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呼我应”合力守护水源 “源头治理”践行绿色发展


  最近,一封署名为“中山市水库水电工程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读者来信,直接促成了本报记者实地走访调查位于长江水源保护区内的福获村以及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18日,本报刊登了题为 《城央 “世外桃源”的尴尬》的调查报道,引发了不少读者和热心市民的强烈反响,更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陈旭东专门作出批示,在高度肯定本报直面问题、客观报道、建设性开展舆论监督的同时,指示相关领导和部门抓紧制定整治方案,从源头上守护市民心中的 “世外桃源”。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市民群众盼望急切,党委政府发力及时,这种全社会的上下合力,为的是守护中山人民最为宝贵的长江水源保护区域,努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理念一直伴随着中山经济社会发展足迹,在实现高度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时,中山依然保持着山清水秀、洁净优美的生态环境,从20年前摘获的联合国人居奖到今年第五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这座伟人故里的知名度、美誉度、文明度不断得到提高升华,文明的种子已经在人民群众心中深深扎根。
被称为城央“世外桃源”的福获村,因位于长江水库的核心区,环境优美,风光无限,特别是秋冬季节,一碧如洗,层林尽染,加上古朴的福获村内“鸡犬相闻,袅袅炊烟”的田园生活画卷,因此每天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安营扎寨”,一些游客随手丢弃的垃圾,还有福获村村民和租户平时的生活垃圾、污水难以得到有效处理,给长江水源保护区域带来了巨大隐患,威胁生态环境和水源安全。
如何守护好中山宝贵的水源保护区和环保核心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有关职能部门不断加大管理和宣传力度。同时不少热心市民也自愿加入到区域内义务清理垃圾的行列中,成为阻击保护区垃圾污染的重要民间力量,用实际行动守护青山绿水和城市文明。然而,在大力倡导文明行为的同时,水源保护和环境保护更需要落实责任,严格管理。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中山将努力建设充满创新活力的和美宜居城市、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目标,通过持续提升城市宜居环境、建设健康城市,全力推进绿色中山建设,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优势。在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上,陈旭东强调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扎实深入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中山的各项工作中去。在环保建设方面也形成共识:只有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才能从源头上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我们相信,从根本上建立长效机制,做好长远规划,着力解决好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山有着优良的传统、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有力的执行力。同时,相关职能部门的合力研究,必定会拿出一个最为合适、最为有效的整治方案,这正好是对职能部门 “切实按照十九大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重要检验。
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杨林到市农委调研指导工作
爱心人士为白云龙一家送温暖
北京房东抬升挂牌出租价 租金上涨温和可控
@荆门市民 春节期间供水营业时间调整
错峰出行航班优惠多!济宁直飞厦门仅需780元!
“民呼我应”合力守护水源 “源头治理”践行绿色发展
宿豫区全力推进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
市第二实验小学着力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办税“加速度”提升纳税人“满意度”
市委中心组举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专题(扩大)学习会
区综治局创新举措首次为受援人提供财产保全担保服务
果树所四个品种被推介为2018年广州市农业主导品种
连碱公司:推行“监督卡” 吃拿卡要扫码举报
办好大型慈善晚会
市信访局组织各县区参加全省控制进京走访及网上业务规范办理视频会议
昆明6人成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平远农民养奶牛20年:坚持把一件事做好,日子就会好
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治理专题讲座在景德镇学院举行
15名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上岗
以新担当新作为助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