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湖南这七个市县做法值得借鉴
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王为薇 周帙恒 整理
今天上午,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会上,长沙市、岳阳市、长沙县、湘阴县、资兴市、宁远县、凤凰县主要负责人就当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做法作了典型发言。跟随新湖南客户端的整理,来看看这几个典型市县在治理旱厕、空心房、污水、垃圾等领域的好经验。
长沙市:治旱厕、清旧宅、管护小微水体
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胡忠雄
突出治厕,打赢农村旱厕歼灭战。用两年时间完成剩余4.5 万座旱厕改造。
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等四种方式治理农村垃圾。具体而言,配备农户垃圾分类收集桶103.6万个,配备专职保洁人员4621人,定期上门收集垃圾,配备回收车辆2659台,对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采用专门车辆进行运输,建设村分类分拣站508个,镇分类分拣中心20个,进行二次细分,对不同类别的垃圾采取不同的利用方式。
突出治房,打赢规范建房攻坚战。一是全面清房,拆除建新留旧住宅11161宗、2586亩。二是严格管房。启动322个村庄规划修编提升,引导农民按规划建房。三是集中建房。开展“带地入建”试点,引导农民跨村集中建房。四是高效用房。引导社会资本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发展乡村民宿、乡村旅游。
突出治水,打赢碧水保卫战。一是着力守护“一江六河”。在加强溢流排口、黑臭水体整治同时,大力实施“一江六河”沿岸畜禽规模养殖退出。二是着力管护小微水体。将农村沟、塘、渠、坝等全部纳入河长制责任范围,建立小微水体名录,设立片区河长5054名,实现小微水体管护全覆益。三是着力治理生活污水。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88座,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90%以上。在相对偏远的农村地区,采取人工湿地、净化槽等方式,多措并举解决生活污水治理问题。
岳阳市:牢牢抓住“空心房”这个突破口
岳阳市委书记刘和生
据初步摸底,岳阳市共有农村“空心房”8.2万多栋、约1110万平方米,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伤疤”。
岳阳市委市政府把农村“空心房”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出台专门实施方案,成立高规格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抓,县乡书记是“一线总指挥”,乡村两级作为中心工作来抓。
在整治“空心房”的操作层面,岳阳市坚持综合施策,以拆促建、以建促管。一是稳妥“拆”。对长期无人居住的“闲置房”动员拆,对破败不堪的“危旧房”从快拆,对零星分布的“零散房”引导拆,对乱搭乱建的“违建房“依法拆。截至7月中旬,全市共拆除“空心房”875万平方米,腾地37018 亩。二是规范“建”。对腾退出来的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宜耕则耕,宜建则建。目前,全市实施土地复耕15377亩,已竣工验收7275亩;全市规划村民集中建房点300个,累计建成103个,入住11381户 。
农村面貌是否显著改观,农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为了让群众满意,岳阳不搞大拆大建,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实事求是、稳步推进,不下任务指标,不搞层层加码,防止一哄而起。与此同时,让利于民,不与民争利,对“空心房”拆除补助做到“应补尽补”,腾退土地及收益全部用于乡村振兴,全市“空心房”整治已补贴农民近3亿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市没有出现安全事故和负面舆情,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拥护和支持。
长沙县:有景看、有活干、有钱赚
长沙县委书记曾超群
长沙县立足县域发展阶段实际,高起点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不断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如今,长沙县的老百姓生活在“有景可看、有活可干、有钱可赚”的环境中。
长沙县坚持把保护生态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首要任务。全面打响治厕、治垃圾、治水、治房、治风攻坚战。目前,全县中心集镇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村庄生活垃圾治理率达100%,今年底所有县级集中式饮用水一级水源保护区周边1000米范围内农户无害化厕所普及率将达到100%,到2019年农村卫生厕所覆益率将达到100%。县道、乡道硬化率均达100%。
