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议案》。为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市人大常委会专门组织开展调研和考察,并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审议。会议认为,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迈上新台阶,农村面貌发生新变化,农村民生明显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认识还有待提高,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农村环境治理问题比较突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强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特作如下决定: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自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摆在优先位置。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领导,形成整体合力,立足市情农情,发挥自身优势,共同推动我市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二、注重规划引领,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结合起来,在建设现代化大美阜阳中持之以恒推进。要科学编制全市各级乡村振兴规划,突出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建立规划综合协调和实施监管机制,加强统筹管理、系统衔接和建设管控,确保规划的约束力和严肃性。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强化资金支持、政策激励和制度保障。
三、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乡村振兴既要整体推进,又要突出重点。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要把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要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不断巩固粮食保障能力,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实施好质量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生态化、标准化、组织化、品牌化、产业化生产经营。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扶持发展一乡(县)一业、一村一品,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
要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引导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水平。推动规模经营,大力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要强化科技支撑,持续抓好各类农业园区建设,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能。要推动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开展社会化、专业化服务,进一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深入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四、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美好家园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田水林河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加大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治理力度,积极开展河湖水系连通、农村沟河塘清淤整治和黑臭水体整治,防治水污染,严禁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整治“三大革命”,抓好“硬化”“净化”“绿化”“亮化”,打好乡村振兴第一硬仗。要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统筹推进,乡村建设要突出特色,体现一村一韵、乡土风情,防止千村一面和乡村景观同质化、城市化,打造一批精品村、特色村。
五、兴盛农村文化,大力建设现代乡风文明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农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要以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充分发挥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坚持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要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进一步组织实施乡风文明创建工程,建设文化广场,展示文化传承脉络。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推进非遗传习所、展示馆建设。加大文化墙、好人街、自然村小广场、小公园建设力度,打造好乡风文明阵地。
六、坚持多措并举,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高村“两委”凝聚力和战斗力。健全城镇功能,提升乡镇为农服务能力,推动镇村联动发展。坚持“自治”为基,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创新村民议事形式,发展协商民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坚持“法治”为本,树立法治理念,强化普法宣传,切实增强基层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将政府涉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推进县乡村综治中心建设,全面建立乡村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持“德治”为先,强化道德教化作用,积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进行道德典型评选表彰,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七、提高保障水平,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要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好脱贫攻坚战,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要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整合统筹涉农资金,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保障财政投入持续增长。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加强专业化“三农”金融服务供给。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开展农业招商,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村。要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建立人才向基层下沉机制,实施农村人才振兴工程,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措施,做好引才、留才、育才、用才工作。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提档升级,实现城乡互联互通。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落实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创业。要加快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持续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男子订了两份牛肉饭吃出一块创可贴 店家称无证据
禁放烟花爆竹 守护碧水蓝天——淄博市国土资源局开展禁放烟花爆竹承诺行动
规范管理共享单车 更好服务广大市民
志愿服务为社会力量参与防艾开启一扇门
三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单的公示
阜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决定 ...
市工商局打造“三押”登记平台 助力融资服务发展
特约记者行:给农民送戏比送礼还受欢迎
一汽-大众蔚领不断为旅行车市场加油助燃
永兴县开发区外贸综合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意桂线部分路段破损严重
鹰潭市本级行政许可标准体系通过专家评审
柞水715户贫困群众通过就业稳定脱贫
我市将建立供热试运行机制
“河北建设”增色北京冬奥会
陆河强力整治交通安全
嘉善圆满完成2018年粮食订单合同签约
增城区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打好环境攻坚战 着力推动新塘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关山旅游扶贫五大模式带动652户贫困户脱贫
北京岳阳企业商会成立陈邦柱贺铿到会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