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快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三个维度

  
   大运河上下2200多年,绵延3200多公里,北连“京津冀协同发展”,南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纵贯“一带一路”这三大国家发展战略,不仅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重要载体。
7月4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京杭大运河文化带和堤防加固工程建设推进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乃翔强调,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担负“苏州责任”,打造“苏州样板”,夯实“苏州基石”,凝聚“苏州合力”,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一段”。
  大运河作为独具特色的衔接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文化通道,我们必须“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的“苏州样板”需要把握好三个维度。
  从历史维度看,大运河打通了经纬中国的“任督二脉”,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融合发展。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是千年姑苏的文化兴盛之基。在大运河沿线,苏州的运河遗产类型最为丰富。
  ●苏州在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地位十分重要,不仅5条运河故道、7个遗产点段与大运河直接关联,而且9个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典园林,昆曲、古琴等6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也都与大运河有着深厚渊源,可以说,苏州就是一座“因运而兴”的城市。
  ●把苏州段建设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中“最精彩的一段”,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对我们责任担当和能力水平的重大考验。
从时代维度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大运河文化带打造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标志,为传承中华文脉交出时代答卷。
  ●大运河是历史之河,也是时代之河,历史与当下水乳交融,一座有着辉煌历史的城市如何保护、传承和利用文化遗产?苏州是缩影也是象征。
  ●大运河在苏州不是线性河道的概念,而是城河共生的水网。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河道水运、遗产保护、文化传承、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
  ●以文化为魂,以经济为基,以生态为要,文化、生态、经济三位一体,既是实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思路,也是助力苏州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世界维度来看,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今天,应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古今辉映、令人向往的世界级高地。
  ●千年前,贯通南北的大运河,造就了苏州的富庶繁华;千年后,浩荡奔腾的大运河也必将为苏州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的“苏州名片”,让千年大运河留下苏州印记,以文化为魂,以民生为本,勇当“两个标杆”,建设“四个名城”。
  ●苏州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要再绘一幅景美业兴的“姑苏繁华图”,成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样板,让运河成为中外交流的通用语言和情感纽带,让世界通过大运河了解一个文化的、多彩的、博大的苏州。

临港党建与农村发展深度融合 乡村振兴阔步前行
美兰机场旅客吞吐量今年已破千万人次
城市书房星语社区书吧—离家最近的图书馆
中国人民银行台州市中心支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
高新控股集团以党建促发展
SBS快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三个维度
鹭栖湖产品发布会 中国别墅4.0产品首发暨百老汇首献嘉兴精彩倒计时2天
市财政局牵头落实“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
窨井盖加上井字架 既能防止意外又能保障排水
市区城中村改造又有新进展 昨天两个项目完成清场交地销号
老城街道未雨绸缪抓防汛工作 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
东河区:狠抓基层组织建设 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宝鸡市农村和脱贫攻坚工作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市交运局局长郑诗海到含山县汽车客运站检查国庆期间安全生产工作
大召文化庙会“重现”东仓老街 年味正浓
市政协六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召开
聚焦现代农业发展 推进农村金融创新
建设川渝滇黔创智城 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城市设计获批
旬邑太村镇聚力打造千亩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全国党媒社长总编“两山”理念诞生地湖州行暨中国报业“绿映神州”湖州论坛活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