基于良好的硬件条件,长沙县获评全国县域农村污水统筹治理示范县、全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全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长沙县坚持把富民增收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最终目标。探索形成了以慧润民宿为中心的“开慧模式”、以茶叶产业带动为中心的“金井模式”,两型发展模式和科学发展经验在全国推广。
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核心支撑。县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设立了总规模为2亿元的乡村振兴引导投资基金,基金规模的80%以上用于支持引导农业产业发展;五年共整合县本级财政支农资金70亿元以上,初步形成了“一个核心、两大走廊、三条主轴、七大产业、八大园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成功上市,先后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县。
湘阴县:治房、治污、治水,三管齐下
湘阴县委副书记、县长李镇江
创新实施农村“空心房”整治,依法依规拆除农村“空心房”9988栋、151 万平米,新增耕地3277亩,解决集中建房用地340亩;充分挖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红利,推动农村闲置土地整理开发。今年新增642亩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入市交易,收益1.4亿元;增减挂钩置换新增建设用地408亩,全年可增加建设用地指标3000亩、耕地占补平衡指标3500亩;按照“宜耕则耕、宜绿则绿、宜建则建”的原则,共打造32个村民集中建房点,创建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2个。
全面推进农村垃圾科学处理,着力补齐设施、资金和机制“三大短板”。以设施建设和资金筹措为例,湘阴县按“一户三桶、一村多点、一镇两站”要求,配置户分类垃级桶16万个、村收集点153个、转运车691辆、乡镇垃圾中转站29座,投资3亿元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明年6月运行;通过财政拿、协会筹、社会捐等渠道,每年筹措农村环境治理资金6000万元,确保了全县1258名保洁员队伍和垃圾收、转、运经费需求。
加力推动农村污水分级治理,着力完善“三大体系”。“厕所革命”管散户。新建住房一律配套卫生厕所,全面实施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共新建无害化卫生厕所9.86 万个;“人工湿地”管村庄。对20户以上集中居住点,推广“三格池+人工湿地”污水治理模式,建立联户人工湿地650套,覆盖农户7万多户;“治污工程”管集镇。启动10个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两年内可将80%的村级生活污水接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资兴市:多管齐下打好乡村振兴这场硬仗
资兴市委书记黄峥嵘
近年来,资兴市通过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4年、2016年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市区。
该市以“点、线、面”结合,打造美丽乡村全域美。打造“十镇百村”示范“点”,重点改善了10个特色镇、100个美丽乡村示范点的生产、生活条件,走出“美丽乡村+文化旅游”新路子。打造“一湖两线”风景“线”,以东江湖周边村庄、贯穿资兴的s903线和s322线“一湖两线”为重点,建成了东江湖环湖路观光带及省道沿线三条精品乡村旅游线。打造美丽乡村普惠“面”,通过规范农村建房,有效破解了“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有新村无新业”等问题。
“整、改、拆“并重,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整治卫生,全面启动东江湖污染源治理工程、供水工程、河流治理工程、生态恢复工程、环境监测等整治工作。改进厕所,在“一湖两线”、人口集中路段、重要交通路段旅游景点兴建了160座农村公厕,完成了8000多户四格式化粪池改建。拆危拆旧,明确拆除范围对全市土坯房、废旧杂房、废猪(牛)栏和旱厕进行了全面拆除。
“管、投、评”并举,构建长效管护大机制。建立科学管护体制,共聘请农村专职保洁员3012名,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了“市里统筹、乡镇管理、村组主抓、农户受益”的长效管护机制。健全多元投入机制,整合小城镇建设、洁净乡村行动、农村拆违拆旧、东江湖亚行贷款生态保护等项目资金10亿余元,拉动社会投资30余亿元。完善督查考评机制,市财政从统筹城乡发展资金中每年安排600余万元作为乡镇(街道)奖补金。
宁远县:五化行动打造最美乡村
宁远县委副书记、县长唐何
