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综合治理 打造平安和谐乡镇 名山区马岭镇创新工作模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马岭镇建立巡防队伍,加强日常和重要会节期间的巡逻、治安隐患排查
法治宣传进校园
“环境美了,邻里之间的矛盾少了,身边的不稳定因素也被悉数排查并得到有效遏制。”名山区马岭镇群众的满意度,体现出该镇创新社会治理工作的成效。
2017年以来,马岭镇在名山区委政法委的指导下,积极试行“三建三队一常态”工作模式,结合“大排查、大防控、大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创新开展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出发点,将平安、法治的理念深植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这一经验,成为了创新社会综合治理的“马岭实践”。
众所周知,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平安乡镇”建设的工作需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前提。
那么,“马岭实践”有哪些经验和亮点?
“三建”工程 汇集民情回应民意
“我同意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2017年9月,因土地承包问题长期僵持不下的邻里纠纷,在马岭镇综合维稳群众工作中心达成和解。
早在2007年,马岭镇兰坝村1组村民张克琼因家庭困难,无法承担兰坝村公路集资款项。
兰坝村1组通过组员大会,决定将张克琼的2分土地承包给张克兴、张克树,承包期限10年,每分每年承包费用100元,10年承包费用共计2000元,用于缴纳张克琼公路集资款。
在2017年承包期限将满时,当事双方就土地回收和青苗赔付发生纠纷。当地村组干部调解多次无果的情况下,双方当事人找到了马岭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经协调,双方商议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并在调解室握手言和。
“调解,让大家的矛盾少了,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民情!”马岭镇综合维稳群众工作中心负责人说。
马岭镇位于名山区东北面,地处成都、眉山、雅安三市交界处,人员结构较为复杂。构建稳定、和谐的村镇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创新综合治理对于马岭镇来说刻不容缓。
小事不出组,一般纠纷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和谐的邻里关系得益于马岭镇“三建”工程的建设。所谓“三建”,即“建中心”“建阵地”“建制度”三个方面。
马岭镇党委书记吴勇介绍,中心建设,即按照信息化、科技化的总要求,不断完善镇综治维稳群众工作中心的建设,充分发挥其统揽作用,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阵地建设,即抓住当前社会改革机遇,不断强化社会综合治理信息化阵地、镇(村、组)三级法治阵地、社区戒毒康复阵地、网格化服务等建设;机制建设,即创建行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社会综合治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据悉,2017年以来,马岭镇先后创建2个法治示范村和1个法治示范社区,开展村民代办服务,受理矛盾纠纷92件,成功调处90件,调处成功率达97.8%,该镇未出现一起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三队”打造 清理毒瘤震慑犯罪
“用敏锐的双眼发现毒贩的踪迹,第一时间将他们绳之以法。”马岭镇网格化队伍、治安巡逻队伍、应急处突队伍三支“铁队”应势而生。
马岭镇的创新社会综合治理不仅是建立机构、配备硬件那么简单。根据当地实际,马岭镇镇长刘维洪发现,该地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毒品吸食、贩售的“温床”。毒品严重影响了当地治安及生产发展,构建全面的巡、查、控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有周书记在,我们生活感觉更安全!”马岭镇余沟村一村民如是说。
村民口中的“周书记”叫周似会,是马岭镇余沟村第一书记、法治帮扶员、红星派出所副所长。
2016年9月24日,周似会带领红星派出所值班民警在余沟村巡逻时,张某、林某因为行为可疑,被治安巡逻队伍“锁定”,根据多年的办案经验,周似会机敏地察觉,两人有吸毒的嫌疑。
治安巡逻队对张某、林某实施就地抓捕,并进行尿检,结果呈阳性。在事实面前,两人如实供述了吸食冰毒的违法行为。按照张某、林某的供述,治安巡逻队的民警顺藤摸瓜,连夜冒雨又在贫困村康乐村、眉山市丹棱县交界处等连续抓获5名吸毒人员,并成功摧毁一吸毒窝点。
“该起案件有力地震慑了马岭镇及周边的吸毒人员,减少了因吸食毒品引发的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净化了贫困村周边的社会风气,强有力地保障周边贫困村扶贫攻坚的顺利进行。”周似会说。
成功打击毒贩,充分体现出防控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为将不稳定因素扼杀在“摇篮”之中,2017年以来,马岭镇强化“三队”建设。
马岭镇的网格化队伍建设,即在原有网格化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网格员民情信息收集、居民事务代办、矛盾纠纷劝调、特殊人员帮扶、治安群防群治、政策法规宣传等工作的培训和指导,使其充分发挥好网格化服务管理在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作用。
治安巡逻队伍建设,即在镇(村、组)建立巡防力量,加强日常和重要会节期间的巡逻、治安隐患排查,并配合网格员、派出所做好重点人员稳控、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
