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村位于宜秀区白泽湖乡最北端,是一个省级贫困村。盘活集体资源、扩大村集体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发展特色产业、创新脱贫方式,多措并举之下,2017年,龙华村整村脱贫,67户贫困户139名贫困人口告别了贫困。
杨上虎家脱贫了
“多亏了国家政策好,村里扶持力度大,小额贷款入股能分红,孩子上学有教育扶贫资金,企业让我们代养生猪有补助,去年底我们一家总算脱贫奔小康了。”3月14日,龙华村已脱贫户杨上虎兴奋地说。
杨上虎今年51岁,家里两个孩子上大学,妻子心肌缺血不能干重活,家中因学致贫。龙华村根据杨上虎家中实际情况,找准脱贫对策:通过教育扶贫资金解决杨上虎两个孩子上学资金难题;由村委会牵头,给他安排企业代养生猪项目,代养4头生猪一年补贴1200元;利用小额贷款5万元入股一家禽业公司,一年分红3000元;杨上虎本人在一家家具厂上班,扶贫工作队经常实地走访,了解情况。通过一系列的帮扶措施,杨上虎一家终于在2017年底脱贫了,家庭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
在龙华村,像杨上虎这样的脱贫户还有很多。
集体资源盘活了
龙华村三面临水,村内水面面积广阔。但交通闭塞落后,村集体资产匮乏,农业产业缺乏有效支撑,2014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
村里有一块面积达530亩的莲湾湖,以前由于圩埂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不能确保旱涝保收,2007年对外出租时,年租金仅为4万元,且不包括保修圩埂的各项支出。当年签订的承包期是10年。“贫困村要脱贫首先得村集体脱贫,村里只有这块集体资产,必须要盘活。”龙华村党总支副书记章洪阳说。
2015年起,龙华村开始对莲湾湖水毁圩堤进行加固修整,先后投入186万元,确保圩内耕地旱涝保收、湖内平稳养殖。2017年5月承包期满后,村内重新招标出租,莲湾湖年租金达20万元。
有了租金,村集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开启了,十余条农村道路硬化了;枫龙公路安装82盏路灯,亮起来了;4座泵站改造升级;两个当家塘清淤、护砌;6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建起来了。
特色产业有了
龙华村依据本村实地情况,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做到“长短结合,种养循环”。
该村于2016年引进两家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特色产业。一家企业立足种养殖业结合、发展生态循环采摘观光农业,年产值约2500万元,可带动55人长期就业。另一家企业采取农牧共存方式,栽种猕猴桃等果树50亩,水产养殖20亩,林下饲养优质家禽20000羽,林上立体建设光伏发电站,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以上。
两家企业均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村委会+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依托专项扶持项目资金30万元,实行入股分红,年分红18000元。分红的46%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建设,54%用于贫困户配股,发展产业增收项目,以“公司+贫困户”生猪代养模式助力脱贫增收,每头猪保底收益300元,2017年共有27户贫困户代养生猪84头。
“龙头企业入驻我村,为贫困人口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渠道,也丰富了脱贫方式。最重要的是特色产业发展起来了,带动了休闲观光采摘垂钓等产业链的发展。”龙华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何江玉说。
(记者/雷琳琳通讯员/嵇奕华 郑超)
吉林省东南部有大到暴雨做好各项防御
滨州市直机关用40项“小积分”管好1万多名党员“大队伍”
王少玄调研市中心城区“三改三通三进”暨“蓝色彩钢棚百日攻坚”推进情况
梅江区水务局召开水务建设领域治理拖欠民工工资问题专题会议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 欧洲企业“很受伤”
宜秀区龙华村整村脱贫
22年的坚持,看联盛女强人如何从收银一步步成长为总裁
濂溪区第一幼儿园开展大班幼小衔接交流会
茶山推进内河涌综合整治 切实落实河长制工作
市政府召开资威路快速通道前期工作推进会
胶州市教体局采取措施积极营造健康网络生态环境
坐竹床体验汉味“热”情
【科技】市科技情报所举办网络文献数据库资源使用培训会
芮乃伟张璇止步十六强 “绝艺”屈居亚军
苏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切实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走在前列
芜湖国家文化消费试点活动3月2日启动
固镇县开展春节期间冷鲜猪肉专项整治工作
学前教育痛点如何破?重庆将多措并举解决入园难、入园贵
太阳河:齐抓共管,筑牢和谐集镇
遵化开展食品安全“护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