将借事权与财权配置更为一致的东风,更加履行好中心城区公共服务的职责与担当。
市委全会报告指出,各区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始终把全局、大局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以更宽视野、更大格局谋划和推动发展,切实增强全市发展的整体性、平衡性,握指成拳、众行致远。
从乐见其成到众行致远,禅城将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枢纽城市中精准定位,在区域竞合中优势互补,错位发展,聚焦为区域注入新经济培育新产业,最终推进资金、技术等多种创新要素在中心城区加速汇聚,担起探索广佛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新路径的重要使命。
■重点项目扫描
张槎站tod建筑面积达36.7万平方米
针对纳入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的项目,禅城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澜改片区和扶西片区等都属于已经出让的建设项目,国土部门将继续督促相关建设单位加快推进,加强土地供后监管。属于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各种市政公园改造提升项目的,原则上将根据禅城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修编情况,为有关项目有地保障提供支持,对年内启动的道路建设、环境提升项目,将优先纳入本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范畴,确保年内完成用地供应。
作为佛山城市中轴线的重要节点项目,普君片区的节点改造正在推进之中,改造内容包括卫国路东延线、岭南大道北延线、新风路三条道路的改造提升和市民公园的建设。城市中轴线北片区的几个重要项目也正在推进之中,包括城北扶西片区改造、汾江河沿岸景观、老城区莲升片区和国瑞升平等项目。而汾江河边的冯了性地块,规划为面积达到900多亩的综合性养老养生项目,正在由佛山市与禅城区联合推进。
目前,禅城沿季华商务带项目也正在加快启动,而东平河沿线项目中,禅城已经对东平大桥以东部分和澜石大桥至佛陈大桥之间实施绿化提升,而作为城市东大门的奇槎片区,今年也将通过相关举措,与澜石改造片区、石湾西片区的改造串联起来。
同时,禅城还将抓好张槎、湖涌tod综合开发和石湾广场交通枢纽一体化工程。去年年初,禅城推出了多块地铁沿线带tod项目,湖涌站tod地块和张槎站tod地块,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这两个地块以面积大、位置好、并首次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规划,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其中,湖涌站tod地块位于季华路与紫洞路交会处,是佛山地铁2号线的重要站点。在意向性开发方案中,该地块总体面积将达到16万平方米;张槎站tod项目土地合计142亩,开发总建筑面积达到36.7万平方米,位于季华路与禅西大道交会处,面朝东平河,这里将是地铁2号线、4号线与广佛环线的交会点,未来将实现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方式的零距离换乘。(来源:南方日报)
悲剧!开车看手机致一死三伤
城市三水发展大会今日召开,以城市引领高质量发展
学雷锋,从点滴微孝做起 南通港闸区举行大型广场志愿服务活动
胶州湾隧道安全畅通
烟台莱州推进87个大项目建设发力新旧动能转换
禅城将搭建城市空间骨架形成精品示范街区
快!抚州开始大动作了!警察已连夜行动!赶紧告诉家人
“方便”可以更方便!西塘景区商家推出“共享厕所”
河北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 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中国范例的3点依据
养狗文明不会凭空到来,城市应坚定立场
职工体验粽子DIY 提前感受端午气氛
新干财政局帮扶挂点新农村建设
淮北市工商局主动作为努力破解移动互联网交易监管难题
我市建立“三项机制”推进打非治违工作
盖钧镒院士率专家组来九江指导大豆产业发展
【工会】城中区总工会开启“联建联创”试点工作
中国•蒲城第二届梨花节象棋大赛开幕
宿州市城管局全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标准化工作
身先士卒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