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全市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下,社会物流需求规模不断扩大,物流业呈现总额加快增长、运行质量提高等特点。但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物流园区发展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关注。
一、东营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社会物流需求稳中有升。2017年,全市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物流业快速发展。全市社会货物物流总额15959.3亿元,同比增长18.9%,增速居全省第一。一是工业品物流12846.7亿元,同比增长15.4%。二是受进口快速增长的影响,进口货物物流总额977.7亿元,同比增长40.8%,占物流总额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2%提高到6.1%。三是外地货物流入1793.2亿元,增长35.7%。四是再生资源物流总额17.8亿元,同比增长29.9%。五是农产品物流总额216.1亿元,同比增长4.6%,增长趋缓。五是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89.8,增长113.8%,高速增长。
(二)海陆空综合物流系统建设稳步推进。临港物流系统建设稳步推进,重点依托东营港、广利港,东营港10万吨级航道、东营港疏港铁路开工建设,25万吨级单点系泊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广利港防波堤延伸、南防波挡沙堤建成投用,实现了开港通航。陆路物流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天津-东营-潍坊”高铁正在勘察设计,“滨州-东营-潍坊”高铁滨州至东营段完成可研报告,淄东铁路东营段完成扩能改造,黄大铁路建设顺利推进。空港物流系统建设稳步推进,胜利机场航线增至16条,跑道延长工程建成投用,国产arj21飞机成功试飞。
(三)交通运输业条件持续完善。2017年,完成公路旅客运量6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公路货物运输量6042万吨,比上年增长17.5%。完成水路客运量28.76万人、旅客周转量175.48万人公里,剔除2016年浮桥客运因素后,分别比上年增长7.0%和7.5%,水路货物运输量258.16万吨,增长6.1%。胜利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53.14万人次,增长40.6%;货邮吞吐量328.91吨,增长10.5%。东营港共完成吞吐量5418万吨,增长25.65%。年末等级公路通车里程9207.35公里,干线公路里程883.31公里,国道412.61公里,省道470.70公里,县道603.36公里,乡道1719.22公里,专用公路1136.03公里,村道4865.44公里。
(四)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2017年,全市物流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354.7亿元,同比增长7.4%,增幅比全市投资增速高2.4个百分点。物流投资占全部投资的13.9%,其中,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138.0亿元,占物流固定资产投资的38.9%;邮政仓储业固定资产投资65.9亿元,占物流固定资产投资的18.6%;批发零售固定资产投资150.8亿元,占物流固定资产投资的42.5%。
(五)物流企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全市涌现出了通和物流、盛运物流、泰富公司、博安仓储等一批具有现代物流特征的物流企业。万达宝通公司成立了“中国轮胎物流交易平台”,大大拓宽了轮胎产业的营销空间。物流信息技术平台稳步推进,金浩物流信息调度平台、金钊源第三方物流信息平台等单位积极为企业提供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一体化服务,对降低车辆空驶率、节能降耗、提高物流企业受益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二、东营市物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运输成本主要影响因素是车辆购置、维修费用、油价上涨等方面。黄标车强制报废、超限超载治理、危化品道路运输节假日高速禁行多项政策增加运输成本。受安全生产检查的影响,部分小型燃料油企业停产,导致柴汽油价格上涨;同时,车辆安全环保改造投入大,导致运输成本不断上涨。部分企业业务量减少,但日常办公费用支出固定,特别是危化品运输企业司机、押运员短缺,物流企业为留住人才,在业务量减少的情况下,要按时保额给予这类人才各类工资津补贴,导致利润空间被挤压。
(二)物流园区发展环境有待完善。目前,全市物流园区发展弊端逐渐显现。一方面园区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建设定位不明确,服务功能较低,不能与当地产业集群、产业特色和交通网络有效结合,为建园区而建园区;另一方面,由于诚信体系建设滞后,市场秩序建设、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物流企业与工业、商贸流通企业间的信息不能完全有效对接。这些都制约物流园区网络体系的长远发展。
三、东营市物流业发展规划建议
(一)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根据鲁政发[2017]号文件批复的《东营港总体规划》,加大加快东营港大规模建设,提升东营港辐射带动和战略定位,推进陆海联运发展。结合全市新旧动能转化工程,突出重点,以广利港临港产业区为主要载体,完善海关监管直通场站、大型仓库、物流仓储管理中心的有关涉及以及配套办公设施,推进东营前滩国际物流港加快建设,形成具有粗铜、铜精矿等原料进口和极阴铜等产品出口功能的国际化物流集散地。建成以国际海运、直通场站、交通干线、国际仓储服务为依托的专业化、多功能建设国际物流基地。
(二)加大物流业发展政策扶持力度。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和《2018年东营市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意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进一步出台税收优惠、固定资产投资补贴、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和负担,加大产业基金、金融机构对物流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全行业的物流效率,培育一批大型物流企业,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占比。
(三)积极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重点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方面的应用,引导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推动新型专业物流装备研发、新型物流系统软件开发和设计,做好政府、部门、企业间数据交换,货运物流、商贸流通、车辆信息等多方面互联互通。支持综合性专业化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物流企业管理信息化,通过采用物联网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等,实现商品物流流程可视化,提高物流现代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智慧物流发展。
全市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百日行动”成效显著
浙师大秀洲附校:学校名师送教宁夏 静庐Steam课程亮相银川
高新产业成海盐工业增长“第一动力”
气温下降锻炼正当时
国家燃气用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佛山)牵头一科技项目荣获中国轻工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东营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不断提升档案工作新水平
中国红旗渠欢迎你:林州在“世界十字路口”推介家乡
江北新区沿江街道京新社区“三突出”强化廉政文化建设
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会见马凯
园博园今起上演灯光艺术秀 “时空隧道”如同星际穿越
平昌县笔山小学:举办“心语姐姐”法治宣传教育讲座
徐州市进出口增幅位列全省首位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重在“四合”
金正恩戴草帽频视察:勾勒出朝鲜沿海发展经济思路
“幸福德兴日”德兴乘车免费
同江市应对强降雨天气排水保畅通
我市规范景区周边餐饮经营户
天津:314个工业园区(集聚区)整合撤销提升
厦门今夏小龙虾更加热辣 新商家忙入市连锁店忙扩张