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万丈高楼始于基,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起点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人和一家人成长的“地基”。良好的家风,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家风纯,则社会正,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中,家风也是一种无形的标签影响着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构成元素和推动力量。本版从即日起开设“宿州好家风”栏目,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获得荣誉的家庭,感受良好家风传播的正能量,用好家风为宿州文明城市创建添砖加瓦。
每个人对幸福的认识不同,在砀山县周寨镇张庄村的权素贞老人看来,能吃饱穿暖,儿女孝顺,能帮助别人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你们年龄小,不知道解放前的日子有多苦,现在的日子有吃有喝,好得没法说,我要把节省下来的钱尽力帮助有困难的人。”权素贞用朴素的话语诠释了她的“幸福观”。
今年81岁的权素贞老人,年轻时吃了很多苦,多年的关节炎和肺病,使老人每天都和药丸相伴,每月还要输几天液,虽然身体不好,但在儿子、儿媳的悉心照料下,晚年生活非常舒心,她乐呵呵地说自己很幸福。权素贞说:“儿子好,儿媳妇也孝顺,孙子孙女很争气,都有出息。他们经常给我零花钱,政府每月还发给我75元的养老金,我也花不完,就把这些钱节省下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也能开心地生活,我觉得这就是幸福。”
老人不识字,平时不读书看报,闲来没事看电视听新闻是她最大的爱好。老人虽然没文化,但有一颗博爱的心。2003年,在非典肆虐的日子里,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从电视上了解到“非典”疫情的权素贞,决心为抗击非典出一份力。第二天,她就让儿子陈涛替她向卫生部捐款200元。2005年春节前,权素贞老人从电视上看到泰国人民遭受海啸摧残的悲惨场面,便把儿子喊到跟前,掏出一沓10元纸币:“这是我存的200元钱,你替我寄给泰国人民吧,让老人和孩子过个好年。”儿子听罢,立即骑车到县城邮局给泰国驻华大使馆寄钱。
陈涛说:“母亲身患高血压、糖尿病多年,经常吃药,有时候连件新衣服都不舍得买,为什么捐钱给一面不识的外国朋友呢?因为她坚守着中国几千年来扶困济贫的良好传统。”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权素贞给中国红十字总会寄去抗震救灾款100元;2013年5月,四川雅安地区发生大地震,她又给中国红十字总会寄去100元……回想这些往事,权素贞老人说:“我年纪大了,没有力气救灾了,就把零花钱捐给灾区人民吧,让我为救灾出份力。只要大家都出手帮一把,灾区人民会好起来的!”
就这样,从2003年中国非典到2004年泰国海啸,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到雅安地震……10多年来,权素贞老人只要在电视上看到有困难的人,就偷偷地让儿子给人家寄钱。陈涛说:“10多年来,母亲每次捐款,都只让我一个人知道,不让儿媳妇、孙子知道。她怕别人说她傻,怕孩子们不理解,其实母亲的行为在我们眼里并不傻,她做得对,全家人都很支持她,她正做着中国成千上万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
权素贞老人一家都是农民,也不富裕,但她很节俭,把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心里总是想着困难的人。虽然老人的捐款都不多,只有一两百元,但每次老人都能收到从远方寄来的感谢信。看到国家卫生部、红十字总会、国家信访局给自己寄来的感谢信和收据,老人很开心,认为只要自己尽力帮助别人,生活就很有意义。
2013年年初,老人从中央电视台看到“最美乡村医生”蒙超英的事迹。广西大化县板升乡村医蒙超英失去丈夫后,仍带着几岁的儿子翻山越岭为人看病。权素贞老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蒙超英,资助蒙超英的儿子上学。权素贞老人说:“你看人家山区的一个女医生,背个药箱子,每天上山下山,给大家看病,还带着个小孩。我对儿子说,要是没有我了,你要接着资助人家,一直到小孩18岁。”她把儿子陈涛叫到跟前,让他给蒙超英的儿子寄去200元钱,并写信鼓励他努力学习,好好生活,愿意帮助他直到长大成人。就这样,她每年都给孩子寄钱,一直坚持到现在。
2015年10月,权素贞被评为“宿州好人”后,从县妇联了解到还有一些贫困儿童急需帮助,便通过省妇联“心连心”办公室与安徽省绩溪县实验小学一年级女生陈芗铭结成帮扶对子。陈芗铭父亲摔伤致残,母亲有病,经济困难。权素贞让儿子给陈芗铭寄去500元,嘱咐她买学习用品和衣服。权素贞坚定地说:“我还是那句老话,我要一直资助她考上大学。如果我老了,就让儿子和孙子帮我继续完成心愿。”
权素贞儿子陈涛说,现在老人虽然身体不好,但是跟儿子和孙子生活在一起,每天享受天伦之乐,做着想做的事情,也很幸福。老人虽然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正是这点点滴滴的小事,体现了她的一片爱心和人生价值,也为儿子、孙子们树立了一面镜子,时刻鞭策、照亮、引导着儿孙几代人去实现她的“梦想”。
在老人的言传身教下,60岁的儿子陈涛加入了“爱心帮扶”队伍,从母亲手中接过了“爱心接力棒”。2015年12月,陈涛从广西卫视《第一书记》栏目里了解到,广西大化县贡川乡龙眼村选派第一书记肖何平带领全村群众修路脱贫,并帮助村民韦海龙养鸡和栽植桃树,但山区缺乏生产技术。他被这个积极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书记”所感动,决定帮助他们。“我们安徽省砀山县是全国著名的水果之乡,盛产酥梨和黄桃,水果管理技术较先进。你可以带领一些敢闯敢干的年轻人,到我们村学习水果管理技术,吃住在我家,全免费;也可让韦海龙来我们村学习养鸡技术……”陈涛主动给肖何平书记去信联系,并给龙眼村贫困儿童蒙海常寄去200元学费和一封信,表示愿资助蒙海常上学直至他高中毕业。
2016年1月8日,砀山县妇联主席朱玲到周寨镇张庄村看望慰问了权素贞老人。朱玲称赞:“老人虽然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正是这点点滴滴的小事,感染和激励着广大群众,她的博爱义举,不仅对其家人是好的引领,更对全县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图 李艳龙
张彤参加会见出席旅博会的嘉宾
陈建华率团赴澳门出席 共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论坛
“青少年生涯发展辅导师认证培训班”开始报名
隆安至硕龙高速公路开工
中国共产党滨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权素贞老人的“幸福观”
惠济区副区长黄国彦组织召开城市精细化管理“路长制”工作现场观摩会
小恐龙迷的梦想:写本恐龙小说
筑巢引风、多元并举 一批新型企业入驻花垣工业集中区
临沂人民公园树木统一“刷白”防虫害保暖又美观
苏州历年规模最大 85名优秀中小学教师将援疆一年半
第四届著名作家看山西——吕梁行采风活动圆满结束
魏县粮食局积极开展企业库存小麦质量检查工作
市城建委扎实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祝祖国69周年生日快乐
深圳交警龙岗大队开展元宵“猎虎”专项整治行动
新化县千余人参加全省扶贫工作暨作风建设年动员大会
[文广新局]督查巡视各直属单位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
平和崎岭乡强化“一二三四”夯实“河长制
惠阳区:总床位数增至1500张
让“悦读”扎根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