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 佐
初夏的一个下午,三点多钟,从乡下回到家里,正疲惫着。随意浏览一下朋友圈,一两张老乡发的“本地西红柿,每斤4元”的图片跳入眼帘。那拇指大小、晶莹鲜亮的酸番茄,一下就激奋了我。
数分钟后,我就到老乡的“河池清水羊肉”馆前,让他称了10斤,每斤4元,付了款,旋即回身。自己留下大半,当日,次日,分送了几个同事,说“这是我的老家的味道”。
桂西北老家的味道甚多,令我耿耿入“胃”者,莫过酸番茄味。每年清明节、国庆节或春节,回到金城江,第一件事,就是必吃一碗生料米粉。粉是手工制作的,肉料生鲜,而且配料众多。如酸笋、酸豆角、酸萝卜丁、鱼腥草、蕨菜……竟有20多个品种,一碗一碗地排列着,阵容强势,酸辣味隐约,一派山野气息,令人垂涎。尤其不可忽略的,就是一大盆诱人的酸番茄汤汁。大碗装的米粉盛好,添加上述配料,酸香袅袅,食欲大开。原以为只是酸番茄汁,不料混合其中的,还有爆熟了的红色指天椒。两者混为一“坛”,不留意,看不出来,但才吃了两三口,细汗便从鼻尖冒出。不由得停下筷子,起身从冰箱取来饮料,以镇辣味。
毕竟,离开老家20多年,岁月和胃口一样一一清淡。藏而不露、如此生猛的辣味,难以应付。但对于酸番茄的喜好从未淡忘,且一直延续,一如既往。
胃口是有记忆的。小时候,自家菜园子,或田头地角,酸西红柿基本上是不用栽苗种植的。头一年总有许多来不及采摘的果子,掉在地上,自然留下种子,来年被春风唤醒,长出新一代番茄苗和花果。平日,侍弄蔬菜、稻田、玉米地时,顺便施放些农家肥,幼苗便自然成长,且极少有虫害。而种植在院子里的番茄,则需堆上一个足有半方肥泥的土垛,用木板围拢,大木桶似的,高出地面两尺许,以防被积水浸泡、烂根。土垛上方支起十多平方米的竹架,方便番茄枝条生长、蔓延、施展,开花结果。也就两三株番茄从草本长成“藤本”,凌空覆盖,野蛮生长。番茄架下,肥鸭踱步,狗跳鸡飞,生机盎然。
番茄三四月开花,逐渐结果,直至年底。天气寒冷时,仍有一些零星果实不肯谢幕。一年下来,结出数十甚至百余斤。一时吃不了,不好生鲜保存的,就加了盐,罐装成番茄酱,密封。当然,这些都是父母亲的劳动,我们兄弟妹几个在外工作,回家的时候,就带回一两瓶,沉甸甸的,家乡的味道。
那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旧时光了。那时,我和老三在乡村学校当人民教师,老家一年四季都有番茄酱可食用。一大瓶一大瓶的,罐装在一两升容量的大玻璃瓶里,封好口,放在相对阴凉的地上,可保存到来年新番茄上架。
离开河池多年,其间也较少回老家,酸番茄味也因此而匿迹,直到几年前才得以重续。回金城江吃米粉吃到酸番茄时,仿佛久别重逢,一切才得以叙旧,话新。每一次回去记得带回的必有酸番茄。但清明节时酸番茄还没出来。有一年的国庆节准备返回防城港前,让老三带着,去了菜市场一起帮着挑选,一口气买了20多斤。回到家里,洗净,晾干表皮水渍,放进冰箱急冻。当然,急冻前,分了同事一些。
在老家,或桂北地区,番茄还有个土名,叫“毛秀才”,其来由典故不赘述。当然了,番茄(西红柿)不能算是老家“特产”。毕竟,番茄是舶来的植物,原产南美洲,中国南北方广泛栽培。菜市场上一年四季可见。但不同地方生产不同的番茄,但拇指大小、多汁、酸味的番茄,在别的地方,像在桂南的沿海城乡,很少见,因而可算是桂柳地区特产,或狭义的河池特产。
初夏时节,在当地市场上常见的小巧玲珑的番茄,一般当水果吃。不知谁给它起了个不像人间果实的名字:圣女果。神圣得让凡俗如我等,买的时候,仿佛要亵渎她似的。“圣女”不吃人间烟火,她的果子怎么能和鱼虾猪肉牛肉混杂一块?其次,是常见的鸡蛋甚至鹅蛋大小的西红柿,1斤也就三四个。但这些硕大的西红柿有些空洞无物,味道索然。
“三天不吃酸,两脚打窜窜”,我国许多地区、许多民间都爱吃酸。且都说酸和辣是味蕾的“鸦片”,而老家和酸番茄,就是这样的一剂味蕾“鸦片”。特别在漫长的夏天,食欲不振。一听酸味,就会唾津潜溢,更不用说,吃在嘴上,开在胃里。
坚守内心 砥砺前行
不足1.2米儿童乘大巴购半票?
2018年“金秋助学”活动启动
陕西高考外语听力考试模拟演练5月31日进行
桐城39名“招商大使”受命出征
酸番茄 老家味
创意毕业照 定格美好瞬间
长沙至香港高铁车票10日开售 二等座票价529元
镇海完成地下水环境专项调查
黄岩:区档案局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云岩区民政局做好退伍士兵接收报到准备工作
北师大附属南湖高级中学新校区开工啦!快看搬到哪儿了?
往事也能如歌
中国网:河北承德高新区开展“送万福 进万家”主题活动
赔偿尴尬 宜宾共享汽车事故 8万多医药费不知找谁付
“利剑”出鞘全覆盖监督 南山全力打造廉政建设先锋区
今年1月苏州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22人
纪录片镜头下生而不凡的罕见病人:痛感 接纳 转变
2018年春节,宝鸡各县区空气质量哪家好?
南京首批事业编定向招录大学生退役士兵选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