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鸬鹚乡推行党员干部“慈孝十条”


慈孝之风劲吹,引领农村文明新风。近日,党员干部“慈孝十条”成了景宁鸬鹚乡党员干部口中的热词,也成为鸬鹚乡村民心中的精神标杆。
  “‘慈孝十条’说到我心里去了。”鸬鹚乡印章村的陈春枝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孝媳妇”,她在日常生活中悉心照料老人,和公公婆婆从没有红过脸。在耳濡目染下,家里的孩子们养成了孝顺的品性,有好吃的总忘不了爷爷奶奶,逢年过节也都要买上点小礼物。老人见人就说这辈子最大的收获就是“娶了个好儿媳”。
  据悉,党员干部“慈孝十条”是鸬鹚乡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推进鸬鹚乡“移风易俗”工作而推行的新乡风文明公约。内容包括“始终保持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等对党忠诚,“热爱本职工作”等奉献社会,“晚辈对长辈孝顺,长辈对晚辈慈爱”等家庭和睦三个方面的内容。鸬鹚乡党委书记毛锡火说,“我们把忠诚、责任、慈孝等思想根植于‘十条’之中,诠释‘大孝、中孝、小孝’概念,目的是让鸬鹚乡传统的慈孝文化在新时代中迸发出新的力量。”
  党员干部“慈孝十条”还被制作成宣传板张贴在全乡15个行政村,并结合主题党日、移风易俗、“大走访”、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在村中广泛宣传,引领农村文明新风,助推乡村振兴。
  “喊破嗓子,不如我们做出样子,作为党员,理应带头践行‘慈孝十条’。”鸬鹚村党支部书记柳贤成在鸬鹚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过程中,带头拆了自家旱厕,支持乡里工作,且在家中孝敬老人,爱育晚辈,赢得大家的一致称赞。
  “鸬鹚乡推行慈孝文化有群众基础,有文化渊源。”毛锡火介绍,鸬鹚乡素有“马仙故里·慈孝之乡”的美誉,在这里流传着“鱼口求咽”“百里求羹”等许多脍炙人口的马天仙传说故事,乡里每年都会进行“好婆婆”“孝媳妇”评选,“慈孝文化”之风浓郁绵长、深入人心,“而‘慈孝十条’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提炼升华。”
  “媳妇迈进门,就是咱家的人。”是茶亭村的“好婆婆”吴梅兰经常说的一句话,她现年71岁,却仍精神矍铄,一到农忙时节总是做好了饭送到田间地头给儿子、媳妇。同村的“孝媳妇”张桂英,经济来源靠丈夫一人在外打零工,但还是十年如一日细心地照顾因病瘫痪在床的婆婆,每天为婆婆端水洗脸、盛饭喂饭、揉肩捶背,从没任何怨言。
  慈孝的故事、人物还有很多,而乡风文明,正伴着慈孝之风在鸬鹚劲吹……

市扶贫办对市直单位帮扶文明村的扶贫工作进行绩效考评
宁江区15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21.7亿元
卢氏县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
市局召开投入产出调查业务培训会
“2018书香定海”第六届未成年人读书节启动
景宁鸬鹚乡推行党员干部“慈孝十条”
新野县:省安委会第十三督导组督导检查新野安全生产工作
塘厦太极分会举办四周年庆典暨太极拳交流赛
释放政策红利,让创新活力涌流
科达洁能国内首台(套)产品获省级奖补 我市已有31个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累计获省级奖补1550万元
天津新闻 (2018-07-22)
黎学东来桐调研民生工程建设 徐雄陪同
江华:小石头凿出“大财富”
和县一项目团队入选省级2017年度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芜湖市聋哑职业学校“70岁”了
恩施州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柯东海督办领导开门大接访工作
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米雪梅:只要肯奋斗定会变优秀
剑阁县晓清艺校荣获2018“四川百佳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荣誉称号
端州再完成7项背街小巷整治6月底前要完成227个整治项目
精准发力提升供水优质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