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产业 推进乡村振兴

龙岩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天长 刘文)日前,笔者走进曾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长汀县河田镇露湖村,只见昔日70%以上山头都是“沙包土”的火焰山,如今满目翠绿,村庄秀美。周边一重山种上中石油生态景观林,建设大棚鲜切花种植基地、千亩板栗基地、槟榔芋基地,河道两岸进行绿化、美化,形成集防洪、生态、景观和自净效果于一体的“自然型”河道,打造出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守得住乡愁的露湖水土保持生态村,成为水土流失治理与乡村振兴发展的成功案例。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视、指导下,1985年至今,长汀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1万亩,减少水土流失109.4万亩、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到2017年的36.8万亩、水土流失率为7.92%。在实践中,长汀县注重防治水土流失,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积极开展环境整治,人居环境日益改善。推进景观改造。在露湖、刘源、三洲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开展生态景观改造,通过对村庄道路、河道、水库周边配置香樟、紫薇等景观树种,更新原有景观,形成层次丰富、季相明显的景观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2012年以来,修建拦砂坝42座、引水渠70公里、道路101公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创建了刘源、水头、红江等一批青山绿水生态村。促进河道整治。结合休闲和全民健身场所的打造,在露湖、刘源等7个新农村试点及师福河、陈坊河等七条小流域,修建护岸护坡40公里,在河道两岸,进行自然型护岸美化,河道、清淤、疏浚,河滩湿地种植净化水源植物、河边种植景观树种等,形成河清水畅的集防洪、生态、景观和自净效果为一体的“自然型”河道。在河田、三洲、濯田、策武等重点水土流失区,建设一批生态农家。通过改水、改电、改路、改厕、改圈,实现庭院绿化美化,形成“景在院中,院在景中”。
发展生态产业,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崩冈经济,探索崩冈治理改“崖”为“坡”新模式,采用削坡造地方法变崩冈区为生态种养区,建立“生态——经济型”崩冈综合治理示范点、引导群众在崩冈台面种植杨梅、油茶等经济作物,累计治理崩冈417座、产生效益近34万元。发展生态农业,引导农民发展大田经济、林下经济、花卉经济。2012年以来,全县建成设施农业2200亩,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160.51万亩,参与林农户数2.12万户,年产值23.46万元。采用以奖代补建立示范基地,2012年以来,全县新增经果林1.56万亩,新种经济作物1.3万亩,实施生态果园改造1.87万亩;新增林地水土流失治理、坡耕地改造、崩冈治理、草牧沼果生态治理等各类示范片41个,总面积近5万亩;2017年全县农民人均林纯收入3831元,比2014年增长44%。

“南京城墙记忆”数字化项目启动
汤坑镇第二中学组织师生举行避震应急疏散演练
江西省严格临时用地使用管理使用期限最长不得超过4年
本周末杭州开启秋季旅游旺季模式
中国曲协主席姜昆:扬州有着丰厚的曲艺土壤
发展生态产业 推进乡村振兴
邱丽新专题调研职业教育发展工作
板芙城管执法分局开展“创文城管行 镇容环境整治”行动
新春走基层:日照市民“菜篮子”越拎越舒心
洪梅:全镇600多亩水稻基本收割完毕
木兰县委书记牟宏峰深入大贵镇、吉兴乡开展工作调研
民意直通车第197期
吸毒女不敢去上班四处躲藏 被民警蹲守抓获
保持再出发的“汕头定力”
露天堆放垃圾臭气熏天
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
强化质量管理 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丰顺小伙回乡卖菜粿:创业苦一时,早晚会苦尽甘来
互联网+农资,方便又惠民
顺德医疗团队到雷州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