应急处突队伍建设,即成立由镇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相关办所、驻镇单位为成员的应急处突工作领导小组。该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全镇应对处突公共事件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决定和部署全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组织、指导、协调辖区内群体性事件、地质灾害、地震、森林火灾、粮食、卫生、信访、道路交通、食品安全、重大动物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应急处突工作。“三队”工作既有交集,又各有侧重,真正做到全面防控、及时处理。
马岭镇在完善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瞄准关键节点和重点时段,在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安装电子监控,建立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中心,管理社区戒毒人员2名、社区康复人员6名,实现社区戒毒5人、社区康复3人。实施边际协作,保持治安防范高压态势。
2017年以来,马岭镇治安案件发案率、吸贩毒人员、盗抢诈骗、安全生产隐患、矛盾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全镇无重特大刑事案件发生。
常态工作 结合中心综合治理
日常巡逻、重点排查……这已经是马岭镇社会综合治理的常态。
马岭镇积极试行的“一常态”,即指形成社会综合治理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社会治安大局总体平稳,群众社会安全感、幸福指数和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
该镇建立健全了社会综合治理各项制度,明确治理工作中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实行一个专项工作一个专项制度、一个专项工作一套专项方案、一个专项工作一套专班人员,层层压实工作和责任,确保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运行。
马岭镇围绕基层党建、环境保护等中心工作,创新综合治理的“马岭实践”。
吴勇介绍,2017年以来,马岭镇将基层党建作为“龙头”工作进行推进,深入实施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持续开展廉政建设暨“责任大落实、干部作风大提升、发展环境大改善”等为载体的社会评价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切实强化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巡察,做好廉政风险防控,提升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形成依法办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风尚。
结合环保这一工作大局,马岭镇以坚决打好环境污染“三大战役”为目标,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辖区内秸秆焚烧、畜禽养殖、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污水处理、在建项目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破坏纠纷调处为整治重点,确保达到镇(村)环境面貌明显提升、空气质量明显提升、河道及水源地水质明显提升、土壤环境质量明显提升、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明显提升、群众环境保护意识明显提升、生态破坏纠纷明显下降的总目标。
在法治宣传方面,为将法治宣传覆盖到基层的每个角落,筑牢群众的“红线”意识,马岭镇充分依托“马鬃岭讲堂”、马岭新课堂、“农民夜校”、法治学校以及“村村响”、微信、短信、宣传展板、画册等宣传手段,全力维护社会的稳定,为平安、法治建设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数据直观体现了马岭镇社会综合治理的成效——在2017年上半年雅安全市的群众满意度测评中,马岭镇位列全市第20名,较去年上升60个名次。
杨方明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黄伟

黔·视界非遗文化艺术宣传周”筹办背后的故事
《惠州日报》评论员文章:开放发展,合作共赢
假冒食药监工作人员推销员骗老年人被诉
【聚焦市两会】坚定信心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刘长龙参加朝阳代表团分组审议
市政府党组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创新社会综合治理 打造平安和谐乡镇 名山区马岭镇创新工作模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祁门用政策优惠助力就业再就业
全国主流新媒体代表深度探访“双高”之城 一路点赞厦门
五城联创工作督查通报来了,看看还有哪些问题?
海曙区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启动
体验永川乐和乐都欢乐世界十环过山车 网媒记者大喊:刺激
南京鼓励发展智慧零售
中国网:承德市国地税联合举办税收宣传月启动暨税务实习基地授牌仪式
冒险下河救人的灌南田楼好青年孙海获表彰
龙门推灯首次搬上大舞台 平江民俗文化助力“红节”
黄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副秘书长名单
洛浦公园东段:一幅美丽洛阳新画卷
丹东制造向“工业4.0”挺进
该拿什么拯救你城市“毛细血管”
舟山在省内率先实现建筑工程“竣工测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