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凉山来甬的兄弟俩 接力办起了爱心服务站

杨召成在修鞋。
  屋檐下放着饮水机、墙边上挂着充气电泵和充电器、墙角还搭着一个洗手池,在江北慈城的日新路上,有这么一个看来并不起眼,却为周边居民常年提供日夜免费服务的爱心服务站。设立这个服务站的是“步馨鞋店”的两任店主,一对来自四川的表兄弟。4年来,他们坚持用微薄的收入奉献着爱心,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1
  兄弟接力让爱心延续
  昨天下午,杨召成正在鞋店里修一双女凉鞋。台风刚过,午后的气温又升到30℃以上,虽然开着电风扇,但小杨的脑袋上还是挂着不少汗珠。“出出汗,不容易中暑,还能省点电费。”小杨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夏天是鞋店的淡季,每个月收入才2000元左右,而爱心服务站的水电费和桶装饮用水的费用就占去了一大半,再加上鞋店的房租,这几个月都是在亏本经营。
  确实,从7月份至今,爱心服务站每天至少要更换一桶品牌桶装水;日夜开放的电动车充电器,每个月的电费几乎超过了鞋店的用电量;而洗手池的用水量,更是比店里的用水量要多出两三倍。
  不过,作为鞋店的第二任老板,小杨始终坚守着对表哥王小林的承诺:只要鞋店开一天,爱心服务站就要办一天。原来,爱心服务站是王小林设立的。去年,王小林回到老家四川发展,就把鞋店交给小杨打理,并交待他,要把爱心服务站办下去。
  2
  小小服务站温暖一方人
  今年22岁的杨召成来自四川巴中,王小林是四川大凉山的。兄弟俩从小穷困,得到过不少爱心人士的帮助,所以这颗善的种子一直埋在他们心中。十多年前,王小林辗转来到慈城,开了一家小鞋店。4年前,王小林设立起这个爱心服务站,初衷就是为附近的居民和过路的群众提供一些便利。
  鞋店非常小,只有10平方米左右,收入也很微薄,但兄弟俩在奉献爱心上从不吝啬。王小林回到老家后,经常打电话来询问爱心服务站的情况,并鼓励小杨多做好事。
  “好多年了,我经常来这里洗把脸。两位老板心肠都很好。”负责日新路清扫的环卫工人张大伯这样告诉记者。住在附近的刘大姐则说:“经常看到鞋店老板一大早就在清理水池,搬桶装水,检查电泵、充电器。天热,大家在这里洗把脸,解解暑气;天冷,喝口热水,暖暖身子;自行车没气了,推到这里,电泵一开就充上了气;电动车没电了,在这里充上一会电就又能走了。这个爱心服务站已成为慈城人心里的一份清凉、一股暖流。”
  3
  爱心延续期待支持
  爱心服务站办了这么久,有时候也会碰到一些无奈。小杨说:“比如有人在洗手池里洗便盆,电动车充电器被偷,还有人半夜用完水忘关水龙头等。虽然服务站的东西都是无偿使用的,但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爱惜一点、节约一点。”面对这些不文明现象,小杨坦言自己很心疼,毕竟这点点滴滴,都是他靠一双手修鞋支撑着的。“但我从来没想过放弃,也希望大家都能自觉来维护这个服务站。”
  记者了解到,除了这个爱心服务站,表兄弟俩还经常收集一些旧衣服、鞋子,寄给大凉山的孩子们。“我们大凉山那边的不少孩子还很贫困,我和表哥每年都会收集几十个包裹的衣服、鞋子寄给他们,希望他们从小也能得到帮助,埋下一颗爱心的种子,今后去帮助更多的人。”小杨说,因为路途偏远,每年邮寄这些包裹的费用就得两三千元,他希望能在这方面得到一些帮助,让兄弟俩能够把这件事情长久坚持下去。宁波晚报记者吴震宁通讯员胡青青杨芝周倩文/摄

市经信委开展节前委属单位安全大检查
姑娘让女网友借住自己家中下班后发现人和电脑均不见
九三学社朔州市委召开纪念九三学社建社73周年座谈会
出生时重800克“巴掌大”男婴 平安出院啦!
市财政3.9亿元助力全市5.4万户棚户区项目建设
从大凉山来甬的兄弟俩 接力办起了爱心服务站
春雨细无声 牡丹百媚生
黄晓明撑《新大头儿子3》首映礼
经济总量从小变大经济实力由弱变强
太阳镇全力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调研长沙市妇联改革创新工作
努力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和获得感
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
利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宪法专题辅导报告会
深圳贯通国内首条S型曲线隧道 助力填补福田污水处理缺口
大良计划近期实施智能停车收费管理
扬州知府曾题匾“邗东望族” 大桥马氏多名族人参与过抗战
铁路迎来学生客流出行高峰 今日湖南加开临客列车50.5对
高清图:畅享清凉世界
一季度合肥地税组织税费收入逾20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