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中华文脉 讲好遂宁故事


杨柳青青春风暖,正是人间四月天。4月16日,伴随窗外莺啼蝶舞的和融春景,由四川省作协创研室、遂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长篇历史小说《蜀盐说》暨卓筒井文化研讨会在四川省作家协会八楼会议室召开。来自北京、四川等地的30多名作家、评论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这一重要命题。  长篇历史小说《蜀盐说》,是人民日报社四川分社副社长刘裕国担任主创、联手省内外3位作家打造的一部重要作品。刘裕国、肖云星、龙敦仁、杨俊富几位作家,在大量翔实史料的基础上,用文学表达的方式,以“世界第五大发明”——卓筒井的发明为主线,书写了一段千古传奇,讴歌了勇敢坚强、智慧创新的劳动人民,展现了关怀民艰、心忧天下的传统士大夫精神,具有诗性的民族审美意蕴。
《蜀盐说》背后的卓筒井文化
“第一次知道遂宁,是因为读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知道他是遂宁人。看了《蜀盐说》之后,我对遂宁的了解加深了,知晓卓筒井竟然发源于遂宁,我认为用小说形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本书的特色。”研讨会上,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副总编辑、著名评论家徐可分享了自己的“读后感”。
北宋时期发源于四川遂宁市大英县的卓筒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一批有责任、有担当的本土现代作家,为弘扬卓筒井文化创作出《神井》《白羊》《蜀盐说》等作品,让卓筒井文化成为大英县乃至遂宁市的一张靓丽名片。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参照考古遗址公园和世界文化遗产标准编制了《卓筒井保护总体规划》,目前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待省政府发文公布后,将启动卓筒井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大英县委书记蒋喻新向与会者介绍,计划将卓筒井文明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纳入“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恢复北宋时期卓筒井文明的社会形态。
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生辉
悠悠历史长河中,遂宁还孕育了不少灿烂文明,涌现出徐氏泥彩塑、观音绣、夏氏风车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等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文化提升行动”,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挖掘和升华其蕴含的“中华民族的基因、文化血脉、精神命脉”,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
今年3月21-25日,为期5天的国际诗歌周系列活动在我市开展,通过国际诗歌周传颂经典诗歌,弘扬传统文化。近年来,我市通过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诗意遂宁”城市名片,以“文化 ”带动产业发展,诗歌文化正穿越历史,谱写新时代的遂宁故事。
此外,我市还推荐了“观音故里的传说”和“唐氏脾胃诊病技法与配方”2个非遗项目申报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举办了“送蛴蟆”“铁水火龙”闹元宵等多场传统民俗活动;启动征集族谱档案及姓氏资料活动;出版《遂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系列丛书》之一《坐歌堂与叫卖调》,推进四川清音相关资料收集整理……这些行动,促进了我市旅游文化融合发展,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
让传统文化更富有生命力
“弘扬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多措并举,除了文学创作外,也需要宣传报道、文化活动的开展,让传统文化更加富有生命力。”徐可表示。
近年来,通过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进行的有益探索,遂宁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
人才是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关键。通过积极落实人才发展政策,我市实施“十百千万”文化人才工程、“遂州英才”招揽行动、“三区人才计划”“百名文艺工作者下基层”等专项行动,面向全国引进文化人才。未来,我市将继续在提高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上发力,为传统文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为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保障力度,争取市级财政从2018年起设立遂宁市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每年300万元,提高市级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据悉,市文广新局已与成都市文广新局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强合作交流。今后,将充分发挥我市特色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品牌、互联互动,积极推动我市传统文化走出去。

市工管办“三下沉,三起来”党建活动纪实
安州区第六届环山环湖自行车公开赛举行
67家食品安全驿站为餐桌把关 实现对全市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大中型食品超市全覆盖
市煤炭局与煤科总院对接新旧动能转换发展规划
日本柏市市长率团访问承德
延续中华文脉 讲好遂宁故事
鹤山区新华街街道办事处做好“金秋助学”调查摸底工作
芜湖:民警勇救落水老人 获群众赞扬
杭州公安成功打掉一非法高利放贷 暴力讨债涉恶势力团伙
“中国IC之都”走出砥砺奋进强“芯”路
三位苏州籍院士走进亨通 为吴江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聚焦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农业现代化合作稳步推进
残障孩子上幼儿园优先随班就读
聚焦制度创新推动自贸区建设取得新突破
开启迈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新征程——四川省乡村振兴大会侧记
宜春市袁州区开“环保罚单”不手软
花溪区组团赴江苏省、广东省等地进行招商引资
夹江县供销社力解贫困村果农燃眉之急
覃塘区三登“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红榜
大力发展生产实现脱贫致富市领导深入东乡走访慰问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