近年来,宁远县以“五化”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显山、亮水、露田园、美村庄,取得了显著成效。
聚力绿化行动,全面禁伐限伐、封山育林,十年不砍树,十年栽好树。统筹山水林田路系统治理,实施“四边”绿化和“荒山造林、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村庄增绿”四大生态修复工程。
聚力净化行动,围绕让地更干净,探索建立“户清扫-村收集-镇清运-县处理”四级链式处理系统、“流动回收人员-村级回收点-乡镇回收站+县回收公司”回收利用系统,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5%。围绕让水更清澈,推行“点面环式”治污水:在点上,突出核心村镇,覆盖周边人居,建成全省首个建制镇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中心,首座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在面上,16个乡镇和所有集中居住村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聚力美化行动,围绕“一核两廊两线两镇多点”乡村振兴示范区,完成218个村2.6万户民居“穿衣戴帽”。发挥舜帝德孝文化优势,大力开展文明评选创建活动和移风易俗行动,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410个行政村全部制定村规民约,261个村建立“红白”理事会。
聚力亮化行动,实施“点亮乡村”行动、“雪亮工程”,开展无间歇夜间义务巡逻,农村干线村、集中居住村和乡镇政府所在地亮化率100%、视频监控覆盖率100%。
聚力序化行动,坚持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统筹村庄、产业、土地等多规合一。开展农村“空心房”治理和农家庭院整治。强化党建引领,实施农村网格化、综合服务平台、村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凤凰县:三大体系建设让城乡更美
凤凰县委书记颜长文
2016年以来,凤凰县有97个村完成农村环境整治,今年实施40个村的环境整治。为了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凤凰县建立城乡污水治理体系,引进首创集团采取ppp模式运作,投资9.8亿元,全面实施凤凰城乡供排水工程和水污染治理工程,力争3年内基本完成县城区、乡镇、旅游村、重点村等污水治理任务。
凤凰县还建立了森林保护体系,大力实施封山育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全部取缔木材砍伐指标,全面关闭木材加工厂实行农村护林员制度投入1亿元,实施“青山抱古城”工程。全部关闭全县非法采砂场、非法矿山、尾砂库。
为了让乡村净起来,凤凰县建立了城乡垃圾处理体系,对乡村垃圾实行分类减量、集中无害化处理。在乡村新建垃圾围931个和一批垃圾集中处理站,全面实行乡村保洁员制度,广泛发动群众做好自家的环境卫生工作,全县河道、村庄、道路两旁基本看不到白色垃圾。
另外,凤凰县还实施了乡村照明计划,按照“政府统一安装、村委会自主管理、村民共同享用”的原则,2018年实施186个贫困村亮化工程,明年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实施村庄建设工程,全面规范乡村建房,全面开展乡村房屋建新拆旧,易地搬迁贫困户的旧房一律拆除复垦,同时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保住民族文化,留住美丽乡愁。
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初审专家组莅临周口
五河县G104京福线大修工程设计交底会顺利召开
最新进展!本月底 桓子河引桥箱梁完成吊装
意大利预科留学报名进入倒计时,地点在昙华林
深度交流 合作共赢——我市赴岳阳开展旅游专场推介侧记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宁远等七个市县好做法值得借鉴
创新政务公开试点渠道 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
“智”“质”并举逐千亿——市质检院助推智能马桶产业高质量发展
望江社区有位热心肠的“水仙阿姨”
同江市领导调研秸秆综合利用和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
荒唐!男子相亲未果恶意报警 严惩!警方依法将其行政拘留
东台市时堰镇新嵇村 精心建造集中居住区
市领导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我省成人高考将使用指纹识别 严防替考舞弊
攻坚战鼓震天响 项目建设急行军
八一节前慰问退役军人
龙文郭坑坚持生态优先 持续开展美丽乡村整治
北海路街道南湖社区开展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并为居民一对一义诊
郭建英在全市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谱写保定脱贫攻坚新篇章
35岁男子冒充失足妇女招嫖 微信设局诈骗10余起 涉案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