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规范中小学生竞赛:不再是升学“敲门砖”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21日电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对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作出规范。其中,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原则上不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做到“零收费”、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等要求,值得社会关注。
资料图: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现场。 武俊杰 摄
  ——原则上不面向义务教育阶段
  《办法》指出,从严控制、严格管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竞赛活动。
  ——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
  《办法》要求,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
  此外,《办法》还指出,在竞赛产生的文件、证书、奖章显著位置标注教育部批准文号以及“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等字样。
  ——做到“零收费”
  《办法》要求,竞赛应坚持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主办方、承办方不得向学生、学校收取成本费、工本费、活动费、报名费、食宿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费用,做到“零收费”。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嫁竞赛活动成本。
资料图: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wer)2018赛季中国赛区南方地区公开赛。 杨伏山 摄
  ——不得面向参赛者开展培训
  《办法》要求,坚持自愿原则,不得强迫、诱导任何学校、学生或家长参加竞赛活动。
  另据《办法》,举办竞赛过程中,不得面向参赛者开展培训,不得推销或变相推销资料、书籍、商品等。
  ——主办方须具备较强的专业影响力和学术团队
  根据《办法》,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组织主体(主办方)应为在中央编办、民政部登记注册的正式机构,必须具有法人资格。主办方必须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具备较强的专业影响力和学术团队。
  举办竞赛过程中经查实有违法违规行为,致竞赛活动被教育部终止的,其主办方不得再次申请举办竞赛。
  ——实行清单管理制度
  《办法》指出,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实行清单管理制度,清单每年动态调整一次,在教育部门户网站公布并正式印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各类教育机构不得组织承办或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清单之外的冠以“全国”“国家”“大中华”等字样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不得为违规竞赛提供场地、经费等条件,一经发现,将予以严肃处理。(完)

大江美城话襄阳
快讯:因车流量大 这些高速实施入口货车管控
中方森林公安局:让“娃娃鱼”回家
清镇市百花社区“三措”提高平安建设工作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科技局]参加2017长吉图区域中俄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教育部规范中小学生竞赛:不再是升学“敲门砖”
区领导调研个体工商户注册业务办理情况
我县召开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动员会
湛江积极筹建广东省实验室
省财政厅下达我市2018年第二批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165万元
聚焦重点 压实责任 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王明伟到延长县调研苹果期货工作
孟津县生态创建助力农村环境改善
观澜街道主要领导人带队调研城中村工程建设情况
春天不想“肝着急” 海口医生提醒定期体检很重要
租民房造“赌窝” 才开业“连锅端”
三抓三比卓见成效 小镇建设实现“列屿速度”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长春市心理医院举办“我们遇见最美的你”朗读者主题活动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宜春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纪实
200名退役士兵1600个岗位里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