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海峡两岸记者特区行”联合采访团走进海南
“最年轻”特区魅力足 两岸媒体人频点赞
深圳新闻网讯 7月25日-30日,“海峡两岸记者特区行”联合采访团在海南展开参访活动。两岸媒体人深入海南省博物馆、文昌市龙楼镇好圣村、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等地,深刻感受“最年轻”特区的魅力,探寻其发展的“密码”。
“莲雾大王”见证琼台农业合作历程
金德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益丰扎根海南海口,专心种莲雾已经十多年。
从引进台湾“黑金刚”莲雾到培育出新品种海南“中国红”莲雾,再到在海南海口、文昌、屯昌设有3个基地,种植莲雾1700余亩、近5万株,让“中国红”莲雾畅销大陆各地,十多年间,黄益丰成了“莲雾大王”,莲雾也成为了海南一张靓丽的名片。
“我在采访中发现,得益于大陆庞大的市场,这里的莲雾价格波动很小,而且收购价格比台湾高不少。”中评社记者林谷隆表示,琼台农业合作的效应是双赢的,台商给海南带来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将台湾水果带进了大陆市场。
农业是海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琼台合作的重要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海南建省办特区30年以来,共引进台资农业企业600多家、台湾优良品种80多类500多项。今年6月底,海峡两岸(海南)农业合作服务示范中心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成立,琼台农业合作探索正在向市场营销、深加工、休闲观光等方向转型升级。
海南省省长沈晓明接受联合采访团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海南全岛自贸区、自贸港的建设与发展,琼台农业合作领域的深度和广度也将进一步拓展。
两座村落讲述乡村振兴新故事
力量感十足的钻木取火表演,活泼的《苗捏》舞,别具特色的乐器表演,充满黎族风情的长桌宴……在保亭县槟榔谷,以活态传承的黎族、苗族传统文化给两岸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这里一直是黎族、苗族聚居区。早年居民连解决温饱都困难。20年前,穷则思变的当地人建起了旅游区。”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副总经理陈国东接受采访时高兴地说,如今,当地百姓人均年收入已超过3万元,绝大多数村民已实现小康。
据介绍,槟榔谷把当地居民的发展有机融入到旅游业中。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着手周边村落道路工程改造、路灯安装、打井、村民居所新建和改造、资助困难家庭子女就学。此外,槟榔谷还打造出“惠农一条街”,自建和拉动农户建成商铺131间,带动本村农户和周边百姓就业300余人。
“槟榔谷保留了当地少数民族村落特色,又吸纳居民在地就业,实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海南旅游景区众多而设计各具特色,体现着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创新和思考。”台湾《旺报》副总编辑宋秉忠感叹地说。
从贫困村到幸福农庄,龙楼镇好圣村一年多来的蜕变同样让两岸媒体人惊叹。
好圣村有11户60余人,过去家家户户务农,很多家庭收入低得连给孩子交学费都成问题。去年1月,文昌市出台规划,着力在这一距文昌航天发射基地7.2公里的村庄发展航天蔬菜种植、绿色养殖、文化旅游、区块链等新兴产业。
经过短短1年多的发展,好圣村旧貌换新颜,村里的道路变好变干净了,最重要的是大家的钱包鼓起来了——2017年,好圣村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798元,年增长率达52%,带动全镇1/3贫困户走上脱贫之路。
当地村民符欢原本在海口务工,2016年回到家乡,在政府资金、技术的支持下,以合作社形式养殖黑山羊。养殖场还吸纳贫困户使用政府扶贫资金参股,每年可获15%的分红。目前,符欢饲养200多只黑山羊,主要销售到本村餐馆及文昌各大酒店。他说,一只山羊可卖到1500多元,年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
“深海勇士”彰显中国深海研究实力
在三亚,两岸记者们来到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一睹“深海勇士”号这一“国之重器”的风采。与此同时,记者们还深入了解深海所如何汇聚我国深海研究力量,填补我国深海战略的地域性空白所付出的努力和实践。
“深海勇士”号海试、赴马里亚纳海沟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超深度、大密度万米深渊底层结构探测……一系列纪录片、真人介绍让两岸媒体人十分震撼。尤其是近距离一睹“国之重器”——“深海勇士”号的风采时,两岸媒体人更是惊叹连连。
“深海勇士”号是我国继“蛟龙”号之后,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也是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而随着深海所科研人员研究方向不断的拓展,“深海勇士”也不断为我国深海技术领域提供更多的研究资料。
在深海所,深海极端环境模拟研究实验室主任、资深研究员周义明成为大家追访的对象。2013年,生于台湾的周义明教授毅然辞掉美国待遇优厚的教职,来到深海所。他告诉两岸记者们,吸引他的,是“大陆对科研的大力投入和重视以及三亚进行深海试验的便利条件”。
目前,一边开展实验,一边培养学生,成为周义明的“日常”。在他的实验室里,有多名博士和在读研究生。在周义明的指导下,他们从制作深海环境模拟研究实验设备的零件开始,慢慢到独立开展实验,逐步成长为深海领域基础研究的后备力量。
“原来一直以为海南就是农产品丰富,旅游业发达,没想到海南的科研能力如此之强。”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杨钊深受震撼之余,也希望两岸交流合作的领域能越来越广。
泸州云龙机场:铆足干劲施工 确保建设进度
建一流城市 城市三水发展纲要重磅发布!
夏邑县高级中学启动“名师工程”“青蓝工程”
中燃集团客商来我县接洽
随州市公积金中心多举措提升服务质效
40名海峡两岸记者在深圳采访 赞深圳发展让人惊叹
干货!湖北2018年高校艺术类招生政策出炉
我市举行“健康中国、美丽鹤岗”老年大学太极拳展演
全球甬商共商融入“一带一路”助力“名城名都”
赖泽华出席全市禁毒委员会全体会议暨全民禁毒工程推进会议
庐江汤池入选合肥潜力地标
烟台市纪委监委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长沙初中生如何自保反侵害?律师进校园教孩子四招反校园欺凌
立足新时代 扛起新使命 推动新实践
百岁人民医院迎首个中国医师节 百位名医义诊
衡水市举办“时代新人”主题展演
省医改办到潍医附院调研省属公立医院发展改革情况
我省在港推介美丽四川创业天府科技等领域的37家企业参展
潘功发会同徐中全、雍建军召开皖西南快递产业园项目建设会商会
全市首个公交新能源汽车号牌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