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万人帮企送万岗”引发多重“笑”应

宿迁网讯 “在外边上班,心里总是惦着家里。现在回来上班,工资也不低,环境也很好,还能多陪陪孩子,多照看老人。”2月12日,泗阳申久家纺面料有限公司的织布挡车工史林云说起自己返乡就业的事,笑得合不拢嘴。
史林云从苏州纺织厂回到老家上班,得益于泗阳县正在开展的“万人帮企送万岗”活动。泗阳县委书记徐勤忠说:“‘万人帮企送万岗’,目前已经成为泗阳县服务项目落地、振兴工业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富裕一方百姓的‘暖冬行动’,引发了企业、员工、家庭共同受益的多重‘笑’应。”
企业老板笑了:开足马力生产不愁了
位于泗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几十个招工窗口前挤满了返乡人员,他们正在咨询用工情况;北区的几十个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着各个企业的招工信息。
应聘者络绎不绝的背后,是一个个落户泗阳的大项目给当地群众提供的众多岗位。近年来,泗阳本着“项目为王”的新发展理念,围绕“2+1+1”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定位,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高端转型、新兴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全面构筑起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居制造、汽车配件四大产业集群。目前泗阳经济开发区已入驻企业近460家,共需用工9万多人,缺工高达1.26万人,其中晨风、东滢、海欣、好彩头、捷锋帽业等19家重点企业缺工7045人。
就在企业老板苦于无工可招之际,泗阳县年初起在全县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万人帮企送万岗”活动,全县101家企业拿出400多个工种的1.2万个岗位,编入《泗阳县2018年春季企业用工招聘信息》,供返乡就业者选择。县乡村各级干部在“万人帮企送万岗”活动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全县19个乡镇街道和238个村居的干部每天都带着返乡人员去企业报名应聘。全县目前已经签约5600多人,正式上岗2108人。
面对这样的形势,晨风集团负责人滕俊新笑着说:“泗阳县委、县政府对待我们企业,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贴心为企业帮办服务,这次招工又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就业员工笑了:在家门口上班太好了
“在家就业好,照顾老和小。”随着泗阳县“万人帮企送万岗”活动的深入推进,一大批返乡人员尝到了“家门口”就业的甜头。
外出人员纷纷返乡就业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泗阳企业的工资高了、待遇好了。泗阳县委副书记、县长马伟介绍,泗阳经济开发区的纺织服装企业,一线员工月均工资超过4600元,最高可以拿到8000元甚至1万元以上,企业还缴纳五险一金,提供带薪休假、免费食宿等。同时,企业生活配套十分完善,可以真正让就业者就业更便捷、更舒心、更满意。 
让泗阳儿女不愿四处漂泊、主动返乡就业的远不止这些。我们从该县印发的《关于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的八条意见》上看到,县政府还给返乡就业人员送去技能补贴、就医、就学、购房等方面的政策“红包”。凡是返乡就业在县城买房的,符合相关条件,县里给予1万元安家补贴;宅基地退出的,再给予购房总款5%的补贴;返乡就业子女需要上学的,由县教育局负责安排就近就地入学,对就读民营学校的,协调减免1/3的学费;对返乡就业人员免费办理一年城市公交年卡。
家住南刘集乡河边村、今年36岁的王刘柱,在常州市武进区某服装厂做大烫工十余年,妻子一人在老家带着两个孩子。他在看了朋友圈中推送的《让爱回家》演出视频后,当即与公司结清工资回家就业。拿到第一个月工资的王刘柱笑着说:“没想到头一个月就拿到6600块钱,比苏南企业一点不差,在家门口上班太好了。” 
老人孩子笑了:早晚生活都有人陪了
采访中,我们感受最深的还是返乡就业人员对家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每一个务工人员返乡就业,父母和孩子减少了一个“留守”的称谓,家庭就增添了一份欢笑。
在“万人帮企送万岗”活动中,泗阳县委书记徐勤忠,县委副书记、县长马伟联合署名,向16万在外务工人员发出了《不用撇下老和小,就业还是家乡好》一封信;县委宣传部牵头拍摄了两部专题宣传片,在各微信公众号推送,介绍重点企业用工信息;《泗阳快报》开设专版、专刊宣传返乡就业和企业用工信息17期次,举办了两场专场文艺演出,邀请“大衣哥”、刘大成、陈寒柏等歌手到场助阵;组织乡贤读报团成员160人次深入村居大力开展宣传活动;组织了乡镇村组干部、留守家庭成员、招商干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等不同群体近两万人次观摩开发区企业,让他们对企业发展有直观感受,人人都做宣传员,个个都来帮招工,让“家乡就业好,照顾老和小,工资还不少,条件优又好”的看法深入人心。
外出务工人员在企业是员工,在家庭是父母,也是儿女,承担着照顾老人和儿女的双重义务。29岁的庄婷婷, 家住该县里仁乡,有个11岁的儿子。以前一直都在张家港扬子服饰做机工,工资在5000元左右。她听说泗阳经济开发区有许多大企业的消息后,考虑到孩子的学习和父母的身体都需要照料,果断回家就业。由于她技术过硬,还被提拔为组检管理,月薪6000多元。
庄婷婷的婆婆张红萍笑眯眯地说:“过去婷婷常年不在家,孙子上学都是我接送;我们年纪大了,遇到头疼脑热的想喝口水都没人端。如今她回来了,我们不用烦多少神了,她把孩子带在身边念书,还能回来看看我们,早晚生活都有人陪了。”(张耀西  王静)

弋江区商务局向双联系社区的退役军人和困难户送去关怀慰问
兴庆区在6所学校推行落地式家庭教育
群工力量让幸福云岩焕发澎湃活力
济阳县以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点确保安全生产
雨山消防开展电动车违规停放专项整治
泗阳——“万人帮企送万岗”引发多重“笑”应
猪场乡5000多农户走上“致富路”
渭滨:干群栽种扶贫林 助力群众早脱贫
直面短板深化改革 增创佛山发展新优势
麻涌人力资源分局举办公共就业服务现场招聘会
江阳区领导到石寨镇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创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节前卫生监督检查 为市民提供安全保障
眉山:两级法院打击拒执 “老赖”莫存侥幸心理
贵阳发布2018年人才需求目录
莞城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届代表大会召开 陈浩荣当选主席
廊坊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2018年2月8日廊坊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省易地扶贫搬迁调研组到汨罗市调研
慈利县召开第三轮“两项督导评估考核”迎检工作会议
16岁少年获中国青少年创造力大赛金奖
曹炯芳在湘潭县茶花村讲主题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