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好日子 “绣”出来(新春走基层)
“没想到画点蜡画就能赚钱,还不用天天来,能顾到家。”46岁的苗族妇女杨学芬20来天挣了3000元,也没耽误家里的事,这让她觉得这个年过得格外幸福。
与她一样觉得“格外幸福”的,还有同村的50多名绣娘,她们当中最能干的20来天挣了7000元。去年年底,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帮扶下,贵州省织金县官寨乡大寨村成立了“妈妈制造贵州苗族蜡染合作社”,并与电商企业签订协议,由企业聘请设计师对需要的产品进行设计,然后下订单由合作社组织绣娘进行生产制作。
贵州蜡染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织金县,几乎每一个苗族妇女都会蜡染。贵州蜡染笔法严谨细致,所有图案都由绣娘们一笔一笔画出来,但不需要描红的样稿,因为纹样早就印刻在她们心里。
46岁的杨学芬从10岁开始就跟着妈妈学做蜡染,学得一手好本领。但蜡染对于她来说只是业余爱好,农忙时要下地种庄稼,农闲时要进城打工,“风吹日晒的,别提多辛苦。”即便这样,日子也紧巴巴的。“十几年没买过一件新衣服。”这几年,她要照顾身体不好的丈夫和年龄尚小的孙子,收入来源更少了。“幸亏有了合作社,做工顾家两不误,我要把好日子‘绣’出来。”
“最主要的是解决了产品的销路问题,同时提升了产品的设计水平。”在合作社负责人杨泽友看来,订单式生产给了绣娘们“稳稳的幸福”。
“这样一来,非遗就活起来了,活起来的非遗更有价值。”织金县妇联主席黄英表示,“‘非遗+电商’模式不仅能让非遗焕发新生,更让当地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技艺增收致富。”
“以前是兴趣爱好,现在成致富法宝,如今收入多了,在家里腰板都挺直了!”合作社绣娘阳春的一席话引得大家开怀欢笑。
原刊于《 人民日报 》( 2018年02月22日 01 版)
2020年全省基本形成“首诊在基层”服务模式
优化营商环境 沈阳国税有“招法”
我市全力提升民政基层服务能力建设
市消防部门积极引导群众关注消防参与消防
东安县财政局:“四转型”压实廉政主体责任
好日子 “绣”出来(新春走基层)
新区视觉丨水清岸绿 鸟儿翩跹
警方有奖寻找目击证人
达浒镇开展垃圾分类业务培训
山东20座水库紧急提闸调洪迎战新一轮降水
一般工商业用电每度0.8251元
望牛墩:这才是打开春天的正确方式 义务植树添新绿
【预告】“文明创建进行时”主题访谈第三期今日录播
我市优化招商引资奖励政策
138家市直党政机关率先推行生活垃圾分类
凤一小慰问支教教师 慰问温暖人心
椒江精心打磨首推“标准地”
怡和·星国际小区门前绿化带内无主井有人管了
市强戒所组织开展诊断评估实操培训会
乌当区卫计系统举办“关爱干部身心健康,共建美好贵州”健康中国行公益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